“一带一路”视野下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工艺振兴调查与策略

2021-03-08 08:53赵美玲孙家集街道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
文化产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视野山东省

赵美玲 孙家集街道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

“一带一路”文化价值不言而喻,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工艺振兴带来了良好机遇。为此,本篇文章首先对“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分析,明确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需要将遗产保护作为主线。其次,对山东省传统工艺振兴调查开展探究,了解其在“一带一路”下所采取的重大发展举措和振兴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工艺振兴的合理策略,以期快速实现传统工艺振兴目标,对文化遗产进行良好保护,为关注此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一、引言

“一带一路”属于实现“中国梦”的全球化战略,不仅对我国的文化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还能够促使沿线各国人民在文化领域实现良好的交流和借鉴,为合作共赢目标的实现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此,在“一带一路”视野下,要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度,搭建文化遗产海内外共享平台,并大力振兴传统工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将其发扬光大。

二、“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分析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倡议。其中。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倡议的实施中,促使各种商品贸易得到了发展,而且也传播了传统制作工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演绎着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1]。与此同时,在该背景下,还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契机。尤其是吉林、海南、甘肃、上海、重庆、新疆等多个省、自治区的积极参与,促使“一带一路”文化遗产资源日益丰富,为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助推力。

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实现了互联互通,不仅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凸显,而且促使其逐渐改变,成为满足节日习惯、特点族群需求的文化,而不是单单满足以往的地域需求。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成为沿线各国共享的文化贸易产品[2]。因此,强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必要的。尤其是在非遗保护日益国际化的当下,文化遗产是“一带一路”的文化基石,应该注重以遗产保护为主线,发展沿线经济,助推“一带一路”战略,为各沿线国家实现文化交流借鉴奠定基础。

三、“一带一路”视野下传统工艺振兴调查与策略

(一)“一带一路”视野下山东省传统工艺振兴调查

其一,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2016年山东省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了相应努力,开始启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该计划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的,包含了多方面内容,力图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其二,在启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之后,开展了评选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工作。在“一带一路”下,山东省出现了众多传统工艺站,其最终所选出的工艺站有4个:一是菏泽市牡丹区穆李村(中国面塑第一村),二是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掌握了柴窑烧制、手工拉坯核心工艺),三是山东福胶集团(主要是有皇家品牌的福牌阿胶),四是杨家埠民间艺术有限公司(拥有四大民俗艺术展示区)。

其三,山东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采用了传统工艺新型创新销售模式,突出了新颖独特的项目,为传统工艺的发展和非遗物质文化保护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积极运用了“互联网+非遗”的运营模式,在整体上提高了传统工艺产品销售量,增加了收入,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了经济发展。

其四,创建传统工艺振兴论坛,集思广益开展振兴工作。增强了工作质量,实现了较为理想的振兴效果。例如,将“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作为主题,开展在此论坛内交流的活动。在该活动开展中,邀请相关的学者专家等进行主题的探讨,并与新时期电商平台进行了沟通,积极听取其意见和建议,不断对传统工艺振兴工作方法进行完善和健全。另外,还与沿线一些国家手工艺人进行经验的分享与交流,共同为工艺振兴、文化遗产保护出谋划策。

(二)“一带一路”视野下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策略

1.完善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在“一带一路”视野下,为山东省传统工艺振兴打造了优越环境,对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情况下,山东省应该牢牢把握机遇,强化与沿线各国文化机构、企业等进行及时沟通,并积极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生机,同时还需要注重对外贸易综合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推动对外贸易高效发展。另外,在振兴传统工艺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为其实际振兴工作开展提供重要依据。要想将自身的传统工艺文化发扬光大,实现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还应该积极鼓励文化企业在境外兴办文化实体,促使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参与境外文化投资,在对自身传统文化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促使其逐渐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增强文化影响力,为“一带一路”实施提供强大的助力。

2.立足实际,建立对外贸易基地。山东省在“一带一路”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对自身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在振兴传统工艺的道路上,应该对自身位于“一带一路”东端交会点、环渤海经济圈交会点的优势加以运用。如,进行对外贸易基地的建立,建立更加庞大的非遗传承人队伍,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同时,还可以对相关沿线国家提出邀请,参观对外贸易基地,参加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进而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实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

3.注重传统工艺文化交流平台的搭建。传统工艺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其所具有的价值是无法替代的。因此,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省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手段开展传统工艺复兴工作,促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一带一路”分为北线、中线、南线、中心线,沿途经过了众多国家。基于此,山东省有必要建立沿线国家与区域传统工艺间的文化交流平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便利条件。因此,需要强化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沟通,与重要学者进行及时的互动。在此基础上,还应该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和谐、平等的合作关系,进行相关文化合作协议的签署,一方面为传统工艺振兴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有助于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完善我国传统工艺,提高优秀传统文化传扬的有效性,也强化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4.培育中国工匠,打造知名品牌。在“一带一路”视野下,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工艺振兴方面,应该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要想实现对传统工艺的振兴,不仅要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进行合理的借鉴,对传统工艺进行完善,凸显工艺特色,而且还需要对传统工艺所蕴含的工艺理念进行挖掘,提高文化价值。另外,应该在掌握和了解传统工艺的文化元素之后强化对中国工匠的培育,发扬和培养工匠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借助现代化技术逐渐提高制作水平,在确保工艺产品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可增强产品品质,进而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产品影响力,为传统工艺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使其能够发扬光大,使相关的工艺产品赢得更多人们的青睐,满足现代人们的消费需求,丰富其精神世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省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工艺振兴是大势所趋,是促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良好发扬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落实的关键举措。因此,山东省应该明确现阶段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新要求,走工艺振兴之路,深入挖掘手工劳动创造的价值,运用传统工艺所饱含的文化元素,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展,培育工匠精神,推动文化领域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视野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传统工艺的活态化传承
居· 视野
山东省即墨市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视野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