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家庭德育目标构建

2021-03-08 08:53路梦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德育家庭目标

路梦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家庭德育是培养和造就个人道德品质、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乃至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受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影响,当前我国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在于德育意识较低,品质教育弱化,部分青少年价值观混乱、扭曲等方面。本篇文章旨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视域下,探索构建以促进人全面发展为宗旨,以“道”为本,以“德”为本,以理想信念引领的家庭德育目标。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具有先入为主的影响和作用。家庭德育是培养和造就个人道德品质,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乃至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家庭德育是学校和社会开展德育工作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环节,且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其最大优势和特点是它的传递性、情感性、示范性以及长期性。

一、当前我国家庭德育现状分析

(一)家庭德育概念界定

家庭德育是家长在不断地言传身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一种道德教育方式。关于家庭德育的概念,学界的理解和定义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都以家庭对其成员的道德影响为出发点,认为家庭德育是调节家庭内部和外部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伦理准则的总和。我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骆风把家庭德育区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大类,狭义上的是一种显性教育,家庭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等,都对家庭德育的实效有直接影响;广义上的是一种隐性教育,家庭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家长的自身素质等都会间接影响到家庭德育的效果[1]。

(二)我国传统文化家庭德育的特点

自古以来,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在家庭德育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人文道德思想和价值观念,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取向,也是人们在社会上为人处事的重要道德标准。由此可见,儒家文化和道德思想对传统家庭德育,乃至新时代我国家庭德育的发展,都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

(三)当前我国家庭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家庭德育意识较低,家长普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智育发展,忽视德育教育,对孩子道德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关注不够。二是家庭德育忽视个性品质培养,家长“削足适履”式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三是家庭德育文化功能不断弱化,极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盛行,严重背离了我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其核心思想是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让人的本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发展,即人的本质和人性的全面发展。目前,虽然学界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界定,但在实践领域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一)人需要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中作为发展主体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拥有自然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的“完整的人”,是三种属性的有机统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既有基本的生理物质需要,又有高级的社会交往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发展的源动力,因此,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实现人的需要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

(二)人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能力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一个人的能力和个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程度不仅受制约于他的能力的展示,同时也受制于一个人个性发展的自由度。

(三)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曾作出过一个经典判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即是说,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那么人的发展就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一定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就个体而言,社会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失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换句话说,一个人只有在社会关系良好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地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家庭德育目标构建

新时代背景下在我国家庭德育目标建设过程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我国德育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总称,由此,家庭德育目标也必须是培育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在内的一个目标体系。

(一)以“道”为本并以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道”是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道者,本也,道法自然”。即任何教育都应遵循自然法则,顺应人的天性。然而在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大多都受儒家“仁爱”思想影响,认为“安分”“顺从”就是“好孩子”,以“听话”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压抑了孩子个性的发展,造成孩子孤僻拘谨的性格特征,懦弱退缩的行为方式及缺乏独立和创新精神。

家庭是个性形成的源头,家庭德育以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家长首先要学会尊重和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发现自己,认识他自己,成为他自己;其次,父母应放下“教育”的尺子学会陪伴孩子成长。最后,父母应尽可能地放松手中的绳索,给孩子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放飞孩子远大的理想,用独具的慧眼点燃孩子生命的光辉,进而让个性成为孩子的立命之本。

(二)以“德”为本并以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为目标

“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己”,通指人的德行、品行,泛称“品德”。在社会生活中“德”既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又是一个人内在修为的必备品质。在我国传统文化语境里,“德”是中国伦理的核心理念,诚信、仁义、忠孝、谦让、公平、正义等品行是传统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人无德不立”,可见,“德”在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中具有支配作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并且“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因此,家庭德育以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为目标,也是家庭德育的最基本目标。在孩子社会化的进程中家庭教育首先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同时,还应教育孩子遵守法律法规,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三)明“大德”并以理想信念引领为目标

所谓“大德”是指作为个体的公民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情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最起码的准则。近些年来,在网络世界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青少年的价值观面临着许多矛盾和挑战。道德冷漠、理想信念缺失、社会责任感变得非常淡漠等问题凸显。

我国传统文化的家庭德育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而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由此可见,自古“家”和“国”都是紧密相连,培育未成年人国之大德意识,让孩子拥有家国情怀,从来都是家长不可或缺的责任。新时代的家庭德育更加需要以理想信念引领为目标,加强对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树立起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使命感,让未成年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

猜你喜欢
德育家庭目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家庭“煮”夫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