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21-03-08 08:53刘秀兰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困难心理健康心理

刘秀兰 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

当前,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和科学预防,往往会对高职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本篇文章主要就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价值、高职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尝试探索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路径。

心理健康是当代大学生需要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来看,教师对心理健康实施还存在方法单一、创新不足的问题,此外,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单纯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会造成学生的误会和抵触。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文化的元素和力量,对学生实施正向的激励和引导,帮助学生们正视心理问题,战胜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是完全有益且可行的。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一)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崇尚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和人生态度,强调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往往是其未来成功发展的必要磨砺和精神磨炼。《孟子》中就明确指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

(二)奉献社会的报国情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于自然人来讲,其成长发育离不开社会环境,而一个人如果能够从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其心理发育和成长往往会辐射出较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心理激励。《礼记·大学》中就明确提出,作为社会中人,一定要有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学识,并且根据自己具备的能力水平对社会施加积极的影响和贡献,这对于没有广泛接触社会的高职学生来讲,也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的。

(三)以和为贵的处世准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就是这个人能否与他人和谐相处,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而在传统文化中,和始终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人与人是都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儒家思想特别之处,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仅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的成功,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最终实现一种共同成功的状态[2]。这种思想,对于个体意识刚刚成熟的高职学生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持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不同,对其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如果秉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往往就可以应对困难和挫折。在《论语》中,孔子就称赞自己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心态很重要,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要受到外界物质条件的影响。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生活环境难以适应

对于高职学生来讲,他们在高职院校期间的生活是全新的,完全脱离父母和家庭环境,往往给他们带来很强烈的不适应感。特别是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是00后,在家往往都是独生子女,常常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而一旦离开父母和家庭后,任何一件小事都要自己独立解决,往往会产生不适应的感觉。

(二)对学习环境难以适应

对于高职学生来讲,高职院校独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目标,也让他们感到陌生感和不适应,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进行大量的理论知识学习,还要进行大量的操作训练和实践教学。在此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的专业,比如汽车修理等,学生们往往要进行顶岗学习,来到对口合作的企业进行实际学习,这期间往往要脱离高职院校的学习环境,到企业进行生活和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产生不适应,甚至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三)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对于高职学生来讲,他们从不同的地区来到一个校园内进行学习生活,个人的性格、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一起生活时,难免会出现摩擦和矛盾,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往往会造成心理问题,同时,不同学生的先天性格不同,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体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也不尽相同。特别是面对一些情感挫折的时候,一些性格较为敏感和极端的学生往往会不能及时地走出心理阴影,会做出一些极端而出格的事情来,甚至会演变成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缺乏积极的人生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不断频繁,各种思想和理念不断涌入,这让处于心理发育期的高职学生来讲往往无可适从。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考上了高职院校就等同于实现了人生的成功,没有充分看到未来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就业的压力及个人成长的压力,由于失去对这些任务和困难的认知,学习缺乏动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往往存在一定的享乐主义,而由于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现实环境的困境,心理上就会产生较大的挫折感,继而演化为心理问题。

三、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激励学生乐观向上

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如何解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未来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发展目标,学生们才会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是由于理想信念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能简单地通过硬性的强制措施就能够实现的,必须需要一个切实有效的媒介来实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就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信念的部分,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地教育,进而有效地鼓励和引导学生们乐观向上。

(二)引导学生笑对困难

作为高职学生来讲,他们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社会经验非常有限,一旦遇到书本以外的问题,很可能找不到破解的办法,因而也容易失去战胜困难的信心,而如果教师一味地采取说教的办法来鼓励学生,不仅不会取得学生的共鸣,还很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传统文化作为媒介,特别是通过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人和事对学生们进行引导和鼓励,就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励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

(三)培育集体主义观念

作为高职学生来讲,在校期间会与其他地学生进行频繁地交流和接触,生活中很容易出现摩擦和矛盾,而高职学生的个体意识已经逐渐开始明晰,面对矛盾和摩擦的时候如果不能从集体利益出发和考虑,往往会激化矛盾。而教师如果一味地采取硬性制度规定来进行规范,却不能从根本上化解。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借助传统文化中的元素为媒介,让学生们更好地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以和为贵的思想,对减少学生的心理冲动和行为冲动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降低学生的心理敏感度

对高职学生来讲,虽然他们在生理上已经接近于成年人,但是从心智发育的角度来看仍然比较稚嫩,特别是对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变动和问题,一方面很敏感,一点小事就能让他们忧心忡忡或者心情烦躁,另一方面,遇到困难缺乏排解的途径和办法,困难就会累积,逐渐形成心理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要利用传统文化中道家等方面的思想进行教育,让学生们树立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宽阔的胸襟,提升自己面对困难的坚韧度。

四、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一)注重对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的 总结和提炼

要想让传统文化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必须要对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进行整合、提炼和总结。一要对心理健康理念进行提炼,特别是针对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等进行总结,从实效性的角度出发,提炼出一些常用而有效的文化理念。二要对传统文化中的人和事进行提炼,充分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要,对一些古代人物、古代故事等进行收集整理,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素材。

(二)引导学生认知和了解传统文化

要充分认识到,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并不是孤立的说教,必须要从隐性教育出发。因此,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就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对传统文化典籍等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认知传统文化、亲近传统文化,进而接受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文化自信,找到克服心理问题的力量源泉。

(三)拓展第二课堂巩固学习效果

除了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开设《论语新解》《易经解读》等选修课,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继而对必修课提供有效的补充。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必修课之外开展一定的传统文化交流活动,教师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邀请校外的传统文化学者专家到校内讲学,让学生们就心理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向专家学者请教,从传统文化中获得破解之法。

(四)借助学生社团自主学习传统文化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通过鼓励学生建立传统文化学习社团、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研究社团等方式,引导学生们独立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同时,也更加以利于保护学生们的心理隐私。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建立一个心理问题与传统文化的学习交流虚拟平台,让学生们匿名提问,教师在线解答,既方便教师解答心理问题,推送传统文化知识,也降低了学生当面提出心理问题的心理焦虑。

综上所述,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形势下一项十分有力的措施,既可以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和短板,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不断提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推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困难心理健康心理
困难中遇见团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困难我不怕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