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出版社主题出版工作的探析

2021-03-08 08:53王婉竺哈尔滨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文化产业 2021年16期
关键词:出版物选题策划

王婉竺 哈尔滨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主题出版工作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然而目前地方出版社对于主题出版工作的开展情况却参差不齐。文章着重分析地方出版社在进行主题出版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进一步探索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主题出版是个相对新兴的概念,从出现至今不过十几年的光景。2003年原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实施主题出版工程,自此之后,全国五百余家出版社逐渐对“主题出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重视。纵观近些年主题出版工作的进展,可以初探一二,主题出版不仅仅是对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理论、重大事件为主题进行的选题策划与出版活动,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重大项目的研究与策划,出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版物,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1]。

一、国家关于主题出版的要求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意义尤为重大。中宣部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做好2021年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对主题出版的选题重点进行了五方面重点阐述。具体包括:(一)立足新形势新要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版传播向纵深发展;(二)聚焦主题主线,大力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三)把握育新机、开新局的主基调,激发干部群众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四)立足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阐释;(五)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因此,今年的主题出版工作不仅要延续以往的工作重点,更加要重视突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出版精品。

二、地方出版社关于主题出版的现状

地方出版社作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出版社的出版社群体,在出版具有地域特色、弘扬地方文化的出版物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第一,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出版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出版物更加具有与众不同地域特色;第二,具有独特的历史故事,将新时代的发展寓于历史发展中,具有古今结合的新意。

但地方出版社对于主题出版工作的开展情况却参差不齐,这其中有许多原因:其一,思路局限,无法从全局把关进行选题策划,思想政治把关能力偶有欠缺,策划选题时畏首畏尾;其二,内容形式单一,出版周期较长,耽误成品图书的销售先机等。

虽然主题出版工作对于一些地方出版社而言颇具困难,但不乏有出色的地方出版社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以2020年为例,重庆出版集团从全局观出发策划出版了《恩格斯画传》(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版)《列宁画传》(列宁诞辰150周年纪念版);青岛出版社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特点,重点对青少年群体策划出版了《写给青少年的党史》;浙江摄影出版社根据独特的地理区位策划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诗意栖居:在“浙”里看见美丽中国》等,以上图书均作为2020年主题出版的重点出版物得到出版。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主题出版工作对一些地方出版社来说困难重重,但是不乏有一些出版社从理解主题出版的要求、主题出版的方向进行探索与分析,并策划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题出版道路,走出了兼具学术理论与文化内涵的主题出版之路。

三、地方出版社应如何做好主题出版

结合地方出版社的现实情况,在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方面,笔者有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把握国家大事并分析国际局势

把握党和国家大事,认真分析国际局势,要有极高的政治敏锐度与较强的创新能力。例如:201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共抗法西斯》,正是由于把握住了2015年为中国与俄罗斯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契机,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进行了精心策划,并最终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因此,在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时,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站位,才能进行细致的选题策划。在这一方面,地方出版社的确还有进一步学习与进步的空间,在关注国家大事的同时还要兼顾国际局势,追寻主流热点的同时也要不断延伸拓展,将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提前做好策划选题的准备。

(二)利用地域文化并结合主题出版

利用地域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主题出版物,要将地域文化与主题出版相结合。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文化不仅是民间故事、古老传说,还与当地的历史、政治因素密不可分,策划时尤其要结合历史与政治因素,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为突破点,找到符合自身实际且适合自己的主题出版之路。例如:江苏人民出版社的《世纪江村:小康之路三部曲》和安徽教育出版社的《大别山上:一个革命老区的壮丽新生》均位列2020年度优秀主题出版物之中。将地域文化特色寓于时代发展之中并不小众、并不局限,恰恰是这种以小见大的形式更能够唤起地方群众对于地方文化的学习,更能使其他地区的广大群众想要去了解、去学习这一段自己不了解的历史与现实。

(三)以读者为导向并鼓励内容形式创新

以读者为导向,要饱含真情实感,具有学术品位,鼓励创新多样的内容形式。无论是什么样的图书,最终的受众理应是读者,所以,策划出版适合广大人民群众阅读的精品图书,以读者为导向进行选题策划是大部分图书在市场上存活的根本。对于主题出版物而言,不仅要站位高,更要讲出人民群众爱听的故事,要以人民群众喜爱的内容形式来表现,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例如:2020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脱贫攻坚大众金曲100首》以歌曲集的形式展现了脱贫攻坚道路上的艰辛以及取得脱贫攻坚成功的喜悦,这不仅能够使脱贫的人民群众铭记党和政府的帮助,更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以歌曲的形式传承这一段将来回顾时的历史,这样的内容形式新颖又有新意。

(四)重视核心内容并组织创作团队

图书作品的核心内容有赖于作者进行精心的创作,图书内容品质的高低一方面与出版社编辑的审校把关能力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作者的写作能力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组织专业的作者创作团队至关重要。例如: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战上海》是军史专家刘统教授经多年研究而创作的作品,其立意深刻,内容丰富,语言通俗,十分吸引读者。充分挖掘、组织、培养地域文化专家,组织读书沙龙、文化讲座等多形式的文化主题活动,聚集优秀作者,形成创作团队,把握形势并提前部署主题出版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或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文字表述方面,将富有学术色彩的内容以人民群众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阐述,更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共鸣。

(五)兼顾社会与经济效益并做好宣传营销

完成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开拓市场,做好宣传营销,扩大传播效果。对于主题出版工作而言,多数人认为主题出版相关的图书会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社会效益上,殊不知,兼具经济效益的主题出版物在扩大传播效果方面亦是功不可没。例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屠呦呦传》,这本书是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发布后人民出版社第一时间策划的,并很快上市。在营销方面,人民出版社首先举办了此书的外文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向国际宣传;进而,在屠呦呦的家乡宁波举办图书首发仪式,对国内展开特色宣传;最后在便利店开拓销售渠道,吸引年轻读者。

综上所述,在策划出版主题出版物时,不仅要把握党和国家大事,关注国际局势,还要利用地域文化,以读者为导向创新内容形式,同时,培养组织优秀的作者团队进行创作,完成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开拓市场,做好宣传营销同样非常重要。对主题出版而言,只要提前部署,统筹兼顾,将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地去完善,踏实地策划出书,并妥善利用地域文化优势,一定可以在众多优秀图书中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出版物选题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2017年出版物
本期策划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