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程教学探析

2021-03-08 09:37刘锦玲重庆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19期
关键词:伦理学课程思政道德

刘锦玲 重庆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重要教育战略和教育理念,是对“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和方略的贯彻与实施。文章从三个方面对“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探析。第一,“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堂教学的理念;第二,建构“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堂教学的内容体系;第三,“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程教学的实施。通过这三个步骤,将“课程思政”落实进伦理学课程,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文化自信与道德品质。

体现了近几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转向的“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三全育人”教育方略的贯彻与实施。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至此,“课程思政”作为新时期的教育战略之一,将其理念融入具体专业课程教学,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已成为各学科教学实践的热点。

本文探讨将“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堂教学的实施问题。“伦理学”属于哲学的分支,是以“道德”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亚里士多德将其归为“实践科学”。“课程思政”理念是将德育渗透于专门知识的教学中,因此,“伦理学”学科自身的“道德”属性特点同“课程思政”的理念目标二者本身具有同向同行性。那么,这是否表明“伦理学”课程教学就可以不必要特意考虑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呢?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伦理学作为诸多人文学科中的一种,也应当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

“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堂教学的理念

论及“课程思政”融入一门具体的专业课程之前,首先需要清晰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具有教育战略的高度,是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它并非一门课程,而是“在坚持传统思政课程为核心的基础上,结合各高校的办学特色,通过教育内容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中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也就是,大学所有课程承载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功能,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中,以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

“伦理学”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制定主要依据伦理学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教育部《纲要》的顶层设计,以及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首先,“伦理学”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与课程目标,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以道德为研究客体的科学。其课程内容涵盖中国与西方伦理思想传统、道德的起源与发展、结构与功能、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范畴、主要的伦理理论、道德价值与道德评价、道德原则与道德选择、道德修养与道德建设、道德教育与生命伦理等。

其次,伦理学属于哲学这一一级学科中的门类,根据《纲要》,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纲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部分,要求“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根据以上的顶层设计,将这些课程思政的理念结合伦理学的教学目标,方可提炼出伦理学的课程思政理念。

最后,根据布鲁姆(B.S.Bloom)教育目标分类法(A taxonomy for educational objectives),教育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的目标以克拉斯沃尔(David R.Krathwohl)为首,于1964年提出,分为5个层次: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根据上述三项参考依据,设计出伦理学课程思政的理念,也就确定了伦理学的课程思政目标。其目标主要有三项:一是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突出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三是建立道德品质。

建构“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堂教学的内容体系

《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因此,建构“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堂教学的内容体系,就要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梳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炼出课程思政的主要维度,挖掘伦理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结合专业知识点,将其有机融入课程。

首先,建构“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堂教学的内容体系,需要确立课程目标体系。伦理学的课程目标大体包括四类:

(一)知识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建立起关于道德的基本原理、道德的规范体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三个部分有机统一的体系结构,具备伦理学的学科素养、理性思维和综合能力,掌握从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须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质。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能力与运用伦理理论分析道德现象的能力,为学生从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一定的能力基础。

(三)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评价观念,建立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想与道德修养,将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以及个人品德建设应用到个体道德生活实践中;使学生学会用伦理学的视角审视社会道德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探究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国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为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打下基础。

(四)课程思政目标

通过接受“课程思政”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道德品质培育等方面加深领会与体悟,建立信念与德性。

其次,建构“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堂教学的内容体系,最主要的工作和核心主体在于梳理出伦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挖掘出其课程思政元素,进行系统设计。此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公正”“敬业”“诚信”与“友善”内容。这些价值观对应的教学内容涉及社会公德、道德相对主义与道德客观主义、职业道德、道德价值、家庭美德等。以社会公德为例,我国社会公德的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保护环境,这涵盖了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三个基本层面。这些内容与“和谐”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地契合。

第二,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尤其突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这一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中外伦理思想史上几种道德起源说及其缺陷、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西方效用主义与道义论及其困境、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以及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等。以中国伦理思想传统为例,其中不但讲到儒家伦理思想、道家和道教伦理思想、墨家伦理思想、法家伦理思想、佛教伦理思想,而且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加以分析,例如家国同构基础上的忠孝伦理、公忠爱国的整体主义精神、仁爱和谐的伦理情怀、以义制利的道德价值追求、修身为本的尊道贵德传统、包容会通的伦理文化等。“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理念可渗透、融入到这些内容中来。

第三,将道德品质与道德情操培养融入伦理学课程。伦理学本身就是关于道德研究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道德”,尽管如此,在介绍伦理学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同时,仍需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将伦理理论与道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升华为其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这一课程思政理念相关的伦理学教学内容有:道德的基本范畴、道德价值与道德评价、道德原则与道德选择、道德建设、应用伦理学等。这一部分内容实践性比较强,例如道德的基本范畴主要会向学生讲授善恶、道德义务、良心、荣辱和幸福,这些范畴与日常道德实践息息相关,因此,可将这些知识内容进行情感升华与道德品质引导,达到课程思政目标。

通过建构“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堂教学的内容体系,将课程思政理念与伦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

“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程教学的实施

“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程的教学实施环节,需要梳理教学过程,以合适的手段、形式和方法融入教学。这其中,主要采取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法,对“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的理念进行实践。

例如,当讲解到道德的基本范畴时,以中国历史中关于良心的故事为案例:

东汉杨震曾往东莱郡赴任,途经昌邑县,适逢旧日所荐秀才、现任昌邑县令的王密向他馈金十斤,以示报恩和接风。时值夜间,且无第三者在场。于是王密笑容满面、推心置腹地说:“暮夜无知者。”哪料杨震一脸严肃,断然拒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者?”[3]

面对重金贿赂,杨震坚持了正义的立场,恪守了高岸的品格,心底的防线固若金汤,被历代传为佳话。

教学时着重分析、还原故事中当事人的处境、心态、情感等,强化学生的角色体验和情感模拟,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式思考,达到意志认同、行为认同,从而深化学生坚守良心的道德原则,使知识获得内化、升华道德情感。

就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突出文化自信这一课程思政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举例来说,如在讲授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理论派别后,设置小结性问题讨论。这一讨论问题可以是:“通过学习,你认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优势特点是什么?其对现代道德生活具有哪些启发或积极意义?”通过学生的思考与总结,提炼出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不仅其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如此深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情感,文化自信逐渐养成。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参与式学习,运用互动讨论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在考核环节,也可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获得课程思政目标达成的相关反馈。

例如,在讲授完中国传统忠孝伦理、婚姻伦理、家庭伦理、恋爱伦理后,播放介绍影片《万箭穿心》内容的5分钟视频,看到影片中母亲与儿子之间的鸿沟、误会、不理解、隔阂、伤害,乃至最后的亲情弃绝,以及母亲的释怀和生活的继续,让人唏嘘、叹息、感伤,又得着些许安慰和希望。影片中涉及到许多道德问题,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善恶、是非、对错、美丑、好坏,深切地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父母挣钱养家的艰辛不易,他们的缺点、局限、无奈与他们的伟大、担当、豁达。课后布置半期考试作业,要求学生们利用节假日观看影片,然后分组讨论,提交讨论的视频,题目是运用所学的伦理学知识,评价影片中出现的各种道德问题。假如你是剧中母亲的儿子,你会以怎样的态度、方式方法和心理来处理这些家庭事情?

通过讨论,让同学们反思家庭成员之间,夫妻、婆媳、父母与子女应当如何相处,应当如何相互体谅、包容、接纳、宽恕、爱和成全。更进一步地思考:应当如何看待人生,如何对待生命,对待自己,对待他人(特别是亲人和弱者),应当持定什么样的价值观在世上为人、处事。同时也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让感恩、理解、宽容、悲悯、正义、奉献、担当、爱、和解(包括与自己和解)等品质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个人的德性。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任重而道远,伦理学课程秉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将课程建设“主战场”与课堂教学“主渠道”相结合,将课程思政教育战略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虽然在课程思政理念设计、教学内容体系梳理和教学过程环节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但仍需遵循“成果导向”(OBE)等教育原则,在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期末考试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完善。

猜你喜欢
伦理学课程思政道德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