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行为培育策略研究

2021-03-08 11:51何雨阳杨雅琴韩思敏汪洪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培育个体大学生

何雨阳,杨雅琴,韩思敏,汪洪艳

(湖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黄石 435000)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行为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如何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行为也成为学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潜力的群体之一,理应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有关研究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创新行为的总体均值为3.47,处于中等偏上,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1]。在有关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中,个体因素(如他人创新期望[2]、开放性人格[3]、责任心、经验开放性、情绪稳定性[4])、组织因素(如组织的激励政策[5])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6]都对大学生创新行为有积极影响。但是目前这些研究较为零散,并未形成系统性的认知。事实上,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个体、学校、文化多个层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本研究认为,应该从个体—组织(学校)—文化3 个层次构建大学生创新行为培育机制。这不仅对创新行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也为大学生创新行为培育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1 创新行为的概念以及内涵理解

尽管创新行为研究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但对于其概念定义尚未形成统一认知。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创新行为实施的主体以及创新行为实现的过程来界定创新行为的概念以及内涵理解。

第一,从创新行为的主体来看,创新行为可以划分为个体创新、团队创新及组织创新。Scott 认为创新行为是由创意的产生以及实施多种活动构成的复杂行为,Li 等从个体视角将创新行为看作是个体内在创造力的外在表现。与此同时,Farr 从团队视角做出解释,认为团队创新是明显区别于个体创新行为的,并且不是个人创新行为的简单汇总,团体创新有其特征和独特的工作模式,而King 等人则把团队创新看作是个体创新行为的整合和延伸。近几年关于组织创新的概念界定较少,阳小玲通过总结多个学者的定义,将组织创新界定为组织为获得创新性成果而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做事的态度和方式。

第二,从创新的流程和成果来看,创新行为是为实现创新所采取行动的集合,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7]。王辉,常阳将个体创新行为定义为员工在组织工作过程中产生有创意的想法并通过其自身努力将创新想法付诸创新实践的一系列过程。刘怡等认为,大学生创新行为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将自身的新想法、观点付诸行动,并在行动中产生对团体和组织有价值的产品、想法或程序行为的过程。王敏霞等人指出员工创新行为是员工在组织中提出原创性的想法并获得同事和领导的认可,最后利用组织的资源将想法转变为新产品、 新技术或者在组织中施行新方法的行为。目前,有关创新行为的概念界定主要侧重于创新的流程和成果。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创新主体包括个体、团队、组织等,创新行为不仅是创新构想的产生,更强调创新构想的实践过程以及可能取得的创新成果。而大学生作为创新的特殊主体,更强调创新构想以及实践过程。因此,该研究认为大学生创新行为是指大学生产生有价值的创新构想并付诸实践的过程。

2 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大学生创新行为的有关前因变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根据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可将这些研究分为个体、组织和文化3 个层次。

2.1 个体层次的影响因素

研究者们分别从个性特征、 动机等个体层面对大学生创新行为进行了研究。个体差异对创新行为影响最明显的是个性特征,主要包括人格特征、创造力自我效能等。大多研究表明人格特征对个体的创新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刘怡等通过研究发现,在大五人格中,责任心、经验开放性、情绪稳定性3 种人格特质均会从创新构想产生和创新构想执行两个维度对大学生创新行为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且责任心会通过影响创新动机的乐趣性维度间接正向影响大学生创新行为。丁越兰等实证得出,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与其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情绪智力影响创新行为的全过程。周文莉等认为积极情绪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李宪印等人提出,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行为通常会受到学生的思维逻辑方式、学术探索方式、日常实践、专业知识、家庭潜在影响这5 个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有学者对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促进创新行为的作用方面进行了研究。姜丽萍研究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创新自我效能感在高校创新氛围与大学生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石变梅认为创新动机是大学生创新行为产生的直接影响因素。可见,众多学者从个体层面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较为细致广泛。

2.2 组织层次的影响因素

在组织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方面,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将组织因素作为大学生创新行为前因变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张敏通过研究得出,在大学生创新团队内,创新氛围和建设性争辩都对大学生创新行为有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组织气氛下的建设性争辩会对大学生创新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梅红等认为创新支持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创新行为,其中精神支持和人际支持更是对个体创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贾艳玲等研究发现,上级和同事发展性反馈与大学生新员工的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张文勤等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团队成员学习目标取向对其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正向效应不会受到创新支持气氛的调节作用。

2.3 文化层面的影响因素

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城市和组织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组织成员而言,其创新行为也会受到宏观环境、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影响。丁越兰等认为院校的创新文化与氛围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创新行为,院校中浓厚的创新氛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对创新的渴望与实践,帮助其树立合理的创新构想,调整其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的情绪,推动整体进程。刘云、顾远东等认为组织创新气氛能正向预测和影响个体创新行为。姜丽萍也得出高校创新氛围对大学生创新行为存在显著正向作用的结论。

3 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培育策略

大量研究表明创新行为是个体、组织、文化等多个层面因素影响并相互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大学生作为创新的潜在群体,其创新行为的形成也会受到个体自身、学校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培育其创新行为需要协同多个要素。

3.1 挖掘大学生个体自身创新潜力

个体层面来讲,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大学生应通过培育开放性人格,提高情绪智力(情商)等方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利于激发创新行为的性格。其次,知识储备是实现创新行为的必备条件,兴趣是人们创造力倾向、求知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大学生应从自身出发,在自己兴趣和特长的基础上,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并积极主动的投身实践。最后,要培育自身的创新精神,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怀疑态度、追求创新的欲望以及求异的观念,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8]。

3.2 高校、社会、政府、企业协同构建大学生创业培育机制

组织层面来讲,需要高校、政府乃至相关产业、金融机构以及相关协会组织形成合力,提供各种促进大学生创新行为的措施。首先,高校要响应国家政策,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建立完善的创新教育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并积极与企业对接,形成产学合作体系。同时全面落实创新教育模式,变应试教育为创新教育,做好有关学生创新课程的准备,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课程培训,学习最新最前沿的创新创业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更好向大学生传授创新知识。此外,高校还应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提供更多的实战场所和机会,并设立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大学生创新热情。

其次,政府要制定并完善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以创新人才培育机制为重点,定期在高校宣传相关优惠政策。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关注度虽然在逐渐提升,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知晓度依旧不高,存在近80%的学生不知道或只了解部分政策,真正关注创新创业的学生所占比重不超过20%[9],因此,要让大学生更充分了解政府创新创业政策,更好把握机遇。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产学研更好结合,提高现有创新创业大赛的知名度,创办新的相关赛事以及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容错机制,减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压力,增强其创新意愿。

最后,企业应该主动响应国家“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号召,与高校、政府以及科研院所一起突破创新主体的壁垒。在这方面,部分高校和企业已经完成了具有实效性的对接,如天津大学与保洁公司成立的天津市天大宝洁赛达创新科技研究院,既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承担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为创新氛围提供了良好的助力[10]。

3.3 构建包容、民主的创新文化,培育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内核

文化层次来讲,应从国家和高校两方面同时下手:国家需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高校重点培育创新人才[11]。高校也应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构建,提高创新的文化软实力,通过举办校园创新赛事、 建设校园创业基地等,加强校园创新文化建设,培育校园创新氛围。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高校还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营造民主、宽松、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提倡包容性发展,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想法和观点,保护学生的首创精神和质疑态度,让其在各种讨论和辩论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这样既有利于在校园里营造包容差异,鼓励个性,思维活跃的创新氛围,又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12]。

猜你喜欢
培育个体大学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学生之歌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