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1-03-08 01:47刘德全
家长·中 2021年1期
关键词:离异家庭措施研究心理健康教育

刘德全

【摘    要】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从2004年起离婚率呈现不断递增的态势。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是最受影响的,无论是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做好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离异家庭;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2-0004-02

【Abstract】According to data released by the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the divorce rate in my country has been increasing since 2004. Children in divorced families are the most affected, both psychologically and spiritually will be affected to a certain extent. For this reas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o a good job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hildren from divorced families.

【Keywords】Mental health education; Divorced family; Research measures

家庭是爱的避风港,完整的家庭常常是一个孩子健康、茁壮成长的重要环境,而在许多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在这部分是缺失的,他们的心灵会受到伤害。而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面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时,要用平等的关爱去疏导他们,让他们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并且能让自己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基于此,我将主要针对如何做好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及时沟通,减轻伤害

一个家庭的离异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在心理上、品德上,还是学习成绩上都会受到消极的影响,他们常常会存在情绪低落、自卑、痛苦、冷漠等心理现象,这不仅会使孩子在学习时没有激情,在与教师交流时叛逆,与同学之间由于自卑心理而不敢去与人沟通和交流。为此,教师在发现学生这样的心理现象时,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根源,采取一定的交流技巧去疏导孩子,减轻他们受到的心灵伤害。

例如,教师发现有学生在日常中的表现常常出现暴戾、敏感、厌学的情绪,而据了解是因为其父母刚离异不久,那么教师要及时去找学生进行沟通。重要的是,在进行沟通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地通过孩子的父母了解其离异状况,以及在离异时对孩子是否说过过激的言语,然后再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对应的心理辅导策略。教师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可以先跟其做朋友,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其与自己分享自己的苦恼和困惑,然后再跟孩子沟通关于父母离异的事情,疏导他们虽然父母离异了,但对其的关爱和照顾仍然是不会减少的,以及父母离异也不是因为孩子而造成的,以免他们陷入自责中而受到伤害。

以上案例表明,及时的沟通对于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是有缓解作用的,在他们出现因为家庭离异而开始产生各种情绪的前期,教师要及时地与其进行沟通,让孩子勇于说出自己的烦恼,然后教师给予帮助和疏导以及关心,让他们能更勇敢地去面对,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师生关爱,温暖心灵

离异家庭中的孩子的心灵伤害是非常大的,他们会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了,进而陷入自我怀疑的状态,导致他们从心灵上缺失爱,在性格上孤僻。为此,教师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多多结合班级的学生和任课教师对其给予更多的关爱,主动与他交流,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教师以朋友的形式去开导孩子,使他们的心灵能感受到温暖而对生活充满热情,进而走出父母离异的困境。

例如,教师在与离异家庭的孩子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后,可以在平时中对其付出默默的关爱,比如在其生日时说一些祝福的话语表示关心,在其生病时给予充分的关爱,学习上遇到问题时给予充分的辅导,在其出现情绪异常时及时谈心或与其一同去学校的心理健康室,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器材缓解和释放其不良情绪。除此之外,教师发现存在班级同学嘲笑其是离异家庭时,要及时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引导他们与其融洽相处,并在平时生活中相互包容和帮助,以此让离异家庭的孩子体会到在与人相处中的和谐和温暖。

以上案例表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爱和帮助对于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的,对于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培养发展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三、赏识教育,树立自信

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在面对身边的同学和教师时会产生不自信的现象,进而就会导致他们不敢与人沟通、交流,也会疏于表达,长时间的自闭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其精神状态也会受到影响。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予孩子一些欣赏的目光、鼓励的动作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优秀与别人的赏识,进一步走出自我封闭的状态。

例如,教师在了解班级中孩子离异家庭情况后,可以联合其他任课教师,说明其状况,在课堂中多注意孩子的上课状态,然后进行引导,使其敢于在课堂中表达自己,教师同时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激起其自信,敢于走出自己,走近他们人。比如,教师还可以在进行教学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然后对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进行对应任务分配,然后让每个成员总结自己的任务,以此锻炼他们敢于表达的信心,在他们进行分享和总结时,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给予掌声、大拇指表扬、赞同的目光和微笑,以此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认可,树立自信,从而逐渐走出因为自己是离异家庭的孩子而感到自卑、害怕嘲笑的心理状态,投入与教师、同学的和谐相處中,并在其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交流的喜悦。

以上案例表明,对离异家庭中的孩子给予一定的赏识教育,对于他们的心理安慰和自信心的产生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让孩子远离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家校联合,共同疏导

离异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只表现在学校和教师对他们进行的沟通、疏导等措施,最关键的还是孩子的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在面对离异后的家庭,对孩子的关心和关爱是否充分,以及在对孩子做任何事情之前是否征求孩子的意见等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教师要积极地联合孩子的父母,与他们共同疏导孩子对家庭离异这件事,让孩子能接受和面对,并且健康、快乐地成长。

例如,学校可以针对离异家庭进行活动组织,以此调动家长参与到做好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积极性,不断创新以往传统家长与学校的共同形式,加强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在组织活动时,学校可以事先观察和了解每个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特点,将他们的表现收集起来,然后进行分析,做出相对的家长联合策略,然后再与家长沟通关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时,让他们更清楚地知道孩子的真正心理所需,不能存在将孩子作为报复的工具,不能过分溺爱或者过分放任,这都会导致孩子走向两个极端,最重要的是不能给孩子带来不正确的心理教育,认为离异后孩子便是自己的一切,以此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使他们陷入情感障碍中,出现叛逆和恐惧等心理问题。然后家长再针对孩子的情感变化改变自己对孩子的关心方式,以此慢慢疏导孩子的内心,让他们能感受到父母虽然离异,但对自己的关爱还是一样充满的,进而不断去适应父母离异,并为自己搭建一个可以感受到温暖和爱的成长环境。

以上案例表明,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向的输入,父母也是非常关键的角色,教师在面对孩子出现不好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时,要及时去关注孩子,但也不能过分关注,要侧面了解孩子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对孩子进行沟通,与家长共同疏解孩子的情绪,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

综上所述,对于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措施研究,是需要从多方面和角度入手的,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不紧不慢,要综合学生的情绪表现,进行及时的沟通和疏导,并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照顾,引导其走出自卑、孤僻、暴躁、厌学等心理情绪,然后再把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保护他们的心理,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课题“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编号:GS[2019]GHBZX309)。

参考文献:

[1]杨梅.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J].内蒙古教育,2016(20).

[2]李国妹.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以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3).

[3]周莉.解析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求实,2006(S3).

[4]楊小芬.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

[5]苏小荣.如何进行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上),2014(01).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离异家庭措施研究心理健康教育
请你们关心我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安全防控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浅谈如何发挥会计管理运用构建会计内部控制
城市里特殊孩子的家庭教育研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浅谈如何发挥会计管理运用构建会计内部控制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运用支架式教学的相关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