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十强产业”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

2021-03-08 10:09董萍
科学与财富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人才

董萍

摘 要:在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十强产业” 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支撑和重要载体。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服务“十强产业”,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十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十强产业;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

一、引言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东省的一项重大责任和重大使命,也是山东省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在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十强产业”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支撑和重要载体。

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背景下,山东省高等教育迎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山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引导各级各类教育,找准坐标,明确定位,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2018年3月,山东省教育厅发出《关于积极主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 “对接十强产业,优化专业结构,调整本专科专业,新增或重组一批新兴交叉专业,优化升级一批传统专业,5年内打造100个左右对接十强产业的学科专业集群……增加应用型、复合型新兴学科人才培养规模”。

在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教育,特别是本科院校和职业教育承担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各级各类教育应积极对接,不断行动,提供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高等教育对标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要求,主动对接,积极服务;职业教育立足新旧动能转换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更多“齐鲁工匠”。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服务“十强产业”,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十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山東省“十强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山东省将迎来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规划了“十强产业”, 即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提升绿色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形成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十强产业”是“5+5”的产业构成,包括五个新兴产业和五个传统改造升级形成的产业,涵盖了一二三产业,涉及新兴产业、优势产业、潜力产业。

1.山东省“十强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 “十强产业”对学科专业的需求

2018年,山东省发布《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实施意见》,围绕十强产业,提出了重点打造“新工科”专业(群),强调专业(群)应 “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对接产业、适应需求”,从而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四新”要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9年,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度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通知》,提出了专业设置的意见。学科专业要与山东省重点产业的发展相匹配,为产业发展储备人才。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专业,比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养老护理、儿科等专业;二是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人才的专业;三是前沿、紧缺、交叉融合的专业。

(2)“十强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十强”产业是山东省深刻调整偏重的产业结构,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提出的重要战略。这些产业的人才需求旺盛,且对人才层次要求较高。根据山东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2019年征集的全省“十强”产业重点岗位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数据显示:从学历上看,对高学历人才需求迫切;从产业需求上看,山东省对高端装备产业人才需求最大,然后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等产业人才需求旺盛,而对精品旅游和现代金融产业人才需求不足,人才需求情况与山东省产业布局基本一致。

2.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山东省正在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是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而从我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看,人才的教育供给侧和十强产业需求侧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培养和十强产业需求存在“两张皮”问题,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缺乏成为重要的堵点和痛点之一。

(1)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

很多高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科研开发等办学基础较为薄弱。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并没有真正承担起相应的角色,其在自身角色定位上往往存在三大问题: 角色距离、角色冲突、角色不清。很多高校应用型定位不准确、定位趋同、发展错位现象突出,专业育人特色不够鲜明,“应用型”、“工匠精神”培育不够。

(2)学科体系不能与产业链、创新链进行很好的对接

一是很多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未深入了解新旧动能战略的实际需求和科学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向,没有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战略方向,及时做出调整和部署,也没有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设置学科及专业,不能有效对接产业、行业。二是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严重不匹配,缺少现代社会特色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现象严重,不能满足产业技术进步与企业岗位所需能力的要求,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还不适应十强产业的需求。

(3)产教融合缺少依托

一方面,由于我国在企业参与办学方面的制度不完善,企业利益获取的外部保障机制也不健全,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因此,企业参与度不高,缺乏实质性的深度合作与融合。另一方面,高校也缺乏和企业合作的能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足,制约着产教融合。

三、服务“十强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途径与措施

1.定位产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对接行业、企业,培养符合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根据市场、产业需求,明确各学科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上的要求和特点。二是建立与山东产业相匹配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是否合理2。因此,学科专业设置要与山东省产业发展匹配,才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有利于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山东省产业发展的能力。要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聚焦区域产业规划、行业提升、企业发展,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新设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专业,促进专业跨界融合。

首先要进行专业与产业对接调研。对接“十強”产业对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掌握每个区域产业行业发展对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格的需求;然后开展专业诊改。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全面梳理各专业现状,逐步实施专业分类、动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结构;接着建设专业群。建设专业群的本质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和内涵式发展。高校应聚焦地区产业需求,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大力发展地区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全力打造对接十强产业的学科专业集群;最后,合理定位,凝练专业特色。办学定位要更加清晰,强化“地方性”“应用型”办学模式,确立以技术应用和技术改进与创新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增强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重新梳理专业方向,凝练专业特色,注重专业的交叉融合,致力为支撑服务发展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

2.改革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分类培养体系

一是注重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对标十强产业,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必修加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交叉选修的课程体系,扩大选修学分和实践课程比重,健全跨学院、跨专业选课授课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交叉、融合、跨界、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相关专业分类制定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人才分类培养体系,制定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培养;

二是优化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根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相互渗透、整合、重组,保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将科技创新最新前沿、产业技术最新成果、行业发展最新要求引入课程内容或教学过程,保证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步;采用“核心课程群+在线课程”模式,打造一批高质量在线课程,提升、支撑高水平专业群内涵建设。

3.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协同创新

产教融合在解决产业发展需求与教育供给不匹配问题上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有利于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四链贯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核心高校应主动携手地方、企业,发挥校企双方能动性,共同深化合作,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这一主线,让行( 企) 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构建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拓展校企合作办学的广度和深度,为“十强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实施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建立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融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动态紧密结合岗位需求及时改进教学管理。企业深度参与学校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室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全方位合作。

4.推进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将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和环境引入教学过程,推行企业真实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一流的实训条件中得以锻炼,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步提升的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与新技术研发、教学改革与生产流程改造以及职业精神培育与企业文化塑造紧密对接。

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融于教学过程。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授课形式、“体验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现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习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拓展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是加强实验室建设与开放,重视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国创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建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单项实验实训与综合性实践相结合、现场教学与虚拟仿真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操技能,要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陶威.大学的角色定位与转换--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4):10-14.

[2]韩筠.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7(12):30-33.

【基金来源】山东英才学院校本重点招标研究项目《服务 “十强产业”,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途径与措施研究》(项目编号19YCXBZB2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人才
提升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浅析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