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融合研究

2021-03-08 06:21蒋旭袁会敏
宁夏党校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

蒋旭 袁会敏

摘要: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党建工作可以为实现高校育人目标提供组织保障。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现实中,高校育人存在着主体单一、育人过程分散、育人阵地相对固化等问题,影响甚至制约了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融合发展。因此,要在“三全育人”的视角下,探索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的运行机制,积极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长效育人机制,提升育人成效。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学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1)01-090-005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1]这就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重要地位,而党的领导则是实现我国教育强国的根本保障。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才能实现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聚力量。因此,要在“三全育人”的视角下,探索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的运行机制,积极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长效育人机制,提升育人成效。

一、推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協同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力量。通过发挥学生党建的引领作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高校要守好意识形态这片主阵地,不断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通过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

2.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要求高校必须推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直接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我国的高等教育立的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之德,树的是有坚定理想信念、自由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新时代高校教育立身之本要求高校必须促进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融合,将红色教育融入教学过程和实践活动中,系统规划红色基因传承体系布局,把传承红色基因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设计,突出教学第一课堂、激活实践第二课堂、占领网络新课堂、用好社会大课堂,打造红色基因育人路线图,让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血脉,为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提供根本保证。

3.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责任要求高校必须科学规划人才培养体系。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教育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也快速提升。办好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科学规划人才培养体系,补齐教育短板,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新时代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单维的技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是要培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具有正确政治方向的综合型人才。因此,要结合不同专业的要求,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规划成长路径,把学生在校学习成长过程作为整体来设计,防止育人工作零打碎敲、各吹各的号。通过科学育人,培养出一批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强、思想境界高的人才。

二、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育人主体的单一现状和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需求之间的矛盾。从教育主体的角度来看,高校学生党建主要是由组织部门来实施,负责开展学生的发展、培养、考察等工作。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老师来落实。虽然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的大方向基本一致,但是具体工作中的侧重点还是有明显差异的。在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内容多种多样,个别同学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出现各种思想问题。以往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单一且分散的特点,出现了校内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很好的衔接,出现了教育低效、沟通不畅的问题。因此,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高校需要拓展育人主体,把教书育人、党建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等有机结合,把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密切互动,实现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融合,真正实现二者同向同行,发挥党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

2.育人过程的阶段分散和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需求之间的矛盾。从高校育人过程来看,以往的育人实践主要分散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和不同的“面”。“关键点”主要有新生入学、期中学业考核、毕业审核等。而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分布在不同的“面”,比如学生党建主要由高校组织部门负责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由思政课程来进行构建,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主要由辅导员负责落实。这些“关键点”和不同的“面”时间相对分散,管理相对独立,这就与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高校学生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群体,以往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点”“面”分散,条块分割的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育人工作整体性的需求。因此,新时代,为实现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高校育人工作要实现“点”“面”结合,从“条块分散”向“协同融合”转变。具体而言,就是将育人工作贯穿到学生培育的各个阶段,覆盖所有学生,全方面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打破条块局限,推进党建、教学、学工、管理等多部门联动。在育人内容方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学科交叉融合,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3.育人阵地的相对固化和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需求之间的矛盾。从高校育人的阵地来看,以往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以校园、课堂和当面教育为主。新时代,大学生生活空间的虚实结合,文化思想的中西激荡,生活餐饮的中西混搭,传统的校园、课堂和当面育人阵地就难以满足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求,要把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来是需要渐进、长时间、多阵地努力协作的过程。利益多样化条件下,90后、00后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是多元多样的,他们对社会利益分化的敏感、困惑日益增加。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自我、务实,功利性取向明显。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正处在发展定型的过程中,因而他们对人生价值的评价和选择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可变性,呈现出复杂多元的价值取向。”[2]各种意识形态冲突、成长的困惑是与他们的成长历程长期伴随着的。比如他们对大学生角色的适应、对自己在大学中的自我定位、学业中的困难等。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往往取决于是否跟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思想行为紧密相关,取决于能否把当面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也取决于能否把育人阵地向校外拓展。马克思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关键还是取决于能否解决大学生的现实问题。因此,新时代要科学把握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构建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360度无死角的育人新模式,共同化解阵地固化和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不充分的矛盾。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的路径探析

1.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确保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的政治方向正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大学生在接受世界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技术优势,不断加强意识形态渗透工作。面对利益分化、社会多元多样的情况,必须不断在大学生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具体来说,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思想,坚持立德树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价值观而言,高校要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就要积极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鼓励他们用智慧服务国家,勇担民族复兴大任。2020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果,可以成为生动而现实的课堂,教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在奋斗中寻找人生价值。就知识储备而言,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相辅相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新时代大学生要科学地把握世界就要掌握丰富的知识,提升知识储备的宽度和深度,可以从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历史哲学等多学科角度提升对世界的认识水平,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社会现象,在扬弃中明辨是非。就实践能力而言,掌握知识不是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提升大学生改造世界的能力。新时代大学生要善于运用思维,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2.改变育人主体的单一化现状,构建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的全员育人机制。以往以组织部门发展培育党员,以思政教师和辅导员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三全育人”重在同向同行,团结协作,构建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的全员育人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有创新意识。主要是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组织设置等方面的创新。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实践标准,树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观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基层党组织设立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灵活地调整机构设置。比如,面对教职工流动性增强,學生管理多样化趋势,可以考虑把支部设置在教研室、学科、年级等,也可以成立临时支部,增加党组织覆盖面,提升党组织的吸引力。二是建强育人主力队伍。推进教师队伍的协同,选拔优秀辅导员兼任思政课教师,鼓励思政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建立师生间的交流协作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三是打造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团队。整合校内外专家资源,形成常态化协同育人平台。比如发挥院士、杰出青年、专业教师的引领作用,培养一批在课程思政领域有成果、有特色、有水平的优秀教学团队。四是发挥知名校友育人功能。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发挥知名校友育人功能。通过邀请校友返校开设论坛、沙龙,为在校学生带来行业发展第一线最新、最前沿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呈现优秀校友的爱国爱校情怀、成功成才经验、为人处世之道,有效引导在校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强有力的示范作用。

3.打破育人过程的阶段分散,构建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的全过程育人机制。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4]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工业生产线,不能走固定时间节点、统一原料和工艺的批量生产模式。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情况,进行教育培养,摒弃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工作成效。一是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教育,比如大一新生要以树立学习目标,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主,大二学生以能力提升、提升综合素质为主,毕业班同学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不同的阶段有机衔接,有机统一,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和全部教育过程。二是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关键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把握好思想总开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教学育人的各个过程和环节。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在知行合一汇总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三是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教师要坚持把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心社会相统一。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理论文化素养,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融入到课堂之中,时刻关心党和国家命运,更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理工类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积极挖掘思政元素、不断改进专业教学的育人方法、不断丰富传统课堂的教学载体,进而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教育课程、思想政治课程群,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4.突破育人阵地的固化束缚,开拓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融合的全方位育人机制。当今社会多元多样,大学生利益需求日趋分化。这就需要高校打破以往育人阵地的限制,积极开拓全方位的育人机制。一是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思想政治课程在整个育人过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改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按照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低到高,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挑战多种多样,各种需要满足变的非常迫切。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调研,了解大学生在学生成长、社交等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精准在课堂上为大学生答疑解惑,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决策依据。找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不断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元素,丰富传统课堂的教学载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积极引导学生将专业所学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自觉回报社会。二是守牢传播主阵地,建立线上线下正向互动的工作局面。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也对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但是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以灌输为主,内容枯燥,教育形式单一,导致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除了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还要引导学生用好网络,提升学生信息甄别能力和不良信息“免疫力”。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要依托学校官网、官微、学生在线交流平台等,强化媒体矩阵建设,建立线上线下正向互动的局面,用大学生喜欢的语言、方式开展育人活动,提升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

參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2020-10-20].http://www.gov.cn/xinwen/2016/12/08/content_5145253.htm#1.

[2] 万美容,曾 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12(08).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4]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3)[2020-10-20].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03/c64094-29961631.html.

责任编辑:吴 静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析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