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里享年味

2021-03-09 13:28雨葭
收藏·拍卖 2021年1期
关键词:祭灶灶神门神

雨葭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引起人们广泛共鸣——“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

确实,年味寡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之所以感受不到春节的乐趣,一方面是因为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我们在物质上天天都在过年;另一方面是因为过年的精神内涵日益简化,丢失了春节应有的仪式感。所谓年味儿,实际上就是通过各种习俗维系的一种仪式感。春节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共识。我们重视过年,正是为了温热内心的仪式感,触发文化意义上的深层感念。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本篇从中国人几千年约定俗成的忙年习俗中,还原那些值得被坚持的仪式和传统,如祭灶、扫尘、贴年红、穿青衣等,如此,传统习俗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传统节日才能叫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祭灶君,春节的序幕

传统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祭灶是古老的习俗。最早称为纪灶,即纪念让人用火熟食的先灶者。后来演变为祭祀灶神。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例如《论语》中记载“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之前,祭灶是五祀之一。是哪五祀?即祀灶、祀门、祀井、祀户和祀雷。祭灶要设灶王牌位,古代用丰盛的酒菜作为祭品,比如陈列上鼎俎,设置笾豆之类。

祭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民间传统上的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如今,祭灶王的人越来越少了,但过小年吃糖瓜的习俗仍在民间盛行。比如用糜做“祭灶糖”在武山周边一直流传,作为一种民间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来,而且长盛不衰。

岁末扫尘,除陈布新

灶神上天后,“俗谓百无禁忌”。平时人们对于屋内清扫是小心谨慎的,唯恐触犯神灵,现在将居家的灶神等送走了,人们难得一任意清扫的机会。扫尘,是年终除旧迎新的仪式之一。

先秦时,古人已有于改岁之际洁净住所的行为,岁末扫尘的习俗初现端倪。后来岁末扫尘多为送神后净化时空的仪式环节(与驱傩有内在关联)。先秦《诗经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璶户。嗟我妇子,日为改岁,入此室处。”东汉《四民月令》记:“前除二日,齐馔扫涤,遂腊先祖五祀。”在除夕前两天,人们斋戒扫除洗涤,为腊祭准备。南宋在“月穷岁尽之日”,土庶人家,“俱洒打门,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梦梁录》卷六)。

明清时期扫尘一般集中在腊月二十四送灶神之后,民间说灶神上天,家中清扫无所顾忌。清代苏州称为“打埃尘”,又称“除残”,时间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蔡云《吴歙》云:“茅舍回春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清嘉录》卷十二)就是说岁末扫尘注意历书中对时日的规定,如果历书中有土神用事,就不能清掃,须在此日之前清扫完毕。一般来说二十四日是无忌日,所以民间都在此日清扫,无须另看黄历。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当代中国人年俗中的扫尘已成为独立于送神的年俗活动,其中的宗教色彩淡化了,保留了大扫除的环节,以打扫的行动本身和习俗谐音的寓意象征着为新的一年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景。

贴年红,年节气氛担当

贴年红,即是贴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称为贴年红。这也是最能体现春节喜庆气氛的元素之一。其中,春联(对联)的出现离不开自先秦便有的以桃木驱邪的民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在桃符上书写对联的传统发展到宋时,其民俗意义已经由驱邪除魅向为新年祈福转变,且这一形式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如王安石《除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而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此外,年节贴窗花,也是古老的汉族春节习俗。有诗传:“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恐怕这是剪纸最早的记载了。到了汉代,随着纸的发明、应用与普及,剪纸便顺利地发展起来。《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初七“剪彩为人,或镂金泊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以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说明剪纸随着民俗的形成,从工艺品的纹饰扩展到节日仪饰和美化头饰上来。

“贴年红”的习俗虽然被延续至今,但缺少了很多曾经的意味,春联和福字比较常见,窗花、门神、年画等逐渐走出了大众视野,成为了一种民间非遗工艺,但少数地区仍然保留了这种贴窗花、门神、年画的习俗。

穿新(青)衣,迎接春天的气息

由于春节常与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相近,加之人们普遍认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提到春天,总是离不开一片翠绿,由此古人有了春节穿青衣的习俗,更增添了几分春天的气息。这种穿青衣的民俗在汉朝时便有所体现,《后汉书礼仪志》有“立春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春旖,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到了南北朝,又逐渐演变成了过年穿新衣的习俗,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在宋朝,《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记载“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瓣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至民国时,《平谷县志》也记载正月初一“卑幼盛装饰,拜尊长为寿”。

过年穿新(青)衣的习俗由来与中国古老的农耕社会有关,但现在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再也不用等到过年才有新衣服穿,但也失却了重大节庆才有的仪式感与憧憬。

想要找回丢失的年味,不妨从过年一定要穿新衣开始哦。

猜你喜欢
祭灶灶神门神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门神想吃立夏饭
清代宫廷门神述略
是是非非话灶神
灶神爷
关东糖
祭灶神
门神年画展
乡村祭灶年味浓
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