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情 《叶甫盖尼·奥涅金》三个歌剧版本中的写信场景

2021-03-10 08:11文字孟淼
音乐爱好者 2021年2期
关键词:奶妈白衣歌剧

文字_孟淼

一封手写的书信,从落下点点墨迹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冷冰冰的一张纸。它有了温度,有了情感,有了呼吸。它轻飘飘的可以随风而舞,却也沉甸甸得让人心绪起伏。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就有这样一封让人心悸却带来无尽悲伤的书信,它也有另一个名字,叫做“情书”。

塔吉雅娜是这封书信的作者,也是这部歌剧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乡下庄园园主的大女儿,性情温和友善,喜欢读书和沉思。她清澈纯真,犹如春天的溪涧。她有个妹妹叫奥尔加,奥尔加是个外向活泼的姑娘。有一天,奥尔加的心上人连斯基来找她,一同前来的还有连斯基的好朋友奥涅金。塔吉雅娜对奥涅金这个年轻英俊、满腹才学的男子一见钟情。爱情来得就是这样让人猝不及防,陷入爱情中的塔吉雅娜像被灌了迷魂汤一般魂不守舍。夜幕降临,塔吉雅娜跟奶妈诉说了心事,但包办婚姻下的奶妈从未体验过所谓的爱情,给不了塔吉雅娜任何有意义的建议。奶妈走后,塔吉雅娜陷入了初尝爱情的懵懂、热烈与纠结……

这是一段非常动人的唱段,宣叙调与咏叹调相互交替,调性不断变化,乐队时而激情满满,时而柔情绵绵,将塔吉雅娜的内心毫无保留地牵引出来。这个善良的纯情羞涩的乡下女孩儿,面对爱情就如同人世间所有初尝禁果的女孩儿一样,那是种极致的诱惑。

这部三幕歌剧自上演之初就享誉全球,一百多年来历经一代代人的严峻考验,而这段写信场景也是该歌剧经久不衰的亮点之一。在索尔蒂指挥版、巴伦博伊姆指挥版和2011年西班牙瓦伦西亚索菲亚王后艺术歌剧院上演的这三个版本中,导演对写信场景的舞台处理都有所不同,对塔吉雅娜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各有想法,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索尔蒂指挥的版本是电影版,这和另外两部舞台版有非常大的不同。首先,电影版的画面感使得人物的代入感更强: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田野,茂密的树林,色彩鲜艳的花朵,高大宏伟的建筑,精致奢华的房间陈设,明媚的阳光和昏暗的月夜……这些写实性的生活场景都是舞台版所无法表现的。其次,电影版在叙事上更加直观,场景的切换、昼夜的交替、演员细微的面部表情,包括像搬桌子拿纸笔这样的细节,在电影里都可以通过道具的精心设计和镜头的切换补录来达到,而舞台版虽然也能通过布景、灯光和演员的舞台表演做到这几点,但相较而言还是要差一些。不过,舞台版的这些“缺点”,在我看来恰是最能发挥导演创意的地方。

索尔蒂版

巴伦勃伊姆版

写信场景在乐队营造的朦胧氛围中展开,随后弦乐由流畅的旋律线条变成顿音,在上行的旋律进行中逐渐加强变快。塔吉雅娜的歌声紧随其后而出,爆发出来的情感像海浪般汹涌澎湃,竖琴的演奏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她坐在书桌前,用笔尖蘸了墨水,思虑片刻后,落笔写下了一行字,随后拿起信纸看了看,摇摇头,将纸奋力揉成一坨扔在了桌边。“我这是怎么了?我不知道怎么开始?”塔吉雅娜与乐队一唱一和地对话,仿佛她的心事,乐队能懂。双簧管在低音区由弱起的级进上行开始,长笛在高音区的下行与之呼应,圆号贴心地跟在长笛身后将和弦走完。塔吉雅娜有灵感了,她开始奋笔疾书。双簧管、长笛和圆号这个组合一直陪伴着她,从开始写信到深情“读信”,原来这是她的爱情啊!突然,她快乐的神色消失了,变得严肃起来,不可相信自己竟会“爱上另一个人”。乐队合奏出几个上行的强音,打破了前面浪漫的情调。她扑向门边,谴责自己不该如此设想。不一会儿,塔吉雅娜从自我责备中走出来,又开始浪漫的幻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音乐交替在平静浪漫的憧憬和犹疑不安的自我怀疑中反反复复。这多么像一个初恋少女的内心独白,是在夜深人静的夜里,无法诉说的爱情!

巴伦博伊姆版写信场景的舞台布景,是由一扇巨大的玻璃窗半围起来的房间,塔吉雅娜坐在房间中间的地板上,前面放着一盏台灯、一台打字机和一些纸。明亮的光线将房间照得透亮,奶妈坐在屋外的椅子上喝水,墙壁和灯光都是暗色系的,与塔吉雅娜形成鲜明的对比。奶妈走后,塔吉雅娜开始在打字机上写信,复杂的内心通过唱段和一系列舞台动作表现出来:飞快地打字,犹豫片刻,将打好的信拿到台灯下细读,挣扎片刻,继续写信,抽出写完的信猛地站起来,读信……每一个动作细节都在传达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相比索尔蒂的电影版,该版在音乐上没有过多的变化,最主要的不同在于舞台场景的设计和演员的舞台表演。

01-02 2011年索菲亚王后剧院版

2011 年索菲亚王后剧院版的写信场景是我最喜欢的一版。整个舞台布景非常简洁,只在舞台后面矗立着几根高大的树木,表现了乡间生活。塔吉雅娜跟奶妈聊完心事后,奶妈拿起地上的油灯下场,隐藏在树林中,象征着爱情的白衣人缓缓向趴坐在地上的塔吉雅娜靠近。一束白光打在白衣人和塔吉雅娜的身上。这一段“对手戏”旨在向观众传达塔吉雅娜在初遇爱情时,内心渴望又怯懦的纠结心理。舞台上,白衣人向塔吉雅娜慢慢走近,递给她一封信。随着音乐的进行,白衣人不断向塔吉雅娜逼近,她则惊慌害怕地后退。两人你追我赶,你进我退。白衣人不断诱惑、步步紧逼,塔吉雅娜小心试探,显得很慌乱,内心的挣扎几乎让她疯癫。最终她还是抵不过白衣人的诱惑,投入了他的怀抱。一开始是手指相触,跳起了舞,紧接着白衣人搂住塔吉雅娜的腰转了一圈。她慢慢地倒在地上,背靠在白衣人怀里。过了一会儿,她又猛地起身走开,留下白衣人颓丧地待在原地。离开白衣人后的塔吉雅娜更加疯狂了,她再次冲向白衣人,猛地抱住了他。白衣人终于成功了,他成功地叩开了塔吉雅娜的心房。但他最终却是从背后钳制住塔吉雅娜的双手,将她狠狠抛开。舞台的灯灭了,一瞬间世界陷入了黑暗,似乎暗示了一个纯真少女懵懂爱情的结局。

2011年版在舞台构思上是非常巧妙的,通过白衣人和塔吉雅娜的互动来侧面表现塔吉雅娜的内心独白,没有多余的物件,没有多余的色彩,没有多余的动作,这让观众能全身心地关注作品本身,关注塔吉雅娜的灵魂深处。这一点,索尔蒂版和巴伦博伊姆版都没有做到,也许这就是现当代导演的魅力所在吧。

当然,歌剧和小说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小说在环境描写、人物动作的刻画、内心独白的细腻描绘上,给读者营造了一种想象的空间。而歌剧则更侧重于人物的心理描写,用音乐来暗示并推动剧情。

塔吉雅娜在不同的导演眼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当然这跟演员本身的演绎和服装造型也有很大关系。索尔蒂版的塔吉雅娜是温柔纯真的,巴伦博依姆版的塔吉雅娜是独立干练的,2011年版的塔吉雅娜则是敢爱敢恨的。无论是哪一版,无论塔吉雅娜的形象性格如何变化,在写信场景这个片段中,她心理变化的纠结起伏永远不会改变,这就是音乐和爱情的魅力。

猜你喜欢
奶妈白衣歌剧
白衣赞歌
白衣英雄
奶妈
走进歌剧厅
陈奶妈不是刘姥姥
——我是如何演绎《北京人》中的陈奶妈
奶妈
白衣渡我
一袭白衣一生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