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1-03-11 03:34周本宏曹雪松
天津教育·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小学

周本宏 曹雪松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除了知识学习之外,学校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要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主要以家校合作为切入点,浅谈基于家校合作如何有效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36-0006-02

Research o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Home-School Cooperation

(Lijiapan Primary School, Shenmu Ci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 ZHOU Benhong CAO Xuesong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s, in addition to knowledge learning, schools must further strengthen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primary school, they must continue to infiltrat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takes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iscusses how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home-school cooper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ome-school cooperation

一、家校合作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和学校作为教育的两个重要主体,二者对学生的影响是同等重要的。从时间角度来看,学校作为知识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文化知识的学习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学校在心理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小。还有一些学校甚至都没有开设相应的心理教育课程,对此,就需要家庭也共同参与到学生心理教育中,在家校合作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加强对心理教育的重视,并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对学生实施良好的心理教育,教师和家长共同携手才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而且也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为此,还需要家长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而这个过程肯定是双向的,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和配合,二者应该是缺一不可的。为此,家校合作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使彼此都对学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进而推动学生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

二、如何基于家校合作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强化家校合作意识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家长和教师在认识上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家长都认为教育是学校的工作,学校应该完全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即便是家长关注孩子的教育情况,也只是局限于成绩方面,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精神压力。而对于部分教师来说,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应该是家长要承担的工作,正是由于家长和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和问题,也就导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家校合作是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为此,还需要强化教师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认识,让家长和教师共同携手承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在心理健康问题上需要纠正教师和家长对心理教育的认识,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萌芽阶段,他们对待任何问题都是非常懵懂的,需要教师和家长告诉他们如何去做,教师和家长均是小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家长和教师只有合理携手,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及时分享学生的动态,这样才可以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为了更好地落实家校合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教师和家长的理念和认识是非常关键的。只有不断提升家校合作意识,并且深入家校合作理念,才能保证在家校合作的引导下有效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二)构建家校合作协调机构

家校合作不单是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而是要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对此,学校可以成立一个协调机构专门用来对家校合作进行相应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使家校合作能够顺利高效进行。家校合作协调机构可以明确家长、教师等各方主体的责任,进而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落到实处。一般情况下协调机构主要是由学校领导、家委会以及相关负责人组成。学校领导要结合学校情况,制定心理教育管理制度,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并为学生组织相应的心理教育活动。而家委会主要负责征集家长的意见,并反馈家校合作的具体情况,进而为家校合作及时提出改进的方案。相关负责人需要对学校领导以及家委会提出的意见进行相应的制度调整,从而完善心理教育的开展。协调机构的构建有效推动了家校合作的开展,这样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还可以引起家长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关注。

(三)加强家校联合活动机制

家校合作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进而推进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一直以来教师都是教育工作中的主力军,家长在教育中没有发挥一定的助力作用,而家校合作让教师不再处于孤立状态,家长也充分参与到了教育工作中,这样不仅帮助教师减轻了工作压力,而且提升了教育效果,如此一来也可以看出家校合作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小学是心理教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没有从小形成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那这种负面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可能会伴随学生的成长,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形成根深蒂固的认识,为此,在小学阶段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通过一些心理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逐渐暴露出来,借此家長和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状态调整。此外,家长还要充分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计划,对于不同的心理问题,解决的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只有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以及现阶段学校的教育情况,才能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进而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从而使孩子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

(四)加大对家长的培训和指导

尽管很多家长都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育中家长往往会偏离这一目标,仍是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主,甚至在孩子成绩下降或者偏低时,不是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是一味指责孩子,这样不仅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还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从而加剧孩子的心理问题。为此,学校还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家长调整错误的教育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思想观念本身并没有错,但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教育中应该全方位看待学生、衡量学生,要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而非学科成绩。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家长参观日或者家访活动,引导家长去全面看待孩子,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家长提供相应的教育建议,只有不断地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才可以避免亲子矛盾的发生。同时,在家庭氛围、家庭环境以及亲子关系的构建上,学校也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家庭环境带给人的影响可以说是终身的,在良好的家庭环境、温馨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自身往往都是比较积极、乐观的。而父母关系不和谐、争吵等问题较多的话,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从而使学生形成负面的心理。为此,学校可以给予家长一些专业的指导,可以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或者班级微信群、QQ群为家长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及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的重要性,从而使家长及时调整家庭教育方式,解决家庭中的问题,进而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

总而言之,心理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心理教育上教师和家长都承担着重要责任,为此,学校和家长应该联合起来,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心理教育,从而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卫红.家校合作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J].科学咨询,2020(23).

[2]赵学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家校合作[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3).

(责任编辑  王小飞)

3959500338205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小学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