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支教模式的创新*

2021-03-11 13:31杨延钧林泽夏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支教教育

王 萍,杨延钧,彭 宇,林泽夏

(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28)

如今脱贫攻坚战已经吹响胜利的号角,但实现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仍任重道远。教育作为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重要工具,是有效推进“人才振兴”的一大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智慧支教”模式是基于城乡教育的不平衡和乡村教育资源缺失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针对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教育扶贫和支教项目的问题入手,构建一种嵌入式的支教模式,当前各教育主体在解决乡村教育问题中存在角色混乱等现状,其担当一种有效的教育补充渠道,实现教育的高效化,探索出来的一种完善的、科学的、高效的、体系化且具有持续性的支教服务模式。

1 研究背景

1.1 乡村教育发展环境现状分析

1.1.1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障碍较多且学科教师结构不均衡

乡村教师可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行政事务以及检查任务,同时承担着社会、家庭转嫁的教育责任等[1],这一类“身兼多职”的问题以及乡村平台资源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因素导致许多教师在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技能发展上存在较大的障碍。同时,在乡村学校中,学科教师的分布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不均衡问题,存在一个教师上多类不同学科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1.1.2 政策扶持下乡村学校硬件条件有所改善

财政部、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一是教学装备项目,配置一批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体音美等器材;二是校舍建造类项目,如食堂、校舍等①。自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配套逐渐完备,且很大一部分的乡村学校都拥有了信息化教学设备,远程在线支教以及课外素质综合课程的实现有了一定的硬件基础。

1.1.3 学校新课程改革缺乏保障且能力不足

在乡村学校的课程改革当中,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进程较慢,其原因主要在于软件条件上的缺失以及有限资源的配置结构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同时,大多乡村学校在各种条件的局限下更侧重于应试教育,学生多数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能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课程,极大程度上致使乡村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发展不均衡和视野狭窄等问题。

1.1.4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教育资源数字化转型的浪潮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3.09亿,占网民总体的31.3%,较2020年3月增长了5471万;城镇网民规模达6.80亿,占网民整体的68.7%,较2020年3月增长了3069万②。

从家庭方面,疫情的隔离使学生更加倾向于使用互联网的连接,上网意愿、上网习惯快速形成。从学校方面看,学校更加倾向于互联网的社交平台和直播平台传递信息。新型的教育模式正在不断推进。学生对互联网教学的适应能力和程度不断提升,对互联网线上教育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大,同时获取教育资源的成本也较高。

1.1.5 手机成为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移动终端且未成年人对互联网认知的正向化

根据《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未成年网民使用各类上网设备的比例中,以手机作为上网设备的比例高达93.90%(见图1),且未成年人对于互联网的认知态度中,有67.10%认为互联网是认识世界的窗口,有66.10%认为互联网是日常学习的助手③(见图2)。

图2 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认知态度

1.2 乡村教育发展环境问题解读

1.2.1 乡村学校办学规模萎缩

在乡村学校办学规模中,跨乡镇生源流动是导致其规模缩小的最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有一部分的农村户口民众收入水平提升,从而将其子女转送至教育资源更为丰富的乡镇地区求学。同时,还有一部分适龄儿童会跟随在外务工的父母前往其父母务工所在地上学。

1.2.2 软硬条件不匹配,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低

在财政部和教育部实施的薄改计划中,硬件类项目是改造的重点,而随着计划的逐步落实和开展,乡村学校中的硬件设施水平在不断趋近于城镇学校的一般水平。但是,在此基础上的软件水平却仍不足以使得来之不易的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用,其中乡村教师的待遇、发展前景以及学科分布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1.2.3 城镇和乡村的师资力量分布呈两极分化趋势

城镇发展使得城镇的教育资源配给充足,教师的自然流向以城镇为主,而乡村学校则存在师资力量在质和量上的不足。在大部分乡村学校中,师生配比严重失调,正式教师人数不足且趋于老龄化,再加上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压力,其课程的质量也就相对较低。同时,课题组在对多所村镇小学的调查中发现,乡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水平普遍低于城镇学校,其中一大重要的原因在于素质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十分紧缺,在软件上难以支撑开设真正的素质教育课程。

2 乡村支教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乡村支教基本情况

2.1.1 乡村支教的主要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乡村支教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较为常见的乡村常规性支持教育,包括基础学科的教授以及书法课、篮球课等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推动基础性知识的普及,丰富乡村中小学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另外两类分别是乡村产业技术帮扶与文化产业支持教育,如“知识扶农”、乡村文化建设与宣传、乡村产业帮扶等,以教育帮扶的形式加速产业的成型与发展,促进乡村经济与文化建设。所调查的支教团队乡村支教的主要课程设置分布情况见图3。

图3 所调查的支教团队乡村支教的主要课程设置分布情况

2.1.2 乡村支教形式

从支教持续时间上看,乡村支教项目有短期支教和长期支教(持续一年及以上)之分,其中高校学生组织与参与的支教多为短期支教。短期支教活动时间短,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可操作性强,但支教人员无法与支教对象建立持久、稳定的情感联系,不利于支教对象特别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长期支教的有效开展需要有一个较完善的支教服务反馈体系与运行机制,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对支教组织和队伍的管理要求较高。所调查的支教团队乡村支教类型分布情况见图4。

图4 所调查的支教团队乡村支教类型分布情况

从支教方式来看,乡村支教可通过线上视频教学、线下实地支教、线上与线下支教灵活结合的方式进行。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线上支教的方式已被许多人接受并使用。在设备允许的情况下,线上支教往往被运用于“一对一”的支教活动中,使支教人员与支教对象有更多的交流与反馈,更具有效率与针对性。所调查的支教团队采用的支教方式分布情况见图5。

图5 所调查的支教团队采用的支教方式分布情况

2.1.3 乡村支教模式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乡村支教的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高校+乡村”“政府+乡村”的传统支教模式的基础上,“政府+高校+乡村”的支教模式使乡村支教的推行更有力、效果更好。利用政府资金,依托高校技术优势,坚持党建引领,发挥驻村书记和高校技术团队精准支教的优势,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2 乡村支教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2.2.1 支教队伍内部因素

首先,许多支教人员自身专业知识有所欠缺,致使支教专业化程度不高。高校学生是支教队伍的主力军,但他们的专业知识略有不足,目前大学本科生支教多属于第二课堂,起到丰富乡村学生课余生活的作用;研究生支教多属于基础学科教育。其次,支教人员教学能力也需要继续提高,增强其进行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反思的能力,避免只停留在“讲”的部分,而要真正“教”到位,提高支教对象的学业成绩,促进乡村技术人员的培养。另外,有一些支教人员服务意识不足,对待支教不够认真,导致支教效果不理想。部分支教队伍缺乏系统的管理方法,对支教人员的培训不到位,导致他们的安全意识、心理调节能力、授课技巧不足;缺乏完善的反馈机制,支教反馈效率低,无法及时发现支教人员懈怠的状况并对支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与修正。

2.2.2 外部环境因素

部分支教队伍的支教对象所在地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不便,往返时间长,存在安全隐患,支教人员不愿意或不容易到达,从而支教频率较低(驻村除外),巩固性差,推动作用较弱。许多乡村普遍使用当地方言进行交流,支教人员与支教对象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很多意思表达无法精确传达,导致支教效果不理想。大学生支教缺乏完善的政策管制以及健全的激励机制。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来监督激励支教大学生,支教人员的积极性会有所下降。此外,支教地还存在教学设备落后,支教对象配合度不高的情况。

3 “智慧支教”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3.1 支教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支教,是指官方或非官方的拥有一定教育资源、管理能力和社会号召力等方面的团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组织达到其相关要求的志愿者到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和落后地区进行教育援助的一种非盈利性公益行为。

支教根据其覆盖面及受益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其本质仍是一种教育行为[2]。其中,在狭义层面上,支教一般是指由政府机关等官方单位公派的城镇在岗教师、参与“西部计划”的大学生、非政府组织的研究生支教团、顶岗实习的师范生以及参与寒暑期志愿支教大学生等群体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支援性活动,主要面向对象为落后地区的教育适龄学生。而在广义层面上,支教可应当包括国家六部门联合开展的“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各种涉及教育类、文化类的下乡活动,主要面向对象不再局限于学生,而把范围拓宽到农村农民、产业工人等农村常住人口。

从未来发展的趋势来讲,支教的内涵已不局限于常规的乡村学生教育援助,而应当将其视野延伸到整个乡村的文化教育发展这一总体维度上,从而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同频共振。

3.2 “智慧支教”——传统支教的创新发展

“智慧支教”应当是在传统支教模式的基础上,保留传统支教模式的优势,辅之以人的智力、创造力等人的能动性因素,利用社会发展带来的信息化、技术化和智能化等手段来创新支教的形式,从而扩大支教受益面及覆盖面。在平台、内容、方式、队伍等方面进行智力、技术赋能,革新创造,以实现支教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化,促进乡村教育资源下沉、乡村教育发展均衡协调的一种新型支教模式。

3.2.1 现代化的支教平台,优化资源配置

“智慧支教”在互联网的技术支撑下与传统支教进行深度融合,依托各类“线上+线下”的支教平台,实现对象和内容上的精准对接。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精准对接乡村学校和支教志愿者,构建起支教信息对接的网络平台。同时,充分整合和链接各类教育资源,为助学支教、社会志愿服务和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高效低成本的线上培训服务。

3.2.2 专业化的支教队伍,发挥智力效能

当前参与到支教活动中的志愿者主要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这就使得支教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非师范类专业的大学生团队在支教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些流于形式或是仅局限于短期的陪伴交流的问题,实际的教学成果较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而“智慧支教”中,首先会建立起一支专业性较强的核心志愿者团队,将志愿者招募的范围从高校拓宽至各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核心专业志愿者+常驻志愿者(高筛选门槛)+流动志愿者(系统培训)”的组织形式来确保支教团队的专业化发展。

3.2.3 多样化的支教课程内容,突破视野局限性

通过拓展授课的内容和范围,科学合理地设计包括但不局限于基础学科类、素质拓展类、成人职业技能发展类和成人创业辅导类等四大类型的课程,从而突破乡村学生的视野局限以及提高乡村群众的文化素质水平。当前国内各类支教活动中,课程内容的设计多数集中于乡村常规性的基础学科支持教育,在综合素质类教育方面部分有所涉及但是范围不广。而“智慧支教”则能够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资源网络,将目光定位于基础学科和素质拓展两大版块,同时增加“知识帮农、扶农”这一面对成人教育的版块,使支教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使受益对象的范围不断拓宽。

3.2.4 丰富化的支教传输渠道,调动能动创造性

“智慧支教”除了在传统支教基础上的人力、物资输送外,还新增了智力、技术输送,发挥支教志愿者在支教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致力推动以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公众教育。比如在高校方面可以激励大学生将志愿服务与科创相结合,鼓励大学生将支教活动与乡村旅游相联系,鼓励有志愿精神的大学生去思考更优的解决方案以促进支教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人从参与志愿服务到主动地去创造支教攻略[3]。

3.2.5 可持续化的支教关系网络,促进支教承接性

从时间维度上看,“智慧支教”还希望建立一个可持续化的支教关系网络,构建起一个长效合作机制,比如高校支教网、校友会支教关系网络、远程公益支教等等,以点带面,将传统的寒暑期短期支教延伸为一个持续的支教关系网,保持支教网中信息输送的长效性,形成长期的反馈、运行机制[3]。

3.2.6 高覆盖性的支教对象,形成品牌效应

村民支持是支教活动顺利、有效、持续开展的重要条件,而“智慧支教”中的成人教育版块则是志愿者与村民建立友好关系网络的主要桥梁之一。同时,长期持续的支教帮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获取村民的充分信任,从而使得支教团队在村民心中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支教品牌”,进而形成“品牌效应”,提升知名度,为支教网络的拓宽奠定基础。

4 新型支教模式“智慧支教”的构建

“智慧支教”构建模型见图6。

图6 “智慧支教”构建模型

4.1 支教形式创新

支教实践总是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不断进行优化,“智慧支教”是在于总结支教领域中当前的变革大方向,以推动支教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丰富学生课堂,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为主要目标,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支教活动的内容、形式和对象日益走向多元化、复杂化、多样化发展。在多元化层面上,一个维度是在于政府、高校、社会公益组织、民间非企业组织和各类企业的多元参与;另一个维度则是在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体现的人民对于精神文化层面需求的多元化。复杂化则是支教从形式到对象到内容都由原先的单一化趋向复杂化发展。而多样化则是指支教模式在依托和借助时代新技术和新手段创新的基础上变得更为丰富和多样。

支教发展的这一大趋势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催化下,以线上教育、线上支教等作为载体尤为凸显。以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大关键词为例,“在线教育抗疫”“三个课堂与扶贫攻坚”“教育APP治理”“人工智能+教育”“在线一流本科课程”“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智慧教育示范区”“信息化专家智库”“学评融合与慕课”“产教融合的智能教育”等大多都与在线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相关性。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是教育领域现下乃至往后数十年的一大热点。而“智慧支教”本身就隶属于教育行业的子领域,因此把传统支教的可持续性变革阶段成果之一的“智慧支教”归纳为“互联网+传统支教模式的改进”。

所谓“互联网+”基础上的“智慧支教”模式,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在课堂上播放由教师提前录制或在线直播的课程,而在线下再由教师或支教志愿者组织或学生自行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它整合了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正常教学外允许学生按照自身水平选择合适的课程自主学习,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若要尽量避免传统支教存在的一些弊端,则有必要从网络平台、课程内容、团队建设三方面构建“互联网+支教”[4]模式,即搭建在线支教平台、精准设计课程内容、建立专业化支教团队。

4.2 体系内容调整

“智慧支教”体系的建设是一个“较泛”的概念,其内容不仅包括支教活动本身,更囊括了以支教活动为基础的项目所涉及的多方面内容。其体系的设计是针对“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理念的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创新后的项目内容大体可分为四类,即智力输送、技术输送、文化宣传建设与引导公益创业。主要通过在传统的中小学课程知识传播方式基础上,变知识理论的无序灌输为智力、技术的输送,提高支教内容的针对性,同时增加文化宣传建设和引导公益创业的两大部分来提高支教项目内容的现实性、有效性和创造性。

在智力、技术传输维度上,传统支教模式倾向于灌输性的理论教学,缺少对学生在思想方面的引导与培养。同时,在针对成人的技术传输与智力支持方面是传统支教较少涉及的部分。

在文化宣传建设维度上,其成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课题组的调查中发现,当前支教内容多为中小学课堂知识教授,而缺乏依托项目执行成果后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传播与延伸。而“智慧支教”模式则致力于充分发挥团队多元化人才的技术优势,将“专业+”的智力效能延展至乡村振兴的其他层次,充分发挥支教项目“余热”的效用。

在引导公益创业维度上,则是将各类参与的支教团队、受益群众、支持组织和公益机构等主体做一个有效链接,通过信息和资源的有效提取和整合,让支教团队能够以此为依托进行公益创业,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同时在公益创业中不断发现该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部分,倒逼“智慧支教”模式不断调整,从而提高其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4.3 支教管理优化

“智慧支教”将通过构建支教网的形式,比如高校支教网、社会公益支教网等,以此优化传统支教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传统支教短期性的问题。以高校支教网为例,高校可运用“智慧支教”平台创建自己的团队,利用互联网平台与技术,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记录支教队伍信息,并对支教队员进行统一登记管理。支教队伍可结合支教队员所学专业分配支教任务,用人所长;也可以通过支教网和平台向特定专业的在校生、校友、教师进行咨询甚至发出支教队员招募邀请,方便了长期支教项目人员的更新与补充。同时平台上可以提供有关支教技能的培训视频,如安全防范知识、常见医护知识、心理调适方法等,提高支教人员的综合能力,也节省一定的培训成本。支教网的构建可以使支教反馈机制更完善,方便支教人员及时跟进并分析支教对象的获得程度,为下次支教提供可参考内容,为长期支教打好基础,也可改善因支教人员替换而造成的支教内容衔接问题,提高了执教的可持续性。

4.4 支教对象拓宽

“智慧支教”模式下的受益对象主要可分为适龄学生、普通村民以及有一定教育基础或创业基础的青壮年村民。针对适龄学生的支教主要采用责任制的支教方式。一般来说,传统的支教方式由于其存在支教时间较短这一局限,对于学生的学习帮助是十分有限的。而针对这种现象采用的长期配对负责制度,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辅导。在针对普通村民的支教方面,可以根据不同村落的实际情况,安排高校、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志愿者开设相应的知识技能培训课程或讲座。同时充分利用本科生和研究生这类在校志愿者,组建团队下乡调研,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了解农民真正需求,以便真真正正地办好农民所需要的“乡村课堂”。而对于有一定教育基础或创业基础的青壮年村民来说,则可以运用高校志愿者支教网络和校友会关系支教网络共同发力,提升村民的再教育水平,帮助其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方面能力,引导其有意识地参与高质量就业或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进行创业,从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增收,实现乡村的产业兴旺、村民的生活富裕。

注释:

①来源于《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通知》财教[2011]590号。

②数据来源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③信息来源于《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猜你喜欢
支教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警惕功利性支教
什么是“好的教育”?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大山深处的“课堂”——支教青年:反倒是我们受到了教育
福建师范大学连续7年支教留守儿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90后”女孩尼泊尔支教:跋涉千里的修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