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视阈下河南粮食仓储业发展的思考

2021-03-11 08:20黄德金
现代食品 2021年1期
关键词:粮仓储粮河南

◎ 黄德金,温 硕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粮食安全,狭义上是指粮食生产安全,而在广义上包括粮食生产安全、粮食仓储安全、粮食流通安全、粮食加工安全以及粮食销售与消费安全等。粮食仓储是粮食流通的重要环节,是粮食离开生产领域尚未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领域短暂停留的中间过程。粮食仓储是保证一个国家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压舱石。如果粮食仓储安全出现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普通国民的正常生活与生产,国家机器也将随之瘫痪。保障我国粮食高质量充足储备,确保粮食在全国范围内的正常供给与流通,是保障当前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正因为如此,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油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升收储调控能力。

1 河南省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地位

(1)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农业基础好,是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之一。其耕地主要位于黄淮海冲积平原、豫北豫西山前平原,晋鲁豫低洼平原,淮南山地丘陵及南阳盆地处[1]。自被确定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以来,河南省发挥区位优势,狠抓粮食生产,致力于粮食产量与质量双提升。在2006 年粮产首次突破千亿斤之后,河南省粮产总体上保持着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2019 年已达到6 695.4 万t(如图1 所示)。

图1 河南省近年来粮食产量情况图

(2)河南积极深化粮食产业链建设,推动粮食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河南省凭借仅仅占全国1/16(约811.22 万hm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 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2019 年为3 741.8 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1/4,且每年外调原粮及其加工品超3 000 万t。特别是河南生产了约占全国1/2的火腿肠、7/10的水饺、3/5 的汤圆、1/3 的方便面,主食产业化率达48%[2],是名副其实的“国之粮仓”,当之无愧的“国人厨房”。

(3)河南自古就是重要的储粮基地和粮食流通枢纽。位于周口市淮阳区的时庄遗址,是距今3 700年至4 000 年的“粮食城邑”,这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粮食集中储备管理的仓城。据《隋书食货志》记载,在隋朝的六大官仓中,仅河南便占其五(兴洛仓、回洛仓、河阳仓、常平仓和黎阳仓)。据《文献通考》记载,洛阳城北含嘉仓储粮量在唐玄宗天宝八年占到了全国储粮的46%,它在稳定唐朝政治统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3]。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现代化交通枢纽。随着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这一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和高速公路于一体的综合交通及运输枢纽的建成,河南更成为国家“北粮南运”、物资集散的重要运输节点。

2 河南粮食仓储业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着力提升粮食仓储业发展水平,如河南国家粮食储备库主要担负中央、省级储备粮以及国家临时储备粮的收储管理任务,建设了铁路专用线与郑州东站接轨,实现了高度机械化,粮食出入库已全部实现“四散”化作业,对河南粮食仓储业发展起到了带动和辐射作用。2013 年以来,全省累计投资61.7 亿元实施“粮安工程”维修改造、仓储智能化升级和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等专项建设,累计新增安全储粮仓容383.4 万t,烘干设施116 台(套),清理、输送设备23 612 台(套),清理、检测设备5 158 台(套),全省粮食仓储设施条件明显改善[4]。但由于基础较差,河南粮食仓储业仍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化水平不高、产业链力量薄弱及监察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1)部分粮食仓储企业的作业现代化程度偏低,新式粮仓建设数量及规模不足。在2015 年面向全省的粮食仓库调研中,纳入统计范围的粮仓可完好容纳粮食共7 184 万t,其中平房仓5 489 万t、立筒仓266 万t、浅圆仓97 万t 及楼房仓1 024 万t,适用于自动化仓储的浅圆仓和立筒仓占比较少,难以适应于机械化装卸及散粮运输需要[5]。

(2)粮食储存效率参差不齐,监察与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普遍存在的农民自储粮现象导致粮损率较高,部分地方粮企存在管理隐患。

(3)行业整体科技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相关操作与维护系统如烟雾检测、机械烘干、智能通风和自动化控温控氧等未普及,粮企中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欠缺。

(4)粮储企业间信息交流不畅,产业链力量薄弱,粮储企业与相关粮食深加工企业间联系、沟通不够紧密,纵深化合作程度不高。

3 河南粮食仓储业发展路径及建议

3.1 推进现代化粮仓建设,提升机械化水平

针对粮食的散货性特点,应将适用于散粮运输和机械化操作的浅圆仓与立筒仓作为粮仓建设和改造的主要方向,将不符合“四散化”要求的粮仓进行翻修与改造,补齐现代化粮仓硬件及技术的短板,为运输环节的集装箱化和散粮运输创造条件(如图2 所示),以保证粮食流通在效率与质量方面的提升。

图2 粮仓(储粮技术)升级方向图

在老旧仓库的升级改造方面,相关主管部门要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与融资支持,将危房、超过使用期限的仓库进行翻修或重建,使其适应现代化粮食仓储要求。应加大对于库内扒谷机、补仓机、传送带和叉车等设备的购置、减少人力操作的比例。同时也要促进相关技术设施的配置,如对仓内智能烘干、烟雾报警设备、机械通风、环流蒸熏及氮气储粮等技术系统加以推广应用,以达到科学化、智能化储粮的目标。

3.2 划清主体责任,加强考核与监察力度

要夯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强化省、市、县一把手负责制,在落实粮食生产责任的同时,将粮食仓储及相关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身上。要将相关干部的业绩考核、职位晋升等与粮食安全管理状况挂钩,建立压力传导机制,压紧压实省内各地各级涉粮官员的粮食安全责任。应进一步完善涉粮官员的任免、考核与监督机制,做到规范化、透明化,绝不给任人唯亲与暗箱操作可乘之机。在监督、审计方面,应完善相关监察体系与审计标准,建立起严格的问责机制,定期开展粮食数量和质量大排查,每年对粮仓运营成果进行考察与验收,并建立一定的奖惩措施。加强涉粮官员贪腐问题的惩治力度,做到严排查、零容忍,用严格的监管机制使“粮仓硕鼠”无生存空间。

3.3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强化职业与道德培训

高质量、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粮食仓储业发展的保障。要进一步引导粮食仓储企业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共建专业、定向培养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赢。可引导粮食主管部门、骨干粮企与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院校深化研究型人才培养,与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合作设立“管培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要建立“引智工程”,不断提升粮食仓储企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给予外部优秀人才良好的薪资待遇和晋升渠道,吸引并留住行业高级人才。要重视粮企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岗位练兵,确保现有员工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提升先进设备、技术的使用效率。要加强消防知识与安全技能培训,提升应急与消防能力,深化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筑牢粮食安全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观、义利观。

3.4 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粮食 云仓 建设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河南深入贯彻“藏粮于技”战略提供了有利契机,加速推进粮食“云仓”建设,成为粮食仓储业发展的必备选项。要提升粮食仓储行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加强粮仓内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打造“智慧粮仓”。要利用5G 技术的发展趋势,加速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实现对于仓内粮情的全面监控、信息实时上传、业务回顾追溯及远程调度指挥,减少粮食储运环节隐患。要建立智能化出入库作业系统,通过引入RFID、EDI 等来确保信息的直接采集与统计,从而提高出入库效率,从根源上消除“人情粮”“转圈粮”出现的可能性。

3.5 激发市场活力,整合粮食产业链

应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粮食仓储行业改革,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要建立健全粮食仓储行业的投资融资机制,完善农民粮食的收储制度,扫清粮食仓储行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积极推动河南省内优质粮食仓储资源的整合与集聚,提升农户安全感以减少家庭储粮比例,解决农家“地趴粮”和粮食在储运环节中的浪费问题。同时,应改善粮食企业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的状态,鼓励粮食仓储企业拓宽相关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如进一步引导省内思念、三全、南街村等副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与上游农户、仓储企业展开合作,协调配置各环节资源,形成集粮食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提升粮食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粮仓储粮河南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粮仓
出彩河南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粮仓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国内首座球形粮仓储粮效果及特性
树懒的粮仓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