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五横切面检查法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

2021-03-13 13:35梁伟利曹红星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2期
关键词:室间隔右心室预测值

梁伟利,曹红星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超声科,河南 济源 459000)

产前超声是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筛查方式、切面选择等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1]。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和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是目前公认的敏感性较好的三大切面,但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依旧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2]。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三血管切面和腹部横切面进行连续扫描,分析了胎儿五横切面检查应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 年1 月1 日至2018 年1 月1 日在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并分娩的11541 例孕妇。其中,年龄21~42 岁,平均(26.9±3.6)岁;产前筛查时孕周16~36 周,平均(22.9±2.3)周;初产妇9938 例,经产妇1 603例。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孕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检查方法

使用美国GE 公司V730 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5 MHz)或荷兰飞利浦公司IE elite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 MHz)。孕妇取仰卧位,使用超声诊断仪放大功能使胎儿心脏大小占屏幕约1/2。五横切面检查包括:①腹部横切面,观察胎儿脊柱、肝脏、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位置及其相互间关系;②四腔心切面,观察胎儿房室间隔连续性、房室腔大小及结构、卵圆孔及卵圆瓣情况、房室瓣活动情况等;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观察胎儿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情况;④右心室流出道切面,观察胎儿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情况;⑤三血管切面,观察肺动脉、主动脉和上腔静脉三血管的位置、排列顺序及关系、内径大小和血流情况。检查时间平均约为15~30 min,若检查过程中切面显示不清晰,则改变孕妇体位直到获得满意图像。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统计产前、产后检查的各类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锥干畸形、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等)的筛查情况。以胎儿的尸检报告、产后手术结果或超声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胎儿五横切面检查应用于产前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1.4 统计方法

①敏感性=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②特异性=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③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 ×100%。④阴性预测值=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

2 结果

2.1 五横切面检查法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情况

11 541 例孕妇中,1 119 例(9.70%)失访,10 422 例(90.30%)有完整资料者纳入研究。10 422例孕妇中,经五横切面检查法检出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者109 例,检出率为1.05%(109/10 422)。

2.2 诊断结果不一致病例情况

五横切面检查法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109 例孕妇中,24 例选择终止妊娠,9 例新生儿出生后死亡,33 例均行尸检,其中3 例尸检结果与产前检查不一致。其余76 例新生儿正常生产后,34 例接受了手术治疗,42 例接受超声检查随访至1 岁,其中4 例产后检查结果与产前不一致。见表1。

表1 五横切面检查法与金标准诊断结果不一致病例情况

2.3 五横切面检查法检查结果及其准确率情况

10 422 例孕妇中,109 例检出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0 313 例孕妇未检出。10 313 例孕妇中,431 例新生儿死亡并接受尸检,其余新生儿均接受超声检查随访至1 岁。10 313 例孕妇中,13 例产后检查诊断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包括5 例室间隔缺损,3 例瓣膜畸形,2 例法洛四联症,1 例主动脉瓣狭窄,1 例左心发育不良,1 例单心室。五横切面检查法诊断准确性为99.81%。见表2。

2.4 五横切面检查法诊断效能情况

五横切面检查法诊断敏感性为88.60%(101/114),特异性为99.92%(10 300/10 308),阳性预测值为92.66%(101/109),阴性预测值为99.87%(10 300/10 313)。见表3。

表2 10422 例孕妇五横切面检查法诊断情况

表3 五横切面检查法诊断效能情况

3 讨论

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虽然无法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上做达到100%,但仍是该病的首选筛查手段。随着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方法逐渐由二维、三维发展至实时三维水平。而在超声检查过程中,不同切面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具有不同作用,因此采用多切面联合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3]。

有文献报道显示,单纯四腔心切面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敏感性为60.3%,准确性为39.0%,而在联合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后虽然敏感性和准确性上升至65.5%、57.0%,但仍处在较低水平,对于复杂性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效果并不理想[4]。而在本研究中,采用五横切面检查法诊断的准确性为99.81%,敏感性为88.60%,特异性为99.92%。由此可见,五横切面检查法的敏感性、准确性要高于常规的三大切面检查。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五横切面检查法的阳性预测值为92.66%,阴性预测值为99.87%。阳性预测值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代表筛检诊断为有病的患者中,真正有病的患者所占比例,其值越高则误诊率越低;阴性预测值则代表筛检诊断为无病者中,真正无病者所占比例,其值越高则漏诊率越低[5-6]。

本研究109 例孕妇中,共有7 例引产儿/新生儿与金标准诊断结果不一致,其中2 例诊断为右心室双出口,而金标准则显示为大动脉转位;1 例诊断为永存动脉干,而金标准显示为法洛四联症;1 例诊断为大动脉转位,而金标准显示为右心室双出口;1 例诊断为法洛四联症,而金标准显示为右心室双出口;2 例诊断为室间隔缺损,而金标准诊断正常。此外10 313 例五横切面检查法诊断为阴性的孕妇,13 例产后检查诊断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包括5 例室间隔缺损,3 例瓣膜畸形,2 例法洛四联症,1 例主动脉瓣狭窄,1 例左心发育不良,1 例单心室。对于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和室间隔缺损,由于肺动脉位于室间隔之上,右心室双出口和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所示较为相似,因此在临床鉴别诊断时通常将肺动脉横跨室间隔≥75%,室间隔缺损作为诊断标准[7]。对于永存动脉干,三血管切面仅能够显示上腔静脉及一条动脉,因此在左心、右室流出道切面因多方位检查是否只有一条大血管与心室相连。对于法洛四联症,由于其与右心室双出口病理改变较为相似,很难进行鉴别诊断,因此需要进行多次、定期的检查,并由心底流出道切面对两条大动脉的走向及关系进行观察[8]。

综上所述,胎儿五横切面检查法应用于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较高,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室间隔右心室预测值
心室短轴切面对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诊断的应用价值
左束支起搏术中经传送鞘贴近室间隔造影发现并发症二例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表现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肥厚型心肌病不同肥厚部位的心电图表现及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分期手术治疗婴幼儿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效果分析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右心功能如何进行超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