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改善婴幼儿重症肺炎潮气呼吸肺功能效果观察

2021-03-13 13:35赵敬芬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2期
关键词:肝素盐酸支气管

赵敬芬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河南省 安阳市 455000)

因发育程度差异,婴幼儿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且弹性较差,黏膜柔软且血管丰富,加之免疫能力尚处于较弱状态,在发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后有发展为肺炎的风险;肺部感染后气道内必定会形成较多的分泌物,患儿气管内绒毛难以推动黏稠的分泌物,以及自主咳嗽能力较弱,久而久之堵塞呼吸道,刺激机体炎性因子大量激活致使炎症反应调控失常,患儿肺功能受损,病情进一步加重形成重症肺炎[1]。积极改善重症肺炎患儿肺功能是疾病控制的重要目标,盐酸氨溴索是常见的止咳化痰药物,有学者[2]认为在该类患者的治疗中辅助应用低分子肝素可提高疗效。本文旨在探讨低分子肝素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后对潮气呼吸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2 月至2020 年3 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0 例重症肺炎患儿以分段随机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70 例。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如下:①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对于婴幼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3];②对实验用药耐受良好;③年龄小于12 岁。排除标准:①合并肺结核、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②免疫缺陷性疾病、凝血系统疾病;③先天支气管发育异常或肺发育不全;④其他类型肺部感染。观察组中男40 例,女30 例;年龄4 个月~9 岁,平均(5.6±1.0)岁;病程2~21 d,平均(8.9±1.1)d。对照组中男43 例,女27 例,年龄5 个月~8 岁,平均(6.0±1.4)岁;病程3~19 d,平均(9.0±1.5)d。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选的140 例患儿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氨溴索30 mg+0.9%生理盐水5 mL 混匀,单次雾化时间为10 min,1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日总剂量1 mg/kg,分4 次完成注射,用药2 d 后评估病情,若病情好转则每日总剂量减半,注射次数不变。两组患儿治疗时间均为1 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有效性评价:患儿相关症状、体征在疗程结束后2 d 内显著改善,且1 周后胸片复查结果显示正常者为显效;症状、体征明显缓解时间在疗程结束后5 d 内为有效;在5 d 内症状、体征未出现改善或加重,同时胸片复查提示肺部阴影未见缩小吸收,病程累及超过10 d 为无效,总有效性=(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应用肺功能仪进行潮气呼吸功能检查,按照操作流程完成检测,本次选入的功能指标为呼吸频率(RR)、潮气量(TV)、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呼气峰值流速(PEF)、呼吸气中期流速比(TEF50%/TIF5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均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治疗有效性属于二分类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数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后组间各数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性比较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4,P=0.047)。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性比较 (n=70)

2.2 两组潮气呼吸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干预前,两组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出现改善,RR、PEF 均低于治疗前,TV、Ti/Te、TPTEF/Te、VPTEF/Ve、TEF50%/TIF50%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以上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潮气呼吸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n=70,)

表2 两组潮气呼吸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n=7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重症肺炎患儿肺组织出现病原体入侵及炎性反应后可产生一系列的炎症改变,肺泡内渗出物逐渐增多且透过肺泡壁向周围蔓延,感染进一步扩散,支气管部分或全部阻塞后发生肺水肿或肺不张,病情进展迅速且隐匿,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因此有效清除患儿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对病情控制有重要的积极意义[4]。盐酸氨溴索是呼吸内科较为常用的祛痰药,制剂种类多,其中注射液制剂既可静脉用药又可雾化吸入式用药,为临床使用提供了多样选择性,盐酸氨溴索能够加快呼吸道内分泌物溶解进程,减少粘稠分泌物及粘液在气道、支气管内滞留时间;能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进一步润滑呼吸道、促进呼吸道内纤毛运动强度,加速痰液的排出[5]。同时呼吸道内黏膜上活性物质的增加能起到保护呼吸道的作用,从而降低痰液粘滞度,促进痰液咳出,能将痰液中呈酸性的粘多糖纤维进行裂解,抑制粘多糖对支气管腺体、杯状细胞的合成作用,肺泡、支气管、气管黏膜腺体中的粘液细胞经受刺激后分泌小分子粘蛋白,此类粘蛋白粘滞性较低,对痰液的粘稠度、粘痰的形成等均有抑制效果[6];加之,氨溴索对支气管的皮纤毛排送能力、运动频率有极高的提高能力,能减少纤毛、粘液之间的吸附、黏合,利于痰液的排泄,进而能有效的协助患者排除痰液,避免因痰液长时间积存于肺、支气管内导致的肺内感染及感染后难愈性,改善呼吸状态与缺氧状态,减轻肺组织的炎性刺激。

随着临床对重症肺炎及自由基的持续深入研究,认为两者间存在一定关联[7],重症肺炎患儿存在氧自由基清除、产生动态平衡失调,氧自由基生成增加且超过机体清除能力,剩余氧自由基将生物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导致其结构及功能破坏,作用于肺内细胞则进一步加重肺功能的损伤,肺脏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8],因此控制体内氧自由基水平对病情控制及改善是有益的。低分子肝素是传统的抗凝剂,除强大的抗血栓功效外还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超氧化物歧化酶,提高机体的抗氧化防御机制,减轻氧自由基对肺细胞、细胞膜结构的损伤[9-10],进而减轻肺生理功能的损害。同时,低分子肝素刺激纤溶酶激活物的释放,调整已发生损伤的肺脏血管局部凝血因子分布状态,阻碍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微循环[11],进而利于血管通透性的维持及肺的供血供氧。

本研究利用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的改变评价治疗方案的优劣,潮气呼吸肺功能测量前后无需患儿特殊配合,能无创、安全、有效的评价呼吸功能。两组潮气呼吸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显示对照组经氨溴索治疗后呼吸功能发生改善,但组间比较结果提示观察组患儿支气管、气管阻塞情况明显改善,肺功能逐渐好转。两组治疗有效性比较结果提示观察组治疗有效性优于对照组,说明在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基础上辅助应用低分子肝素能减轻肺组织炎性反应,保护患儿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盐酸氨溴索联合用药是可行的,能改善潮气呼吸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肝素盐酸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