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2021-03-14 21:17吴雯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德育

摘 要:本文意在探讨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措施。通过分析小学德育开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小学德育过程中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决小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其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德育 心理健康 融合措施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3.053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可以合理调解与控制自身行为,提高承压能力及抗挫折能力。德育可以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舒缓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继而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

小学生需要面临“小升初”这一关,给学生造成了极大困扰,造成学生学习时存在较大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全身心地进行学习。德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轻松愉快的德育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调节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形成乐观的情绪,主动积极地应对压力。

比如,德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校园艺术活动,使得情绪放松,感受德育中蕴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这样,学生后期学习时可以保持轻松的心情,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德育可以一定程度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不同风格的德育让学生产生不同的心情。良好的德育可以让学生主动展示自我。

比如,德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合唱,利用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加深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合唱让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也可以正确看待自己的价值,获得较高的心理成就感,提高学生德育的效果。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小学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思想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降低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可能。德育风格呈现多样化,小学生通过学习与欣赏,丰富内心情感,也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感受德育中描绘的场景,感受世界的美好。

比如,在进行相关德育活动时,通过《歌唱祖国》等歌曲的鉴赏,感受其中蕴含的浓浓爱国情怀,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措施

1.主动融入课堂教学

教师需要针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在现有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理念的指导和推动下,明确教学目标,针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同时对教学结构进行全面优化,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发展需求设计出一套科学、简洁、系统且高效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师一定要勇于改革,在创新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更多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逆向思维以及换位思考等形式,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小学生文化素养暂未成形,同时学生对于古诗词结构和历史背景等的理解有限。如此状态下,单纯依靠教师的文字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效果有限。教师可以结合文章情境,采用故事演绎的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理解。教师可以将古诗词的内容编写为剧本,组织学生进行排练表演,同时按照剧本中描绘的内容,动手制作画面,通过具体演绎,加深理解。此外,在角色扮演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与诗词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典故,作为知识补充,实现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开展必要的心理辅导

在小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参与,目的不是解决个案心理危机,而是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需要准确定位心理咨询师的职能,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咨询细则。细则也要符合国情,满足实际生活,考虑心理咨询师的实际。实践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掌握专业知识与技术,预判疑似问题学生的疑似障碍,判断学生的疑似心理疾病,是否需要转介治疗。这种做法满足相关条款要求,需要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了解,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方便后续咨询与转介开展。

基于小学生心理咨询的知情同意原则,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活动,心理咨询教师根据普查数据,筛选出问题学生,并与其进行交谈,建立和完善问题学生的心理档案。同时加强心理咨询辅导的功能,将医学教育和医疗保健融入学校心理咨询活动中,做到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和医学健康教育档案相结合,实施双档案模式,并对心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3.开展网络德育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互联网科技搜索资料,获取资源,帮助学生开展立德树人形式的德育。在整个教学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利用通讯软件建立班级消息圈,以聊天讨论群的形式向学生推送、传达一些最新的社会实事、新闻热点以及班级活动等,提升学生讨论的积极性,通过交流和沟通,为学生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以及个人的思辨能力,最终树立正确的“三观”。

比如,教师可以在每天休息的时间在班级聊天群推送一些符合当前学生学习范围和认知水平的熱点新闻、名人访谈或者体育事件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群内氛围,在大家激烈的讨论中,为其渗透德育理念和正确的“三观”,同时启发、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很多教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群内氛围冷清、学生积极性不高、缺乏热情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两点:一是学生没有养成看群消息的良好习惯。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同学分享自己每天看到的好书、好文章等,帮助学生养成看群消息的良好习惯。二是群里氛围过于压抑。进入其中,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轻松,反而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监视,导致学生对其避之不及。针对该问题,主要问题在于教师,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尊重学生,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

4.通过社会活动进行心理疏导

当前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受父母溺爱,因此导致性格霸道、张扬,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而且不善于与人交流和分享,心理素质差,缺乏独立、自信,对父母亲人过度依赖。对此,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其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献爱心、植树活动、义务劳动等,可以将学生几人分为一组,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工作。同时教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每周放学回家后,还可以适当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体会自食其力的基礎上,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如此,通过实践参与,帮助学生学会分享、与人交往以及回报父母等优良品质,促进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小学教师的主要工作不仅是对班级事务进行管理,同时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引导,因此教师首先要和学生成为一对知心好友,能对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提供及时有效的咨询和帮助,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健康成长。因此,小学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确保两者的顺利沟通,比如经常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者利用微信、QQ、微博、MSN、电话等,针对学生的疑惑提供合理的解决措施以及宣泄方法,避免长时间的困扰导致学生精神压抑、情绪低落。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

总之,小学德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着手点,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增加德育的趣味性,大幅度提升德育的质量。教师也可以主动研究与心理教育相关的内容,借助合适的心理教育手法,提升教学质量,主动推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解薇红《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之道分析》,《求学》2021年第11期。

[2] 武占全《试论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考试与评价》2021年第1期。

[3] 李华、刘艳艳《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的融合思考》,《知识文库》2020年第14期。

[4] 周其鸿《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教学的融合思考》,《当代家庭教育》2020年第17期。

〔吴雯,1992年生,江苏昆山人,江苏大学汉语言文学(涉外高级文秘)专业本科生〕

3469501908246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