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容利剑空生锈

2021-03-14 12:41林永芳
清风 2021年21期
关键词:党纪国法剑锋利剑

林永芳

唐代韩愈有首诗,名为《利剑》:“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故人念我寡徒侣,持用赠我比知音。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使我心腐剑锋折。决云中断开青天,噫!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

古人以利剑来喻指降妖伏魔、与邪恶作斗争的利器。这把利器,既可以是来自内心、自我约束的“自律”之剑,也可以是来自外界的“他律”之剑。韩愈在诗中第一句就说,我佩挂银光闪闪的宝剑,是为了提醒自己要像剑一样纯洁和光明,不能存任何杂念。可他转而又叹息,不能用剑来刺杀奸佞小人,真让我怨愤盈怀,空将剑锋折断;如能斩断空中的浓云,劈开密雾,使青天显现,我情愿与剑一道功成身退,归于黄泉。

显然,韩愈笔下这把“利剑”,更多地是指他自己内心的自省自警自励,是一把道德之剑。可古今中外无数经验教训证明,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即使价值观相同,自制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要做到“拒腐蚀,永不沾”,要确保政治生态长期保持风清气正,光靠道德、光靠自律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强有力的外在监督机制。

而巡视巡察,就是这样一把法纪之剑、监督之剑。这些年来,它战功赫赫,威名远扬,令心存侥幸者闻之色变,颇有韩愈诗中那种“决云中断开青天”(斩断浓云,劈开密雾,使青天显现)的态势。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让它功成身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呢?那就得看你对人性的了解有多深。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大元在《中国宪法学二十八讲》课堂上询问听课的学生:“假如你是总统,你最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是什么?”现场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不得要领,以至韩教授不得不反复提醒,要从法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有个网友说出了大实话,估计也是无数人心中最真实而又不敢说出口的话:扪心自问,假如我是总统,我“最想做”的事,当然就是任凭手中的权力如野马般脱缰疾驰啦!包括满足自己无止境的“名”“利”两方面欲望。对“名”的狂热,使我滥权、任性、拍脑袋决策;对“利”的追逐,让我贪腐。我之所以“不敢做”,那是因为,有党纪国法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我头顶呢。

是啊!人之初,既不是简单的“性本善”,也不是简单的“性本恶”;事实上,人性都是“天使”和“魔鬼”的复合体。人性中“天使”与“魔鬼”几乎无时不在交战,谁胜谁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环境到底更适合“令行禁止”还是更适合“欲望泛滥”。

阿克顿在《自由与权力》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常被引用的规律: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地导致腐败(All 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他显然深切明了,人心中的欲望之魔一旦没有了制约就一定会泛滥成灾。回头再看韩愈那句诗,“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一语恰恰告诉我们,真正明智的人都深谙人性规律,愿意借外界监督之力来时刻警醒自己朝夕惕厉,三省己身,借助“利剑”之光,让自己心无邪念。

写到这里,网页弹出一则新闻:“天津通报4起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典型问题:侵占拆迁补偿款、虚报冒领惠农补贴……”而类似新闻绝非只有这么一两例,不断提醒我们:人性中“魔”的一面,正在等着你“心腐剑锋折”,它才好决堤而出,大显身手呢!

是的,再厉害的剑,不用也会生锈。无数事实证明,老虎不发威,人家就是会把你当病猫。而巡视巡察与贪、渎、庸、懒之间,党纪国法与人性弱点之间,就是“魔”与“道”的拉锯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此消彼长,永远在路上。哪一方先停下来,这一方就败了。恰似“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利劍既已擦亮,便须常试剑锋,勤修剑术,以使震慑常在,岂容它闲置匣中空生锈!

3901501908214

猜你喜欢
党纪国法剑锋利剑
百年富春:四季宴魁春晖飨
蛼螯烧卖
基于FPGA的工业TSN融合网关设计
芦 苇
贪官六靠
2019年高考英语模拟试题(三)
冰岛的夏天没蚊子?
有我在,平安在
利剑能否终止美股十年牛市
培育让诬告无处遁形的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