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党章中法治内涵的现实意义

2021-03-14 12:41唐炎焱
清风 2021年21期
关键词:治党党章法规

唐炎焱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便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它作为党的根本性法规,并适时修订,从而在党内根植了依规治党的法治基因。党的十九大对党章进行了部分修改,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的适当修改。

本次修改后,党章中一共包含了以下八个和“法”有关的内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民主法治;建设人民军队离不开依法治军;我党作为执政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学习法律知识是党员的义务,党员必须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党的基层组织要组织党员学习法律知识,必须监督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

党章作为立党、管党、治党的总章程,融入法治内涵,明确我们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党章中的法治内涵,对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中国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具有现实意义。

有利于指导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与之并列的是必须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只有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才能实现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党内法规体系的健全是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组织等行为法治化的体现。党内的法治化,有利于党内各种关系理性化、规则化和程序化。

可见,党内法规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与国家法律共同构成我党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重器,二者缺一不可,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才能一体推进,共同构成法治中国的“双驱”结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领导活动必然会对国家机构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除了宪法和法律,党的领导和执政活动还依据了许多党内法规,党内法规中约有35%是用于规范党的领导和执政活动的。因此必须加强党内法规的建设,这不仅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更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要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首先,就要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必须以党章为基础制定党内其余任何法规和党内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与党章相违背或相抵触。其次,建设高效的党内法规实施体系,党员和党组织的行为能得到约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党内法规不能维护党的权威,对党的建设也不能提供保障作用。再者,建设有力的党内法规保障体系。只有得到了各方面的保证,党内法规才能真正贯彻落实。最后,建设严密的党内法规监督体系。新黨章在总纲中加入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就是要坚持依规治党,强化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总体部署,以“宪法为上、党章为本”为基本原则,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全、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内法规的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有利于指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只有各方面制度不断科学和完善,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不断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灵活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其核心是推进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最重要的举措便是对党的权力进行管理和制约。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层次多、领域广的特点,主体部分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制度体系。制度的完善只要不断符合人民的意愿和愿望、符合国家治理的规律和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就能使党在行使公权力时更加科学与规范。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行使国家公权力,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果不加以科学管理,势必导致权力懈怠、滥用以及腐败,难以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只有把国家各项工作步入法治的轨道,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不断向前推进。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公正司法、带头守法,运用法治思维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创新,运用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

有利于指导法治中国建设和实现中国梦

当今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发达主要靠的是两个法宝:一是市场经济,二是法治。要实现民族复兴,同时需要市场经济与法治这两个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中国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有力保障。由此可见,法治中国纳入中国梦的宏大篇章是极其必要的。法治中国与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等元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法治中国的建设,本质上就是法治强国的建设,只有实现了法治强国,中国才有可能从一个大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法治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必要保障和具体行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的复归,而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获得更新和不断发展。法治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法治中国就是建构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国梦。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全党努力践行新党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中国的建设目标一定会实现。

(作者系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3205501908261

猜你喜欢
治党党章法规
爷爷是个“党章迷”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制度治党,让“沉疴毒瘤”无处藏身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生成逻辑与推进思路
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修改党章确立“行动指南”?
党章的历次重大修改
研讨话题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否严过了头
六个关键词助你领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理论热词·尊崇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