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薄弱的中国传统哲学范式对古典审美标准的影响

2021-03-15 04:58杨岚
美与时代·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国哲学本体论认识论

摘  要:中国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根基比较薄弱,宇宙观的大坐标系不够明确,造成历史观的时间维度和社会观的空间维度局限,缺失悬置的理想目标,文化就缺乏反思批判的参照系,升华革新动力不足。科学真理的追求和艺术创世的勇气均受牵制,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和民族精神支柱的力度不够。影响到审美标准,重中和自然素朴清逸之美,热衷于抒情言志传神写意。中国哲学范式的另一特征就是认识论视野狭窄和价值观偏狭,世俗理性实用理性上位。政治伦理标准成为审美准绳,会严重钳制艺术和美学发育。高科技时代中国哲学打破传统范式,形成外在宇宙和内在宇宙贯通的、无限时空中的多维多向的本体界,成为构筑高科技时代新人文美学的重要基础,当代审美标准也随之走向开放多元。

关键词:中国哲学;审美标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

在西方学科体系中,美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是鲍姆嘉通所创立的与理性学对应的“感性学”,是康德所总结的人类精神发展知情意三向度中的情感向度的延伸,重点研究主观世界的客观规律和表现形式。在现代西方哲学和美学发展中,科学主义美学与人文主义美学交织并行,美学的认识论视角始终是重点,从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再到直觉情感,无不在真理与价值的交互关系中展开。而在中国文化系统中,美学是从艺术品评中升华的艺术理论,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情趣兴味,是与伦理教化、性情陶冶配合的“文以载道”,始终把审美的社会功能放在首位。中西美学在学术趣味和社会效用上有重大区别。研究中西美学差异的著作已经相当丰富,本文主要谈中国哲学独特范式对中华民族审美标准的深刻影响。

一、本体论基础薄弱的传统哲学

范式与崇尚混沌自然的本土审美标准

本体是本源、前提、始基,整体、大全、根底、本质,也指外在于人类的自然,或文化系统依存的环境。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本体即外在于人的实体界,是“存在的存在”。在康德看来,本体界与现象界对立,是不可知的自在物。这个超越性的存在是哲学思考的起点,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源头,超越个体和历史经验,使其成为至上性普遍价值的依据,因而也可成为审美标准的先验根基。毕竟人类也是自然环节之一环,价值也是意识进化的产物。

本体论是哲学的根本。没有本体论的哲学只是人生感喟和历史经验总结,缺失自然规律的普适性和确定性。

早期本体论集中在自然哲学,中期本体论是认识论视域中的外在世界,现代本体论是语言分析中(概念论)的存在依据。当代本体论泛化,可指外在于人的活动中的主观精神的一切客观实存,精神客观化外化也可构成本体。如生命本体论、人类本体论、艺术本体论、文学本体论、情感本体论等等提法。

按西方哲学的标准来看,中国有没有哲学都是个问题。这当然是一种文化偏见。中国有哲学,只不过研究重心和表述方式与西方哲学不一样,更偏向人生哲学、历史哲学、文化哲学,表述更感性化,呈经验形态。西方哲学要件如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历史观、实践论等等,在中国有对应说法和繁多的思想材料,却少有鸿篇巨制的哲学体系,其中本体论认识论尤为薄弱,价值观也偏于实际实用。这是中国农耕文明早熟促成人类自我意识早熟而孱弱,缺失对自然的必要敬畏又缺少认知改造和挑战自然的勇气,早早滑入天人合一、天顺人愿的主观主义温柔阵,这就容易成就伦理艺术,放逐宗教科学。

当然我们也可说这是中国特色的哲学。中国哲学不以至真至善至美至完满或全知全能的理想范式引领,而是直接进入现实生存智慧,由历史推知未来,由道德引领政治,人生哲学较发达。中国哲学格局由近及远,见微知著,切近现实,却缺乏一些高屋建瓴之气度和宏阔视野。外来的印度宗教拓展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精神视野,也注入了思辨逻辑,对中国哲学影响很深,而在潜意识层面,中国民间的审美观念依然是本土特色的,明显偏向世俗的感性的平和淡泊。

中国先秦百家争鸣拓开思维多种走向,经史子集中有丰富的思想元素,但过分贴紧现实政治需求及伦理教化功能,少了些理论理性的超越。从整体上看,中国文化系统中的哲学显性元素较贫乏,比如抽象思维不发达,理性思考和逻辑推演缺乏,概念范畴不明晰,理论体系罕见,名言警句多而系统论证少,人生智慧泛滥而理性思辨薄弱。但中国确也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形式,以诗性语言传达诗性智慧,亦可体察自然、建构社会、感悟人生、梳理历史、磨砺技能、修养心性、审美生存。中庸实用的价值观和安乐顺应的人生观,使中国人的真善美观念牢牢绑定日常生活,如同不脱线的风筝,玩味的是把握的功夫,融通千古情怀,艺术与生活一体化,哲学与美学杂糅并存。中国哲学范式导致本土美学标准有鲜明特色,尤其是《易传》生命哲学和道家哲学,对中国古典美学与艺术影响至深,呈现出早熟文明特有的既堅持人文中心视角又保有回归自然冲动的天真情怀。

尚平和之美。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根基薄弱,究天人之际,有无之辨,对本体本源往往一语带过,形成混沌自然观,对自然不加深究,“子不语怪力乱神”,士不尚清谈玄学,自然哲学的探究不够深入,直入人间,由道论德,因理论政。宇宙观的大坐标系未建立,历史观的时间维度和社会观的空间维度就很局限,往往过于短视功利。又因中国农耕文明早熟,内陆生存稳定,顺天承命,亲和自然,乐享人生,宗教文化早早淡化,缺乏超越人类局限性的理想维度,如理想的人(神)、理想的社会(天堂),想象空间被世俗理性限定,没有高高在上的悬置理想目标,文化就缺乏反思批判的参照系,缺乏向上升华和革故维新的动力。恒定静谧平和之美,在各艺术类型中均是追求的极致。

尚阴柔之美。《周易》生命哲学是中国哲学源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传-系辞》),这个宇宙生成论、认识模型论,直通历史规律论和社会实践论,就是中国哲学范式的基础。《周易》的“生生之谓易”、“阴阳和合化生万物”的生命哲学,奠定中国艺术注重生机活力,元气淋漓之美的基础,也是中国美学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极风格相互依存转化的发端,并且,阴的性质下沉,故处上,阳的性质上升,故处下,天地反覆为泰,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为吉,在美学标准上表现为,以阴柔之美为上。

尚自然朴素之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哲学的道德道理道气道行贯通,构成中国哲学的体系论和有机辩证法。老庄哲学气质与艺术气质息息相通,以虽自人工宛出天然为至美。正因无中生有,混沌为全,德充则可忘形,中国美学讲究源头活水、相反相成,推崇模糊含蓄天真素淡之美,“朴素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受道家思想影响,中国文人艺术崇朴尚拙贵野爱奇,表现出美学标准的多元开放。道家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对当代艺术也有深刻启示。

二、中式自然观与农耕

民族审美情趣的对应关系

哲学中的本体论与常识中的自然观息息相通。人类经验和常识中的自然观,是世界观的基础,也是哲学本体论的思维起点。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区域的人们的自然观念和生产方式,普遍的自然观念决定其本体论的样态,生产方式奠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其管理模式和精神观念。价值观架构在世界观基础之上,真善美的终极价值及价值序列排列均与此相关,中式自然观对中国人的审美观的影响深入到了潜意识层面。

中国人的自然观是以人和周边环境为中心展开的,是农人眼中的宏观的有机的活自然,并不习惯解剖分析自然,去论证万物构成的原子论或总结规律析出方法论,只是整体观察万物运行,自然哲学自然科学在中国往往浅尝辄止,搁置不论。这种对自然的态度,也影响到艺术,虔诚摹仿和深究客观自然的耐性不足,却热衷于抒情言志传神写意,探索主观世界,寻找自然山水花鸟与人类情怀节操的形式对应关系。在中国诗画一体,诗情画意,终是关乎人心。没有纯粹的本体界、实体界、外在自然界,纯写实的客观艺术便不被高评,现实主义风格的艺术作品往往因凝滞、执着、匠气而被贬抑。

中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对于生态美学倒是强有力的支撑。自然至美、自然全美,自然共美,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与自然合一,这在中国人看来天经地义,前现代的传统自然观念与后现代的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理念一拍即合。中国绘畫对山水花鸟的细致观察和精彩表现、中国音乐对天籁之音的采撷凸显,中国书法的取象造型,中国诗词的借景抒情,中国人对隐逸山林、田园梦境的执迷,到处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毫无保留的礼赞,折射出农耕民族对自然万物的款款深情。

夏朝就已成熟的历法,自然节气和植物动物的生长活动规律有序展开,成为中国人观察世界的基本坐标。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生克论,以及由此构建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中医理论和五德终始说的历史循环论,构成了中国人早熟的诗意盎然的世界观。在那个时代,这是相当先进的精致的世界观,自洽圆融,本身就是诗性智慧诗性宇宙,极有审美价值。但其完备性也使其封闭固化,阻断了进步路径,成为文化保守主义的思维窠臼。过度崇尚自然素朴原初混沌之美,恍兮惚兮中陷入一潭死水的静定循环,顾影自怜中忘却了成长和完善,也是一种悲剧。

整体看来,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尺度不明,围绕人展开的环境观在有限时空和功利需求中降低了哲学思考的深度广度和高度,理论指导现实实践的社会责任感制约了其开阔视野和超越气质。少了对客观规律和浩瀚宇宙的敬畏,容易把人间尺度神圣化,科学真理的追求和艺术创世的勇气均受牵制,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和民族精神支柱的力度不足。如鼓盆而歌御风而行的庄子,也不免明哲保身与世浮沉的犬儒气息。写出《天问》《九歌》的屈原终因不为世俗所理解及君王重用而自艾自怜,愤然自尽。魏晋玄学清谈中风神卓越的风流名士也在焚琴煮鹤的时代狂流中悲歌长叹退避不及。以道家精神支撑的潇洒的李白会“但愿长醉不愿醒”,借力佛家思想的豪迈的东坡,只能“何妨吟啸且徐行”,而忧国忧民的杜甫更是悲喜随时易。无论是发愤著书还是与民同乐,中国艺术家的精神天地始终不离世俗生活。西方那种在宗教文化中熏染出的俯视人间的精神高度,那种与上帝同工的创造世界的艺术冲动,那种刺刀压颈也要写完公式,上火刑柱也要发布日心说的科学勇气,那种不顾时代变迁政治风云变幻而坚持传承营建的艺术殿堂,(如建于西元1136年历经三百年建成的英国的格拉斯哥教堂,和始建于1882年目前仍未完工的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在宗教衰落之后依然能以艺术丰碑的面目和姿态屹立于世),那种艺术傲然美学标准独立的气度,是脱离人的主观意志的本体论和超出人的认知范围的实体界奠定的,信仰之跃和美学之自由境界,有着内在的联系。中国艺术的社会责任感或者置身事外的淡然,其实均是立足现实的庸常姿态。

三、认识论视角薄弱和价值观

偏狭所引发的理论停滞和审美功利性

中国传统哲学范式的另一特征就是一定程度的认识论视角的薄弱和价值观偏狭。历史观也易放大个体作用,忽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缺少对宇宙自然的真诚敬畏,会倾向于以人意曲解自然,而非以自然规律延伸到历史领域。

自然是认知的重要对象,真理的客观性基于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哲学范式中本体论薄弱,自然搁置,也会影响到认识论的发育,对客体的研究难以走得很远。真理底气不足,价值观也因缺乏自然大坐标而易偏于主观臆断。

中式认识论往往强调知识的工具功能,而武断划定认知范围,非实际的领域即为玄学清谈,不能清晰把握的即是荒诞不经,比如鄙夷杞人忧天,反对清谈误国,阻碍宗教传播,认知对象严格局限于实用领域,强调文以载道,限定艺术超越性。认知主体则严格限定上层,坚持上智下愚不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对于认知的局限性(如系统怀疑论)少有触及,对理性思考的前提、视角、立场、逻辑、结论的专业解析很少,反思和批判精神不足。对真理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缺乏理论自信,例如朱熹的天理人欲之辩导向维护礼制,却难以引向人文启蒙;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往往立足个人道德修养和维护旧体制的文治武功,却难以在格物致知中开辟科学理性新天地,为中国内生现代化奠定观念基础。

在传统中国社会,认知指导实践的功能,偏重于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政治伦理,这方面的知识学问倍受重视,中国科举考试和文人治国的传统把最优秀的智力资源均聚焦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偏于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知识则为商农工匠之知,被讥讽“孺子不可教也”,不受鼓励。兵法被禁,文艺怡情,均被严防,一旦越界,政治高压立令斯文扫地。

政治正确标准在世俗文化系统成为最高标准,长治久安在历史循环论的背景上成为第一追求。秦国一统天下后,为统治稳定不惜焚书坑儒。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五蠹》论中指出,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纵横家招摇撞骗以谋私利;避兵役者行贿,退汗马功劳;商工之民聚财修器,谋农夫之利:这些均为必除之蠹虫,以免亡国灭朝。在政治标准第一的价值观中,除了耿介之士,兵农正业,其余均无立足之地。早熟的中国文化只能期待乱世出英雄乱世出才人,释放精神活力,这也是中国屡治屡乱的原因之一。不仅贵胄和底层均警惕贤智,辅政文人一旦上位,对精神空间的挤压可能愈加专业严密。政治伦理标准成为审美准绳,严重钳制艺术发育。

这样,在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真善美三大终极价值中,是以善为核心。而且这个善,不是康德的与头上星空并列的至善,不是那个作为内心道德律令的神圣的至善,而是作为现实原则的道德之善、礼仪之善。真,在西方价值系统中是最重要的根基,不真则不美,不真是伪善。在中国价值系统中,真是否定性因素,或者在“越名教而任自然”中成为突破善的武器即真性情,或者在“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中,成为美的劲敌。中国人谈真,不重客观真实而重主观真诚,“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艺术抒情言志,表达主观世界,很少有宗教和科学陶冶出的对真的敬畏和崇尚。

作为美的集中体现的艺术,或者自觉进入礼乐系统,成为佐政工具,丽以壮威,兴观群怨,审美标准突出雅和,强调精神驯化,形式符合审美习惯。或者与世俗文化拉开距离,成为士人精神抚慰,审美标准往往突出清逸自然,给文人留下精神逃避空间和精神超越的可能性。

儒家的配合、道家的退避、佛家的超脱,均小心翼翼避开了改造现实的锋芒,有着世俗理性的明智圆熟。易学的隐晦,玄学的清谈,理学的道统,心学的自我,禅学的顿悟,经学的考据,均在闪转腾挪间有着或多或少的自我阉割,常常自动放弃了对真理真知的追索、坚守和普及的使命。

中国哲学的传统范式,处处围绕人世展开,却常常忽视人的存在、尊严、个性、自由发展,种种怪相。中国审美标准竭力强调自然素朴清逸中和,有着类似佛系青年的无欲则刚或无动于衷。虽然在生命哲学基础上强调生机活泼,在世俗文化基础上强调福乐人生,却有大量艺术作品作茧自缚,不断陷入雕琢逢迎世俗怪诞刻板僵化的泥潭。中国艺术美学固步自封时,须借助外力破壳。历代少数民族的乐舞往往为中原文化注入活力,外族统治在文化破坏中也推动文化更新。

印度佛教思想的渗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国人狭隘的时空观念,拓展了想象空间,佛学思辨强化了中国人的理论理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哲学思维的发育,促进建构了《文心雕龙》等美学体系,也促使中国造型艺术、小说艺术和乐舞艺术进入盛期。佛家本土化形式——禅宗,成为中国哲学的方便法门,禅味禅意一度成为文人艺术追求的美学至高标准。而在世俗文化大众的深层结构及其民间自发艺术表达中,传统审美惯性依然顽强生存发展。

四、中国哲学范式的转变与当代美学的飞跃

现代西方文化的侵染促进了中国文化现代化,中国在亡国灭种的危机时刻,广开民智,革新文化,发展文艺,哲学和美学发展进入空前活跃阶段。新文化运动中,传统哲学范式在以西方哲学方法体例整理国故的文化工程中,渐渐形成体系,如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新理学、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的新唯识论、贺麟的新心学等等,影响深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国家哲学,在中学大学和成人教育体系中大力传播,无形中在中国普及了哲学常识,国人哲学素养普遍提升,至少在理论思维和理论表达方面大有进展。传统哲学范式彻底衰落,大量思想资料只是在民间文化中残存。近几十年汗牛充栋的理论专著中,虽然新思想依然气脉难通,但学术性却是有了模样,艺术现代性和美学体系也开始本土生长。

在意识形态的高调推进中,处于文化深层结构的审美意识也开始现代化,处于集体无意识、潜意识层面的文艺创作探索着中国现代意象,美学领域也开始呈现全新姿态。伴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农耕民族走入工商文明、信息文明、生态文明时代,内陆文明开始具备了海洋意识和宇宙情怀,中国人的精神天地大大拓展,审美文化大大丰富。

高科技时代,中国智能技术和网络文化的飞速进展,促使中国哲学打破传统范式,走向新生,而中国人的审美尺度也突破传统走向多元开放。抽象之美、激情之美、崇高之美、悲壮之美、滑稽荒诞的魅力、高科技伴生的无限时空冲击感,深奥玄妙和神秘恐怖,以及生态美学的大情大爱、智能艺术的匪夷所思,等等,一齐涌入中国人的视野,重构了国人的情感世界,刷新了當代艺术形态。

当代哲学终结了传统本体论根基,不再强调自然本体、精神本体或创世主本体或人类学本体、心理本体,而是建构在精神世界全面客观化的基础上,成为与信息文明网络文化相应的人类精神外化和认知可能性涉及的新本体。这是一个外在宇宙和内在宇宙贯通的、无限时空中的多维多向的本体界,是高科技时代的始基和本原。由此生发的认知情感意志新成果和新艺术形态,延伸和解放了人类的精神创造力和想象力。

后现代审美由传统的标准化、等级化、中心化,全面走向审美民主,包容性开放性多元性成为主流。此时看起来似乎审美无标准,如果有,就是打破一切定准和尺度,从机械性中全面解放感性,形成宇宙坐标系中的人类精神世界。

人类走出了按自己的尺度改造世界的时期,开始按照宇宙尺度创造新神话世界。理性美学替代了感性学,文化美学拆解了民族藩篱,生态美学跨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一一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显学。中国的生命美学、生态美学、生活美学的观念,开始获得新的时代内涵和哲学基础,进而成为构筑高科技时代智能艺术泛滥之际的新人文美学的重要理论资源。中国当代审美标准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开始突破传统审美标准的固化僵化的模式,逐步走向开放多元,并以主动姿态建构中华美学精神,推动世界艺术交流,打造现代化中国的新文化形象。虽然这一进程曲折反复,但进步的潮流势不可挡。

参考文献:

[1]中华国学经典精粹[G].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

[2]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G].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2009.

[3]佛教十三经[G].中华书局,2010.

[4]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长沙:岳麓书社,2010.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杨岚,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中国哲学本体论认识论
中国现代美学发生的内在线索与本土话语
本体论视域下大学本体要素及资源分类探析
“法律解释”与“法律诠释”之术语辨析
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史蒂夫·富勒社会认识论思想的分析
当代新道家的三大思潮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定义
苏格拉底之死对中西哲学差异的阐释
庄子美学思想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审美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