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炎性肌成纤维细胞瘤CT表现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2021-03-16 06:48蒋记心施斌斌
肿瘤影像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梭形纤维细胞病理学

孙 骏,沈 力,蒋记心,叶 靖,施斌斌

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 扬州225001;

2.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 扬州225001

炎性肌成纤维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性肿瘤,由肌成纤维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的低度恶性肿瘤,细胞间质伴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复发、转移少见[1-2]。IMT多好发于肺、软组织,肠道相关IMT影像学报道少见。本研究收集原发于肠道的IMT患者,分析其临床、CT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IMT的认识及影像学诊断水平。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0月—2020年5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5例肠道IMT患者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5例IMT均原发于肠道,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6岁。肠道IMT的临床症状主要以肠道压迫、梗阻为主,本研究5例患者中1例表现为排便困难,1例出现呕吐,3例表现为腹痛腹胀。

1.2 扫描方法

5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其中2例行腹部平扫、增强扫描,3例仅行腹部增强扫描。采用美国GE公司的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平扫、增强扫描检查。扫描前患者常规禁食8 h,扫描前1.5 h分3次饮2.0%泛影葡胺溶液1 500 mL以充盈肠道。增强扫描时,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海醇(300 mgI/mL),剂量为80~100 mL,速率为2.5~3.0 mL/s,动脉期于注射对比剂后25~30 s扫描,静脉期60~70 s扫描,扫描层厚为5 mm,层间距为5 mm。

1.3 图像分析

由2名具有5年以上影像学诊断经验的医师对CT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意见不同时进行协商、讨论达成一致。病灶评价主要包括病灶位置、大小、形状、边界、密度、强化特点,以及病灶有无邻近组织侵犯及远处转移等。大小测量在病灶最大层面采用横径×前后径。病灶增强扫描后CT值增加<20 Hu定为轻度强化;20~40 Hu为中度强化;>40 Hu为明显强化。对于仅行增强扫描的病灶,强化程度以同层肌肉为准,高于肌肉CT值为明显强化,低于则为轻度强化。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中,1例病灶位于直肠,2例位于小肠,2例位于盲肠。病灶直径33~78 mm,平均直径为63 mm。

2.2 CT表现

5例肠道病变中3例表现为肠道软组织肿块向腔外生长;2例表现为肠道管腔内肿块影伴肠壁增厚。5例病灶中3例呈等密度影,2例表现为等、低密度混杂影,伴有囊变、坏死;1例病灶边缘可见线样钙化影。增强扫描5例病灶均表现为持续性强化,其中1例患者病灶表现为中度强化,其余4例表现为明显强化,强化欠均匀,病灶内部呈现结节样、环形强化;2例可见片状低密度囊变、坏死影(表1,图1~3)。

图1 典型病例1(患者,女性,56岁,IMT)CT影像学和病理学表现

图2 典型病例2(患者,女性,60岁,IMT)的CT影像学表现

图3 典型病例3(患者,男性,43岁,IMT)的CT影像学表现

表1 5例肠道炎性肌成纤维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和CT表现

5例肠道IMT病灶中,1例邻近腰大肌、输尿管受压,肾盂扩张、积水,且此病灶伴肉瘤样变;1例位于小肠腔内,患者出现肠套叠;1例位于直肠,患者出现排便困难,并发生肝脏、腹、盆腔转移;1例位于盲肠发生肉瘤样变。

2.3 病理学表现

5例IMT术后均行常规H-E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镜下肿瘤由增生的梭形肌成纤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构成,伴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其中2例出现细胞异型、核分裂象,1例伴间质血管增生、扩张。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4例病灶SMA呈阳性,3例波形蛋白(vimentin)呈强阳性,3例Ki-67增殖指数升高,其中仅1例达60%阳性,其余均小于10%,2例钙调理蛋白(calponin)阳性,2例CD68阳性,1例CD34阳性,其他标志物均呈阴性。

3 讨 论

IMT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性肿瘤,主要由肌成纤维细胞性梭形细胞以及炎性细胞组成,最初是由Philips在肺上发现[3],以往IMT曾被称为炎性假瘤、肌纤维细胞瘤、浆细胞肉芽肿等,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其正式归入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肿瘤(中间性、少数可转移类)[2]。IMT确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研究[4-5]表明,50%~70%的患者存在ALK基因异常,导致ALK蛋白过度表达,此外IMT可能与感染、EB病毒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

IMT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和青年多见,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6岁,其中最小为43岁。IMT常见发病部位为肺[2],而肺外则可见于肝脏、盆腔、膀胱、肠系膜、腹膜后等[6],起源于肠道者较为罕见,本研究主要探讨肠道起源的IMT患者。IMT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肠道IMT多表现为腹部包块引起的腹胀腹痛、肠梗阻、肠套叠等。IMT具有良性的生物学行为,但少数患者后期随访出现了复发、转移等恶性肿瘤征象,本研究患者中,2例出现了灶区肉瘤样变,1例出现远处转移灶。

在病理学上,IMT表现为梭形细胞过度增生,周围伴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内见散在分布的纤维成分及黏液基质。病理组织学上将IMT分为3种亚型[7]:① 黏液/血管密集型,梭形细胞置于大量黏液基质及不成熟的新生血管中,同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② 梭形细胞密集型,镜下以紧密排列的梭形细胞为主,散在分布少量炎性细胞;③ 纤维型,镜下瘤细胞较稀疏,瘤细胞间见致密的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IMT可以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亚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IMT存在肌源性蛋白的表达,以vimentin、SMA阳性表达为主,有相关文献[8]显示vimentin常强阳性表达,SMA为灶区阳性表达,也有文献[9]指出SMA特异度高于vimentin,本研究5例患者中,4例表现出SMA阳性,仅3例vimentin强阳性表达。

起源于肠道的IMT多呈管腔内或向腔外生长的类圆形、不规则肿块影,部分腔内病灶伴管壁增厚,因腹腔间隙较大、周围组织易受推压,故肿块体积通常较大,且有研究[10]结果表明,发生于胸腹部的IMT病灶大于其他发病部位。本研究中病灶长径为33~78 mm,与文献中收集的胸腹部IMT大小相仿。IMT病理组织成分多样,有多种亚型,使得其在CT上具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本研究中,1例肿块实性成分呈现中度强化,伴病灶内片状低密度影及病灶边缘线样钙化影,可能由于该病灶以胶原纤维成分为主,肿瘤细胞较稀疏,造影剂进入受阻[11],且病理学检查显示病灶内存在大片玻璃样变伴坏死囊性变。赵曦曈等[12]的研究同样表明,纤维型IMT呈轻度强化,与该类型肿瘤细胞稀疏、胶原成分丰富有关。2例肠道管腔内软组织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小血管强化影,可能与镜下所见的肉芽组织、间质血管增生有关,后者引起的肿瘤血管管壁通透性增加所致[13]。2例病灶表现为向肠道管腔外生长的实性肿块影,增强扫描呈现渐进性、延迟性明显强化,病灶局部结节样、环形强化,可能与其镜下为紧密排列的增生梭形细胞有关,致使造影剂廓清慢,呈现延迟性强化的特点[12]。杨烁慧等[14]报道的小肠IMT病灶呈延迟性、持续性明显强化方式,病理学检查证实强化方式与肿瘤内含有较多梭形纤维细胞有关。陈亚男等[15]的研究中也显示小肠梭形细胞密集型IMT在CT上表现为环状明显强化,且呈渐进性强化。可见,IMT的影像学表现虽然缺乏特异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病灶的病理组织特点。

IMT为低度恶性肿瘤,复发、转移少见,但在本研究的5例患者中,1例出现了肝脏、腹盆腔转移灶,2例镜下出现灶区肉瘤样变。有相关文献[16]表明,腹腔IMT因其炎性浸润性的病理学特点使得病灶边缘毛糙、邻近腹膜反应性增厚、周围组织受侵等。也有研究[10]认为,IMT病灶边界不清可能与病灶易发生侵袭行为有关。本研究的3例病灶边缘均欠清楚,周边可见絮状渗出影,局部与邻近组织分界欠清,部分患者出现邻近组织受压、推挤,与相关文献[10,16]报道相符。

肠道IMT的影像学报道较少,且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需与小肠间质瘤、小肠腺癌等相鉴别。小肠间质瘤为富血供肿瘤,其内坏死、囊变常见,多表现为腔外生长,增强扫描呈现不均匀明显强化。小肠腺癌可向腔内生长,病灶较大,边界不清,囊变、坏死多见,实性部分呈中度强化。

综上所述,肠道IMT患者多以腹部肿块所致临床症状就诊,CT上表现为肠腔内或腔外生长实性、囊实性肿块影,有侵袭性的病灶边缘常欠清,增强扫描表现为均匀中度强化或结节样、环形明显强化,且强化方式为渐进性、延迟性强化,其强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病理学特征。本研究所收集的肠道IMT病例数仍较少,因此其影像学表现仍需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总结。

猜你喜欢
梭形纤维细胞病理学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过氧化氢体外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构建和分析
原发性前列腺梭形细胞肉瘤1例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成纤维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人类独特的脑细胞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