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深化、转化
——“双减”背景下作业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2021-03-16 07:25王月芬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
未来教育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基础性示范区双减

王月芬/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

在2021 年中国的热点政策和话题中,我们会发现诸多教育工作均聚焦于一个共同的话题——作业,这与作业自身的价值和影响紧密相关。作业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连接点,也是家长、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等不同群体的聚焦点。因为它连接着多种群体,所以容易变成教育矛盾的激发点。这是人们聚焦作业的首要原因。

从教育内涵和质量发展的角度看,作业、教学、评价是教育内涵非常重要的三大支柱。以前的学校教育更多地关注教学和评价,“双减”政策、五项管理出台后,我们聚焦到作业,因为它连接着教学和评价,起到非常重要的平衡、衔接、过渡的作用,是整个教育质量提升重要的支撑点。如果学校把作业工作抓好,可以带动教学和评价的发展。这也是作业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的第二个原因。

“双减”之后,作业已经成为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业成果得到了16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度关注。60 个示范区里有23 个示范区选择了作业成果的推广应用。在作业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过程中,我们完成了细化、深化、转化三个过程。

细化

细化需求,实现共性服务和个性指导相结合。2021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团队共赴七个示范区进行线下指导,其他基本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正因为推广应用的示范区比较多,加上“双减”政策的出台,如何提高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成为全国所有地区的共性需求。作业推广团队需要满足不同区域的校长、教研员、行政管理者,以及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比如,有的需要帮助形成观念、理念,有的需要学科化,有的需要具体的作业文本分析法,有的需要单元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法、策略,等等。在成果推广的推进工作中,示范区或实验校对学习时间的需求也不一样,从一小时,到两小时,再到三小时,甚至两天不等的时间。针对示范区或实验校不同的需求,我们还进行了线上和线下的工作坊、个别化的答疑,等等。虽然我们的推广团队工作非常繁重,但只要示范区、实验校的老师们觉得有收获,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深化

深化研究,不断拓展提升已有的研究成果。虽然我们在上海做了12 年作业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还有很多不断拓展和提升的研究空间。即便工作繁忙,我们的团队仍对作业进行了进一步的后续研究,如作业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建立以校为本的高质量学校作业体系,还有跨学科作业、差异性作业、教学作业评价一体化、线上线下融合式作业、智能化推送的方式等,力求起到方向性的引领作用。

转化

转化是在整个成果推广中非常重要的工作。转化成果,形成真正作用于学生的作业体系,这是后续大家都要思考的很重要的话题。“双减”政策出台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团队落实“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优秀教学成果奖的推广应用工作,主要完成以下三大任务:第一,形成基础性作业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内容要求和基本策略。第二,研制开发义务教育阶段八个学科段的基础性作业。第三,开展学校在合理运用基础性作业体系的基础上,通过选编、改编和创编等方式形成具有学校独特需求的校本作业体系内涵管理的机制。这三项任务是逐层推进的,从理论到实践,需要对共性和个性的要求进行整体的思考。接到教育部基础司的委托函后,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与支持下,在分管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作业成果推广团队,杭州上城区、南京市等示范区的大力支持与共同努力下,我们研究团队马不停蹄地开展研究,经历了很多的挑战,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形成了《学科作业体系设计指引》,形成了八个学科段作业体系设计的详细操作路径与典型案例,同时我们对作业体系设计中常见的10 个问题做了具体的分析。同时,还完成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初中物理、化学基础性作业体系的研制开发工作,并将研究成果正式出版。

首先,我们要对基础性作业体系的内涵、定位与价值做清晰的阐释。什么是基础性作业?基础性作业主要是指基于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作业。它是针对全体的,解决共性的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我们要正确理解基础的内涵,我们特别强调素养的导向,拓宽基础的内涵,基础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策略、学习品质、习惯等多方面的基础,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基础。其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基础性作业对于全体学生成长的奠基价值,合理处理好基础形成作业与其他类型作业的关系。回溯我们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我们发现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2021 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第二条和五项管理的文件中,都再次提到基础性作业。基础性作业对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在各个学科的基础性作业体系的研究过程中着重体现以下四个基本特征:第一,凸显作业本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在分析教学、作业和评价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业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基础性作业的设计,不能变成简单机械的“题海战术”。第二,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注重同一单元不同课时的整体性、关联性。第三,注重不同单元、不同年级的纵向衔接。第四,作业类型多样,不是简单的只有书面作业、独立作业和短周期作业,还同步思考了长周期作业、跨学科作业、非书面作业等类型的设计。

从一条好的作业,到一个好的单元作业,到一门学科好的作业体系,再到一所学校好的作业体系,这是我们对于整个作业研究的基本脉络。我们前12 年的作业研究,主要立足于单元作业中观的层面开展。现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的项目是让我们从中观层面出发,同步向微观层面、宏观层面进行延展,形成了“微观-中观-宏观”的整体思考。思考一门学科好的作业是形成一所学校好的作业体系的基础。把单元和每一种类型进行设计,微观的层面解决了,整体上形成完整的链条。

猜你喜欢
基础性示范区双减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重庆市医保研究会举办 积极探索全民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研讨会
中国移动4G基础性网络部署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