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作业改革实现全体师生的幸福生长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初中生作业“SMART”管理模型的建构与应用

2021-03-16 07:25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学科作业

孙 力/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校长

李紫燕/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教科室主任

不能实现作业的“减负增效”,何来“幸福生长”?从“十一五”至今,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以下简称“锁中”)致力于作业“减负增效”的研究,并先后获得与作业相关的省市级课题研究成果,但苦于缺少作业研究先进理论的系统指导,想要实现高效作业管理的思考一直处于瓶颈状态。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孙力校长关注到,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正在开展作业研究。于是,在孙力校长的带领下,学校迅速建立“锁金探路人”团队,开始学习“上海经验”,寻求突破契机。

作业求精:“SMART”解读

本校教科室李紫燕主任在学习“上海经验”的过程中了解到企业目标管理的“SMART”模型,不由地联想到:作业设计有精心、精致、精准的要求,能否结合“上海经验”对该模型进行融入性改造,进行初中生作业的设计、规划和管理,来解决目前作业“耗时多”“效能低”的难题呢?不久,“锁金探路人”团队集体努力搭建了“SMART”作业管理模型,即:创制科学化、个性化的作业设计(Specific);建立目标细化的、可测察的(Measurable)作业评价标准;建设学生作业达成(Attain)展示平台;完善作业布置相关联(Relevant)的监测机制;规划学生作业时间(Time )。在“上海经验”的辐射带动下,锁中围绕“SMART”作业管理模型,在提高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提升教师作业应用能力和加强学校作业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创造性实践,扎实开展《初中生作业“SMART”管理模型的建构与应用》的项目化研究,并顺利申报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有的放矢:分层和融合

2018 年,借鉴“上海经验”,经过数轮研讨,锁中教科室出台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根本原则与具体八项原则。根本原则:作业的本质是立德树人,需要从学生立场出发,落实对学生知识、能力、方法、态度、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具体八项原则:1.作业的功能是学习和评价,不仅诊断巩固教学,更应该与教学价值互补。2.作业目标要指向明确、突出重点、数量合理,注重内在的逻辑性。3.作业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任务明确、内容正确、符合学生身心特征。4.作业难度要注重搭配和比例,包含一定的思维容量。5.作业选择性不是简单分层,要根据不同学生认知风格进行差异性设计。6.作业时间需统筹不同天数、不同类型、不同学科,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机制。7.作业类型要兼顾书面类作业、活动类作业,关注综合实践类作业的设计。8.作业结构要综合考虑以上各要素,系统思考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作业的结构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学科、分学段的作业管理制度建设。

学科组根据《学校作业管理制度纲要》和学科特色与要求,完成《学科作业设计策略》与《学科作业管理制度》建构。书面作业做到语数外物每科日均15 分钟,政史生地在校完成,同时开展实践作业和自助式作业:演讲、小论文、小报、朗读……不断变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恒久保持新鲜感。学科组在实践中有效提倡作业分层:刚性作业直击考点、弹性作业提升素质。创设基础性作业的“免写卡”、弹性作业分ABC,激励效用显著。

年级组形成了分年段的作业管理制度。初一年级主要抓起始,做到“三关注”:作业时间、作业形式和作业师生心理建设效应。学生说:“老师通过作业认识了我,我也更加懂得老师的细致负责!”初二年级重点细化目标和过程,做到“三依据”:依据学情基础、依据多元原则、依据既定班规。初三关注学业能力终端测评,年级组便提出“规矩成方圆”的口号,真正做到了作业袋随手拿、两分钟收作业、自习课写作业,高效的习惯得以养成。

教师则为分层作业进行适度融合讲评,做到横向融合,让学生突破最近发展区而受益;进行作业复批面批,做到纵向融合,让学生在查漏补缺中前进。此外,“思维导图”“生活探秘”“书在用时”“运动札记”等着眼于五育并举的综合作业,让学生不仅“读圣贤书”,更能“知窗外事”。

每学期,锁中各学科组都要经历一次有趣的“两堂会诊”:学生“最不喜欢的作业及理由”学生调查问卷,即教科室会同区教研员进行的作业调研。

“作业+”课堂:让学生真正站在作业研究中央

一是杜绝无效作业,力避低效作业,真正为学生减负。学校教务处通过学科摸底排查,联合教科室、学科组调研各学科的无效作业和低效作业,并据此修改了《学校作业管理制度纲要》。学科组明确了作业时长、作业种类,具体列出了学科无效作业和低效作业种类;备课组每周统一交流作业布置,每月互查作业;教务处每学期安排不少于两次的作业检查,对照学科组作业管理制度,发现无效作业即进行学科组通报;德育处每学期设计、发放学生问卷、家长问卷,并邀请家长代表来校访谈,了解作业满意度;教科室会同区教培员进行作业调研,及时发现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构架“三化四度”作业备课原则,让作业为学生提效。深入解读国家关于“减负”的教育文件,构建“三化四度”作业备课原则,包括“作业科学化-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作业特色化-立足学科课程标准;作业个性化-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以及“脑中有课程,作业有进度,让教程与学程统一;心中有教材,作业有精度,让预判与反思统一;手中有计划,作业有梯度,让时间与收益统一;眼中有学生,作业有温度,让技术与人文统一”。通过深入、全面贯彻作业备课原则,让精心设计统筹的作业设计与管理为学生学习提效。我们尤其强调“眼中有学生,作业有温度”:让学生参与设计学科思考题,一旦入选可加学程分;学生在作业研究中随时提出问题,与学习小组进行研讨,如果没有解决可以继续与教师研讨;教师批阅作业须有圈、划等标记及激励性评语;让学生有机会成为“作业小导师”“作业设计师”,使作业有趣、有用。

三是树立“作业+”思维,让作业为学生赋能。在作业设计与管理上站稳学生立场,用作业设计联通学生思维、情感、意志、习惯、品德、乐趣等基本素养,鼓励学科组创设“情感作业”“趣味作业”“品德作业”等子项目研究,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四是积极探索“作业+”高效课堂模型,融通“课堂-作业-评价”,让学生真正站在学习中央。各学科推广先导性作业设计,通过作业研究,发现课堂学习关键点;接着通过作业分析,发现课堂学习重难点。在课堂上,通过积极的作业反馈,发展学生学业兴趣,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评价,改进学生的学习认知和行为。如此实现作业反哺课堂,评价赋能学习。

每学期,锁中各学科组都要经历一次有趣的“两堂会诊”:学生“最不喜欢的作业及理由”学生调查问卷,即教科室会同区教研员进行的作业调研。结果出炉后,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反思,并通过后期的互查、访谈、反馈,达到改进提效。得益于“作业+”课堂的研究实践,锁中2020 年初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问题也得到了良好的解决。

成果留痕:建立资源库和展示平台

孙力校长说:“同学们的作业很精彩,我们要做到留痕;老师们探索得很辛苦,我们要注重共享。”锁中努力做到传统经验积累与科技探索并重,每个学科都形成了自己的学科资源库,优势学科还探索出适合本学科作业质量提升的作业训练与展示平台。语文组“有朵‘语’做的云”,成为“汉语之星”竞赛的智囊。由蒋国银老师创立的微信公众号“游学作文”,已发表教师、学生文章246 篇,组织学生游览、读写活动20 余次,单篇文章关注量高达1880 人次。化学组全员参与“复微课提分计划”,在“模式记忆”和“方法识别”方面进行强化。历史组利用学乐云平台,探索“翻转课堂”教学,通过课前观看微课,课堂预习反馈、答疑解惑、目标反馈等环节,加速了学生知识内化过程,课后再通过手绘作业“思维导图”加以提炼,并用网络平台加以展示推广。生物组结合学科特点和地域资源,开发出《5 个必知学者》《5 个经典实验》《5 大健康知识》《5 大学习法宝》《5 个生活艺术》等十多项校本课程作业。在课程开发和作业设计中,教师的潜能得到激发,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拓展。

效能比析:作业管理是学校高品质发展的名片

目前各学科组作业资源库共计10 大类,52 个板块,覆盖全年级、全学科,并按月度更新。一系列活动促进了学校教学资料的精选和优化,让锁中的作业更智慧、更高效。

学生制作的思品学科思维导图

丰硕的教科研成绩让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幸福”:学科组共设立作业研究子课题12 个。市级立项3 个,区级立项2 个。围绕作业研究产生论文、案例60 篇,市区“作业+”展示课例18 个,“作业+”案例研究35 篇。作业研究类论文核心期刊发表3 篇,省市级期刊发表15 篇。各学科组开展作业类主题研训共计48 次。2020 年7 月、12 月,学校分别举行了“前瞻性理念下科研引领发展研讨会”和“作业+”高效课堂专家指导专场,共计开设“作业+”展示课16 节,获得与会省市区专家的好评。

丰硕的高素质成果让学生的青春时光“更幸福”:在年度作业调查满意度中,学生对作业的满意程度达到95.7%,较2018 年(87.6%)9 月调研提升8.1 个百分点,睡眠时间平均8.31 小时,比2018 年9 月调研(8.10小时)提升0.21 小时。在因基建工程造成生源质量下降的情况下,学校三年蝉联区教学质量管理优质奖,教学质量不降反升。

带着梦想 驶向远方

如今,锁中已成为南京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实验学校,也因“放学早、作业少、成绩好”的赞誉成为了百姓家门口值得信赖的新名校。2020 年,学校在前期作业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创设金钥匙“作业评价体系”,设计研发《学段作业设计评价表》和《作业质量检测双向细目表》,力求将教师的作业设计质量及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进行高效量化反馈。

在作业改革探索之路上,学校享受着与“学”“做”联动带来的高附加成果,同时令全体教师更高兴的是,能享受项目研究带来的思想变革之乐,能让每一位锁中学子“脸上有笑”“眼中有光”“心中有梦”。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学科作业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学科新书导览】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落实各方责任 加强特种作业管理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
“超学科”来啦
作业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