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2021-03-16 02:49李莉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顶棚藏书楼亭子

李莉

一、“楼”从何而来

一种说法是,《说文解字》曰:“楼,重屋也,从木、娄声。”也就是说,楼指的是两层以上的大建筑。另一种说法,《释名·释宫室》解释:“楼,言牖(yǒu)户诸射孔娄娄然也。”射孔,指门窗上可以照射进阳光的孔格;娄娄,空疏也。多层建筑门窗射进的光线更多,室内更显“娄娄然”(空明敞亮),故称“楼”。

二、顶棚为何称“天花板”

天花板即室内顶棚,因特征而得名。“天”,指房子的顶棚位置;“花”,即花纹,说的是房顶的装饰。古代建筑的顶棚多呈棋盘格布置,上绘龙凤、花卉、几何纹样,或做成浮雕图案,故名“天花板”。

三、“祸起萧墙”的“萧墙”指什么

萧墙即门屏,是指古代宫室作为屏障的矮墙。古代宫室内当门处有一小墙。客人来时不会直接见到室内的主人,而需要绕过小墙,方可见到。那堵小墙即为萧墙。

四、藏书楼为何称“阁”

古代收藏图书的房子,多称“阁”,著名的有文渊阁、天一阁等。“阁”本义指门开后插在两旁用来固定门扇的长木桩。后引申出“置放”的字义。清代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解释说:“凡止而不行皆谓之阁。”图书进入藏书楼,是为了收藏,处于搁置不动的状态,故此类建筑物多称为“阁”。

五、“闕”是什么样的建筑

苏轼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大家都耳熟能详。阙本指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中间有道路,台上起楼阁。其得名,清代汪中在《述学·释阙》中说:“天子诸侯宫城皆四周,辟其南为门,城至此而阙,故谓之阙。”

六、“亭”之名因何而得

亭子有顶无墙,是一种常见的小建筑物。古代的亭子常建于路旁或园林之中,以供行人驻足休憩。亭因功能而得名,“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摘自《意林·少年版》2020年第16期)

猜你喜欢
顶棚藏书楼亭子
某款轻客顶棚设计分析
设施果树种植中的“可移动顶棚”
超级头脑训练营(1)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的轿车顶棚雪载分析及优化
浅谈东风某车型顶棚露白成因及解决方法
蘑菇
课间十分钟
简论明代中期的学校藏书楼
去菜市口
中国古代的藏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