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悬念波澜起 跌宕起伏妙趣生

2021-03-16 02:49梁珍花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楼道误会悬念

【写法指津】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为人贵直,而作诗文者贵曲”,说的是文章要写得内容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有高有低,有紧有慢,似波浪一般富于变化,这样的文章不论长短,都能使读者读起来趣味盎然,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打破章法的平淡,加强生动的叙述,使文章有波澜起伏,吸引读者呢?误会悬念法就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方法。

“误会悬念法”就是利用作品人物形象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有意识地设置误会,把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件事件、一个细节误设为另一行为、现象、事件、细节,把读者的思维引向相反的方向,从而造成悬念,激化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消除误会,释疑解扣。在误会与矛盾中突出人物的形象,同时也使得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读来妙趣横生。

如《三国演义》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多次运用误会法。在没有见到诸葛亮之前,却先后将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孟光威、石广元以及弟弟诸葛均、岳父黄承彦等误当做诸葛亮。这一次次的误会便构成了一个个悬念:这诸葛亮究竟是个什么人?故事波澜起伏,曲折跌宕,引人入胜。

再如《驿路梨花》就是反复运用误会悬念法来构思行文。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是误会;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梨花,又是误会。梨花已经嫁到山那边去了。由于巧置误会,悬念层叠,使情节扑朔迷离,令读者读来饶有兴趣。

误会悬念法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正反误会,好人好事误会为坏人坏事或坏人坏事误会为好人好事;二是一般误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产生误会,由此产生故事情节;三是互相误会,即甲误会了乙、乙误会了甲。

“误会”的产生或源于故意欺骗,或源于表意不明,或源于双方认知存在差距。误会使得人物之间的对话、行动、感情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事件的波澜。應该说,误会的产生大多是出于偶然,但如果能用偶然的误会来表现某些必然的事物,往往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误会悬念法的一般思路是:展现误会——加深误会——消除误会——点明主旨。误会设置要“早”,通常在文章开始设置误会,然后故意领着读者在误会的“歧途”上越走越远,以引起读者对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心,读者产生急切求解的心理;误会设置要“巧”,要注意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并且要尽量安排得合情合理,自然巧妙,否则可能露出人为编造的破绽,给人留下笔法拙劣的印象;误会消除要“迟”,一般到文章结尾时才消除误会,揭晓悬念,点明真相,升华主题。

【佳作示范】

珍贵的误会

江门市紫茶中学八(1)班 蒋林芸

还是很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天气,已是深秋,傍晚更是萧瑟无比。我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看见弟弟突然从我房间匆匆跑出去的小身影。我带着疑惑,走进房间,写起了作业。

在题海中遨游一番后,通体舒泰,我看了看日期,发现下周我的生日到了,心里暗暗高兴,打开抽屉,正想拿钱给自己买份礼物,却找不到那张50元。我瞪大眼睛,再次细细翻找了一遍,那张钱还是不见踪影。一刹那,我想起了弟弟跑出我房间的身影,“怀疑”如洪水泛滥般涌上心头。

我找到父母,将猜测告诉他们,虽说是“猜测”,但我的语气是肯定的。

父母相信了我,他们叫来了弟弟,“批评教育会”开始了。

“你是不是偷了你姐姐的50块钱?”母亲温和的声音响起,“不要不承认错误,如果你知错就改,还是妈妈的好孩子。”

“说实话,你到底有没有偷钱?”父亲向来严厉,此时更是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面孔,将弟弟的小身板笼罩在他高大的身影下。

弟弟被这场面震慑住了,小小的身体有点小颤抖:“没有啊,姐姐钱丢了吗?我不知道啊。”

我压抑不住心中那股怒火,站起来质问:“那你刚刚进我的房间又是为了什么?”

弟弟诧异地望着我,顿时明白我的意思,咬了咬嘴唇,支支吾吾:“我,我只是想看一下……”

听着他毫无诚意的解释,我的心冷冰冰的,只觉得他说什么都是在狡辩:“别说了,你到底有没有偷钱?”

“我没有!”弟弟听着我不耐烦的质问,委屈极了,眼眶红红的,漆黑透亮的眼睛正在酝酿着泪花,“我真的没有偷!”

弟弟死活不承认,我们也没有办法。但因为这件事情,我与弟弟的关系彻底冰冻起来。

几天后,我手忙脚乱地找文具时,不小心将存钱罐打翻,一张绿色的钞票随即现身——就是我找了许久的50块钱!我顿时愣住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

我想要找到弟弟,当面跟他说点什么,却见他蹦蹦跳跳地从楼下的超市跑出来,手上提着一个袋子,沉甸甸的样子。我连忙走上前去,想要帮他提东西。然而他却如临大敌,避开了我。那一瞬间,我好像被一桶冷水从头到脚浇了下去……我抿了抿唇,放不下身为姐姐的面子,就这样,想要将这个误会永远埋藏在记忆里。落叶无声无息,心中是一片酸酸麻麻。

到了我生日那天,我收到了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

姐姐:

我进你的房间是想知道你喜欢什么东西,想给你一个惊喜,我绝对没有偷钱!

祝你生日快乐!

弟弟

卡片上的字写得歪歪扭扭,不少字还是用拼音或图案代替,我知道,这出自我刚上小学的弟弟。卡片下面是用楼下超市专用袋子包起来的笔盒,上面被人拙劣地画了一个笑脸。

秋日里罕见的阳光,明媚至极,甚至有点刺眼。我眨了眨眼睛,一滴液体滚落下来,沾到嘴唇上,咸咸的。

【点评】文章一波三折,构思巧妙。先是弟弟偷偷进入房间引起了“我”的疑惑,接着便是50元钱不翼而飞,然后针对弟弟的“批评教育会”水到渠成地展开,最后无意间找到钱,谜底揭晓。文章以收到弟弟的生日礼物作为结尾,姐弟情深溢于言表。加上小作者的写作功底了得,选材剪材驾轻就熟,语言读来细致生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指导教师:罗琼瑶)

阳光下的“母女”

江门市紫茶中学七(1)班 陈晓莹

“呼呼呼——”寒风凛冽,气温骤降。起床较晚的我没来得及添厚些的衣服就直接抓了把伞,冲出家门,奔向学校。可能是风寒所侵,下午时喷嚏连天,额头稍微有些发烫,只好匆匆向班主任老师请了假,让爸爸到学校接我去医院就诊。

爸爸前去排队挂号,我则在休息区找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不久,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青年怀中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气喘吁吁赶来,也在我身边坐下了。小女孩脸色蜡黄,没什么血色,无精打采地偎在女青年的怀中,但一双大眼睛却乌溜溜的,并不时朝排队的人群投去焦虑的一瞟。

“一定是小女孩病了,她妈妈带她来看病,女孩的爸爸必定在排队等候挂号吧!”我这样想着,不由自主向那黑压压的人头瞅一眼。哎,我爸爸离窗口还远呢!我无聊极了,便漫不经心地玩着手指。小女孩大约也等得心焦了,便出神地望着我,我冲着小女孩微微一笑,她立即脸红了,报以羞涩的一笑,友情之桥不经意间在这一来一回的笑容中架起来了。我想了想,从口袋中摸出一个棒棒糖。这棒棒糖是午托阿姨给我的,我不好意思在学校吃,塞进口袋留了下来。我伸手递给她。小女孩迟疑地看了看她的妈妈。只见那美丽的妈妈浅浅笑了笑,微微点点头。女孩高兴地收下棒棒糖,靠在妈妈胸前,小心翼翼剥开包装纸。糖果漏了出来,只见小女孩把棒棒糖伸到妈妈的嘴边,示意妈妈先吃,她妈妈推让着不肯吃,把棒棒糖送进小女孩口中,并笑着向我点头致谢,母女俩偎得更紧了。

“晓莹!”爸爸挤出人群,得胜般举着挂号本。我该看病去了,于是站起身,刚想说“再见”,却猛听到小女孩说:“老师!我爸爸怎么还不来呀?”老师?!有没有搞错?她们不是母女?她们是师生!

瞬间,我心中涌动着别样的情愫——教师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不知何时,太阳出来了,明媚的阳光照进窗户,罩在女孩和老师身上,你看,她们仍旧紧紧依偎着,在阳光中,周身都像是迸着细碎的金光。

【点评】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作者细致而又饱含感情的记叙显得十分感人。作者着力描写女孩与女青年的温馨画面,看到这一切,谁都会以为她们是母女。最后小女孩的话间接告诉我们,她们不是母女,而是师生,原来是个误会。读到此处,内心深处受到巨大震撼,巧妙的谋篇布局有力地烘托了主题。

(指导教师:梁珍花)

楼道里的药瓶

江门市紫茶中学九(6)班 陈洁瑶

夜幕降临,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向家——一幢残旧的小唐楼。近一个月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每一个阶梯上都放着装有蜡烛的透明药瓶。烛光虽微弱,但足以照亮漆黑破旧的楼道!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匆忙背上书包,随手抓起两个包子,夺门而出。突然,我被眼前一幕惊呆了:一个个药瓶蜡烛散在楼道上,角落处还有些玻璃碴儿。“哪一个没有公德心的做的?伤到人怎么办?”我忍不住埋怨起来。

这时,一个弱弱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姐姐,你小心点!”只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身穿着一件残旧的粉色裙子,手里拿着扫帚,正在清理玻璃碴儿……她瞄了我一眼,又快速低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被发现似的,继续清扫起来。难道是她打碎的?听妈妈说,她是留守儿童,和独居的爷爷一起生活。没人管教的孩子就是麻烦,我心里愤愤地念叨着。

又到了干燥的季节,北风呼啸。一阵惊慌的声音打破了半夜的宁静,“着火啦!快救火……”人们狼狈又慌张地逃到了楼外的空地上。只见三楼的楼梯间,熊熊的火苗肆意往外蹿……很快,消防员便出现了,迅速控制了火势!无人员伤亡,无重大经济损失。消防员调查离开后,邻居们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是短路引起的火灾,有人說是楼道的蜡烛引起的……

这时,我看到不远处的她,两手紧握,小脚不停地跺来跺去,眉头紧锁着,一副焦虑的样子。“不会真的是她干的吧,这也太缺德了?”回想楼道上的那些的破碎的药瓶,我忍不住多瞄了她几眼。只见她看了我一眼,马上又缩了回去。此刻,我笃定了心里的猜想!

要不要告发她呢?我犹豫了。

回到家中,妈妈发现了我的异样。于是,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告知妈妈。妈妈哭笑不得:“你误会小静啦,与她无关!消防叔叔说这次火灾是由烟头点燃杂物引起的。小静人很善良的,咱们这旧唐楼,楼道里晚上黑漆漆的,灯经常坏,她就用他爷爷吃完药的药瓶和蜡烛做了一盏盏小路灯,方便了晚回家的人。”我顿时惊呆了。原来是我误会她了!

那微弱的烛光,再次出现在我眼前……

【点评】本文巧设悬念,“尺水兴波澜”,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文中多处进行了细节描写,有对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也有对“我”心理活动的变化描写。本文从楼道的药瓶蜡烛和唐楼火灾两件事展开来写,层层设疑,“没有公德心”的小女孩其实是善良美丽的小天使,结局出人意料,引人深思。

(指导教师:汤沛琼)

悦耳的唠叨

江门市紫茶中学七(7)班 王馨瑷

“几位同学,去哪里呀?和你们说了多少遍了,五楼以下的不准坐电梯!听到没有呀!”

“如果同学们都像你们几个一样,大家都不要用电梯了!你们哪个班的,我得告诉你们班主任去!”……

一听到这连串的“大道理”,我就知道又是综合楼电梯阿姨在进行她的“日常训话”了。尽管阿姨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和一张伶牙俐齿,可还是有那么一批胆大妄为之徒跃跃欲试,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那是一个寒风呼啸的早上,我们要去综合楼四楼上计算机课。当我们走在楼道上,阵阵刺骨的寒风迎面袭来,刚从温暖的教室走出来的我们不由得直哆嗦。我搓了搓冰冷颤抖的双手,小声问一起上楼的同伴,“这么冷,要不我们坐电梯上去得了。”同伴们纷纷点头附和,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先派了一名“侦察兵”——天助我也!阿姨居然没在那儿“坚守岗位”,想必也是怕冷吧!我们暗自雀跃,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电梯,甭提多开心了!

叮咚,电梯转眼就到达四楼,我们直呼万岁,可是当电梯门打开的一刹那,我们惊呆了——阿姨正一脸怒气,两手叉腰矗立在门外——敢情是在候着“犯人”!我们被带到校长办公室,接受了厉害的教训,而阿姨则眉开眼笑,滔滔不绝地在校长面前描述着我们的“罪行”。我越听越觉得她的声音是如此刺耳,在心里骂了她千百遍,这么冷血!如此冷的天气,我们偶尔坐一下电梯会怎样!不就是想得到学校的奖励和肯定嘛!我不屑地盯了她几眼,这也许就是你每天守在电梯门口的真正原因吧,虚伪……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用正眼瞧过她,也没有再去坐电梯。

直到那一天!

我正在上课,突然肚子像刀绞一般的痛,我站不起来,也走不动,同学们见状,七手八脚地扶着我一步步往一楼医务室爬。刚走到三楼,便看见阿姨从电梯里出来,她一看见我,急忙跑过来问道:“哎,这是怎么啦?肚子痛是吗?来,来,来,快点坐电梯,别走楼梯了,我护送你们上去吧!”阿姨着急地扶着我往电梯处,又连忙拿出纸巾帮我擦汗,用手帮我揉肚子,还不忘安慰我。听着她温柔的话语,看着她担忧的表情,靠着她温暖的臂膀,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开始在我心中蔓延……

“哎呀!同学们,去哪里呀?和你们说了多少遍了,五楼以下的不准坐电梯,走楼梯呀……”听!阿姨又在开始唠叨了,可是我却觉得这个声音是如此的亲切、如此的悦耳……

【点评】本文通过朴实简练的“口头语”,将作者内心从一开始的不屑、愤恨到后来的理解、亲切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标点独具特色,能够将人物种种心情、语气的变化借之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有强烈的画面感。

(指导教师:曾庆荣)

猜你喜欢
楼道误会悬念
遵守秩序不拥挤
误会
巧设悬念增魅力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楼道里奇异的声音
楼道不是游乐场
楼道里的奇异声音
寻找失踪的少女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你误会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