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2021-03-16 10:05
求学·文科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新闻学爷爷专业

专业名称:新闻学

讲述人:又逢君(武汉大学)

专业分类:新闻传播学类

适合人群:文笔好、有想法、爱观察,愿意到处游历,对社会热点敏感,有新闻理想的同学

新闻学专业主要学些什么呢?

又逢君:或许很多同学对“新闻”一词的印象还停留在新闻联播和报纸文章上,但新闻学专业可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和严肃。就新闻学而言,除了基本的新闻理论、新闻史、传播研究方法、媒介法规与伦理,不同的方向也会细分出不同的课程。

传统纸媒的课程主要包括消息写作、深度报道写作、新闻采访、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与视频媒体相关的课程则更偏“动态”一点,有新闻摄像、视频剪辑等课程。在选修的视听语言分析课程中,老师让我们把《乘风破浪的姐姐》看一遍,分析它的视听语言,并让我们自己策划一个独一无二的综艺。别人休闲看综艺,我们做作业也要看综艺,以至于现在我们看到电视节目就会不自觉地分析起它的议程设置和节目编排来。

参观武汉的抗疫专题展

与网络新媒体相关的课程则偏向于互联网,包括新媒体概论、应用、编辑、媒介编程以及数据新闻等课程。很多同学都会在空余时间里自学PS(图像处理软件)、PR(视频编辑软件)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随着媒体的多元化,我们也紧跟潮流,融合新闻报道课里就涵盖了短视频、网页制作、虚拟现实新闻制作等走在科技前沿的知识,老师会让我们走出教室去校园外拍摄短视频素材,并剪辑、点评、发布,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得十分紧密。

有人提出一种观点叫“新闻无学”,

这是什么意思?

又逢君:有些人认为“新闻无学”,觉得新闻学“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没有特别的研究方法,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其实呀,做新闻学问可大着呢!我们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经济、法律、社会、心理、哲学、体育、文学、摄影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会被老师推荐你去涉猎一番,因为这对完善你的知识体系大有益处。毕竟,与你的采访对象交流的时候,如果你问出一些“傻瓜问题”,就会闹笑话。比如说你去报道世界杯的赛事,但你却连点球的规则都不知道;或者你要报道一件社会民事案件,却不懂其中涉及的法律条文、案件性质,那稿子根本就无从写起。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无学”,指的是学新闻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新闻学没有死记硬背的理论,却需要你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所以说,学新闻更加注重全方位的素质,而不是某一项技能的磨炼。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业内称她为“新闻女王”,曾在采访邓小平前把他的著作全部都看了一遍,在采访前了解邓小平,才能在采访当天刨根问底,提出许多有深度的问题。

新闻工作有什么样的特点?

又逢君:新闻活动引人注目,社会影响力大。新媒体上的一篇新闻报道可以有上百万的浏览量,可以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在传统媒体,当你的文章被印成报刊,被人们传阅时,你的内心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创作的成就感。得益于新闻报道,很多社会事件才得以被人们重视和解决,这也是为什么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的原因。

社会接触面广,工作“变幻无穷”。新闻工作就是这样,你会了解到社会中的千姿百态、万事万物,你有许多的机会去认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成功人士。2020年我们学校举行的论坛,我们学生新闻部门得以去到媒体席中,并获得了提问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机会。

“脑体”并用,工作强度大。由于新闻学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它总会给你平淡的大学生活增添不少色彩浓重的回忆。在学校,报道一场大型晚会,我们得去到现场收集写作素材,并以最快的速度写稿、排版,在第二天甚至当天晚上公众号就会出现我们图文并茂的推文,而我们却忙到可能晚饭都忘记吃。当终于准点发出了推文,报道阅读量破万时,我们的内心是十分幸福的。

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

又逢君:在我们学校,新闻学专业的同学毕业以后,大部分还是选择去传统媒体当记者、编辑来沉淀历练,打造出自己的代表作,像《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主流报纸都是我们的首选项;也有去新媒体和互联网大厂闯荡一番的,有些同学在大二暑假就拿到了阿里巴巴、网易等大厂的实习聘用,从事新媒体相关宣传工作;如果不想去媒体工作,还有许多企业的公关、宣传部门可以选择。学习的过程中你收获了全面客观的思维能力以及过硬的写作功底,在人文社科类的工作岗位上会很有优势。

很多知名人士都是学新闻学出身的,比如央视的白岩松,湖南卫视导演洪涛,主持人李思思、孟非等。学习新闻学,成为一名记者让他们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人生经验,为发现自身更多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哪怕将来不在媒体行业扎根,在新闻行业里认识的人、学习到的前沿知识都会是你进步的阶梯。

在学习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又逢君:新闻写作课上我们赏析了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前一段时间在微信公众号上广泛传播的《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就被我们拿来深度分析过,分析完后还要去实践,我们小组就去找食堂里的阿姨、叔叔采访,写了一篇《重复的人生》新闻作品。这个课程不只是对专业的精进,它还能督促你去发现身边的问题,并用有人文关怀的笔记录下来。我们的报道发在院里的公众号上,有学生部门提议为叔叔阿姨人物制作写真,也有同学对我们说,通过这样一篇文章,了解了很多身边不曾注意的人,和食堂叔叔阿姨有了交集,他们不再是“打饭机器”,感觉去食堂吃饭都有回家吃饭的温馨感了。

记得大二上学期,我们被要求每个人完成一篇非虚构写作的人物特稿。我喜欢晨跑,我经常在早晨的操场上遇见一位头发花白但精气神十足的爷爷。有一天搭话才知道,爷爷已经80岁高龄,但坚持每天早上5点起床,步行2千米来学校绕着操场跑整整25圈,只有天气不佳时才会暂停。从60岁退休到80岁,他已经坚持20年了,我暗暗吃惊,同时打定主意将这位爷爷作为我的特稿主角。我要到了爷爷的家庭住址,和爷爷约好了时间上门。

由于爷爷住的小区在老城区,没有什么明显的指示牌,那一天去爷爷家采访的时候,我们硬是拎着一袋苹果找了一个小时。爷爷没有智能手机,也没办法随时联系,好在最后终于在一位路人的帮助下找到了爷爷家。我们远远看去,在拐角处,爷爷背着手伸着脖子等着我们,一见我们,就抬起他的手招呼我们,脸上还挂着朴素的笑容。那一瞬间,我仿佛看见了自己的亲外公在等他的外孙,相识不过三天,这位爷爷却在异乡给了我熟悉的温暖。

爷爷热情地给我们做介绍

还有一次,我們去采访一位凤凰卫视的资深媒体人关于媒体工作的经历,她看我们经验不足,就非常和善地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并热情地分享她的采访技巧。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这个专业让我能够走出课堂去接触到更多可爱的人和事,给大学生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新闻学爷爷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