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学习深度发生

2021-03-17 15:18吴化静
江苏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表达力思维力学习力

吴化静

【关键词】语文教学;深度发生;思维力;学习力;表达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8-0069-01

语文深度学习是指学生运用深度学习理论和策略,注重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语文学习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提升思维力、学习力、表达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为在语文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要主动寻找深度学习的途径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多样化教学,强化语言文字运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深度发生。本文以六上《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例,探寻让语文学习深度发生的策略。

1.充分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思维力。

受时空的限制、文本的约束,现在的学生很难理解《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的大背景。教学这样的文章,如果仅仅局限于文本内容,那么,学生就很难感知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在预习阶段,引导学生搜集关于李大钊在狱中所受苦刑的相关资料,资料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相关视频;教学时,结合课文内容以及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观看、交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助于学生体悟李大钊在被害前镇定自若、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借助多媒体教学,学生对文中张作霖等人的罪行、李大钊的英勇无畏有更鲜明的对比,从而也加深了对主题的感悟。

不一样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的地域特征,都是学生深入感知教材内容的阻碍。但多媒体这种生动的辅助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助于其在脑中重现、联想当时特殊的情境。而联想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提升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2.开展多样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语文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应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多样化教學,为学生创设充满活力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从线性回归到深度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例,在讲解李大钊“被捕前”和“被捕时”两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概括法”“朗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表现。接着,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法”让学生体会李大钊是一名怎样的父亲,并出示“你认识到了一位   的革命者”,让学生对上面的学习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出能够形容李大钊的恰切的词语,训练学生的概括性思维,提升其思维深度。教学“被审时”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如“合作探究法”“表演法”,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其充分发挥自主性。这样的形式相对于教师一味地讲,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3.强化语言文字运用,提升学生的表达力。

语文深度学习强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主要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文字的运用,多读多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有大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的句子,开头与结尾相呼应。课堂上,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这些生动的语言文字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小练笔的形式,写一写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如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等,写作时应突出人物的英雄品质。

写完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自评”“互评” 等方法评价学生的表现,并根据学生的练笔及评价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写一写、评一评的过程,既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也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3303500589277

猜你喜欢
表达力思维力学习力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表达力的多元设计与实践探索——台北市南湖高级中学语文组“写∞手”教学活动探析
也谈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三种”策略应用
轻摆渡,济江川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语文教育表达力的理论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