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校园 快乐每一天

2021-03-17 19:52编写组
江苏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槐花主人校园

编写组

一、学校简史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以下简称“琅小”)创建于1934年,至今已有近90年的办学历史,是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1999年起,学校始创分校,2007年成立南京城区第一个教育集团,各集团校在本校的引领下迅速发展,有的现已独立、剥离,成为新名校。目前,学校已拥有5个分校,6个合办校,27个“小主人教育”联盟校。

琅小全体师生以“活跃在校园快乐每一天”的新样态不断前行。学校获得了“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部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并连续多年获评“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单位”。2014年,学校的“小主人教育”研究成果获得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学习获“全国文明校园”的殊荣。

二、教育哲学

快乐做主人

三、教育主张

小主人教育

四、文化名片

(一)人物——一位童年密码的发现者

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小主人教育”,如同一株屹立在时间里的树,历经40年,从一棵树苗长成了大树,昭示着每一个琅小人的教育情怀。戚韵东校长作为学校掌门人,从风华正茂到华发渐生,在这里潜心耕耘超过 20 年。她担任校长也有13年了,她熟悉学校成长的每一圈年轮,如同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

1.守护童心:教育主张的坚守与超越。

2007年,戚韵东从前任校长的手里接过了重担。对年轻的戚韵东来说,这重担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处于高峰的琅小怎么发展?愉快教育、“小主人教育”研究如何深入?理论和一般规律告诉我们,继承、深入、完善、发展这样的思路,几乎所有的“接班人”都会形成,但真正实现的并不多。然而,戚韵东是最成功的一个。

戚韵东以她一贯的温和从容表达着她的坚定。她依靠学校的老校长、老主任和所有教师,对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戚韵东十分珍惜“小主人教育”,但并不回避“小主人教育”的实践困惑和时代要求。戚韵东说:“从教育立场上,我们更多地是在成人视角上规划小主人发展的规格,而忽略了作为发展主体的儿童自身的感受;从教育实践上看,教育尚未突破当下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她认为小主人教育更倾向从心理学意义上来探讨学生个体的积极情感对学习的促进。如此平实而深刻的认识来源于她对儿童深切的爱。那段时间,她每每和同事、家长甚至家人展开热烈讨论。主人如果不快乐,那还是主人吗?琅小的小主人如果不快乐,那还是健康发展的小主人吗?在琅小就读、毕业的学生要做小主人,更要做快乐的小主人。就这样,在这一片愉快教育思想深深扎根的教育热土上,“快乐做主人”的理念形成了。

在课程设置上,戚韵东提出以“快乐做主人”为核心理念统整国家课程,制定和实施了《琅琊路小学儿童公约》,开发了极具个性的小主人课程体系,设计开发了小主人个性化学习方案,丰盈学生的童年生活。在教学上,她努力构建以自主、开放、创新、愉悦为特色的“活力课堂”,将课堂作为师生重要的生命场所。在活动方面,戚韵东带领教师努力营造自主发展的快乐成长乐园,有小主人自主发展营、小主人智囊团、小主人礼仪讲解团、小主人文明岗……由她主持的课题“快乐做主人:儿童教育的本土范式研究”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放飞小主人教育理想,浸润小主人快乐童年”成为琅小人快乐的愿景。

2.人在中央:管理理念的提炼与升华。

校长应该什么样?在不少教师心目中,校长应该像个“领导”,有点“架子”,但戚韵东打破了教师对校长固有的想象。她坦荡、真诚,与人交往从不怀功利想法;她热心、周到,不论教师遇到什么麻烦或困难,她都会尽心尽力帮忙解决;她待人平等,从不摆架子、硬要求,总是认真倾听教师的想法,再给出适当的建议……

“快乐做主人”是戚韵东的教育哲学。对学生而言,是做“小主人”的快乐;对教师而言,是做“大主人”的快乐。对于琅小里的每一名教师,戚韵东对他们说:“我们都很重要,我们都能成长,我们都会给学校带来变化。”

“人在中央”是戚韵东提出的学校管理理念,给予教师一份来自心灵的尊重与关爱,让教师意识到他们是学校“重要的人”。戚韵东组建了课程研发中心、儿童阅读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三中心既强调革新与创新,又达成对话与融通,形成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实践张力。活动形式上,以“名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坊”“相约星期二”“悦读时光”“党群议事园”为载体,构建创造幸福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强化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人意识、自主能力和快乐体验。她虚心拜访,特聘多位学者为指导专家,打造面向未来、主动探究、自我更新的多学科有机融合的专业团队,为教师全面成长赋能,成就教师职业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戚韵东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严谨、恬静、儒雅、淡定的她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在她的引领下,“小主人教育”这株深植在琅小园里的大树,更加蒼翠挺拔,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琅小人!

(二)课程——一座浓荫中的快乐园子

“快乐做主人”,培养集体的、学习的和生活的小主人,这是琅小的核心理念。“小主人教育”回应的是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

1.课程的快乐开发。

校本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起,琅小确立了“课内为主,课内外教育教学一体化”的整体改革框架,其中一个重点是优化课程设置,由此开始,形成了一批优秀的校本课程。“快乐做主人——综合实践活动”“钟灵毓秀话金陵”“小主人眼中的民国文化”等课程获南京市校本课程评比一等奖,“小主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研究成果被评为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

统整课程。随着“小主人教育”的深入,琅小的课程改革不断向深处推进,以“槐花节”和“科学节”等为代表的“统整课程”应运而生。每年五月,琅小娃们读着《槐乡五月》校本教材,嗅着校园里醉人的槐香,和文章里的小姑娘、小小子们一样,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口袋里装着槐花;中午吃饭,白米饭里也拌上了槐花,槐花节上,学校准备了槐花饺子、槐花汤圆、槐花茶、槐花米糕……醉人的槐花香气飘满整个校园,也飘进了每一个琅小娃的心中。统整课程体现了“课内为主,课内外教育教学一体化”的核心思想,以丰富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一体化学习”的经历,促进了学生在“槐花节”这一情境中的“一体化发展”。

一体化课程。在琅小园里,所有的科目均要为“快乐小主人”的“一体化发展”服务。通过创造“一体化学习”的情境,确定概念性主题,引导学生调动在所有科目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整合学习的方式来促进小主人能力的发展。以一年级开设的“我的成长新起点”课程为例,该课程以“认识”作为核心概念,课程目标的设置以新生入学的现状和需求为基础,以迫切需要解决的熟悉环境和人际交往等问题为突破口,以“快乐小主人培养目标”中对“快乐的小主人”的素养要求为依据,让学生在入学后能够尽快地认识、熟悉,用8到10周的时间形成“我是琅小小主人”的意识。刚刚走进琅小园的学生,先不学习课本知识,而是在“新起点课程”中感受快乐、感受温暖,在这样的一体化课程中,每一个学生都在争做琅小小主人,也都爱上了琅小园。

2.活力满满的快乐课堂。

琅小的教学改革主张基于“一体化课程”构建“活力课堂”,落实学生的“一体化学习”。“活力課堂”是第一人称视角的课堂,第一人称的视角是主人的视角,在这座快乐的园子里,我们倡导不论教师还是学生,每一个人都是“主人”,是平等的关系。不论是“大主人”,还是“小主人”,都满怀着对学习的热情,沉浸在课堂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话语方式表达所得。“活力课堂”是快乐的课堂,在课堂中体会到的快乐应该是学习本身的快乐,是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快乐。琅小的课堂教学让师生都真切感受到,有一种快乐来自学习。从教育的角度讲,学习能量是需要激活的,因此,我们开展活力课堂的研究,并致力于开发课堂“活力因子”。

琅小提出了四大“活力因子”:挑战性情境、具身性活动、进阶性任务、增值性评价。以“活力因子”驱动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的规划、实施和反思。根据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情况,我们总结提炼了以“早知道、会安排、能落实、有反思”为内容的“活力课堂+自主学习”学习模型。

在此基础上,琅小还推出了小主人个性化学习平台。这是在小主人个性化学习理念指导下开发的、架构于网络的学习平台。在活力课堂的浸润下,在小主人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推动中,成就了无数由琅小小主人自主设计与实施的学习活动,满足了小主人在学习的方法、手段、内容、进程、评价等方面的个性需求。

3.项目研究促进小主人快乐成长。

通过小主人课程等专门性项目课程,小主人学想学的本领,做想做的事情,解决想解决的问题,提高过好自己个人“小生活”和公共“大生活”的能力。通过小主人讲坛、郎郎丫丫发布台、小主人智囊团等项目课程,小主人展示自己喜欢并自主研究的学习内容,登台宣讲、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了自主探究能力,获得了快乐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主人教育”的内涵仍在不断拓展,教育教学的整体架构越来越清晰,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小主人教育”研究的推进也在促进学校不断发展。在静静的琅琊路上,这座快乐的园子延续着快乐,创造着快乐!

(三)符号——一种童话园里的印记

琅小以“珍视生命”为教育基点,以愉快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学校的办学,在不断创新变革的教育思潮中,学校也重视“小主人教育情境协创工程”,重在锐化、彰显学校的文化建设,以琅小味、序列化的文化符号润泽童心。

1.一切景语皆情语。

琅小是校园也是花园,是教育的场域,更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漫步其间,可观四季常青的雪松、香樟、梧桐;可赏四季嫣然的石榴、凌霄、迎春;可品四季飘香的桂花、梅花、玉兰。一花一木皆有情,不仅汇成勃勃生机的微环境,也进入校园“写生+”、校园里的节气、植物名片秀等学科特色活动中。

本部校园有一栋老建筑,集琅小周边民国建筑之风格,和琅小身处民国文化之情境,凝聚着浓厚的文化情结和文化情感,被师生亲切地唤作“小白楼”。“小白楼”白墙红瓦掩映在高大、茂密的梧桐树下,隐秘着本土文化的合力与传承,作为琅小标志性的建筑,是学校高位思想的起锚地,是“小主人教育”理念的摇篮,见证了琅小近百年的愉快教育征程。楼前有一池、池中有一石,横看成“图”侧看成“画”,似“鱼跃龙门”,似“侧影将士”,又似“雄鸡中国”。石上有“鲲池”二字,寓意由鲲化鹏一飞千里,激励着琅小师生向下沉潜浸润,向上飞扬翱翔,昭示着琅小师生的“鲲鹏”之志。

校园中心还有一座汉白玉雕像——“小主人塑像”。“集体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三人”紧密相依,合力托举飞鸽。整体雕像具有向上腾跃之势,标志着琅小“小主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塑造着琅小人“快乐做主人”的精神与姿态,表达着鲜明的教育主张和教育理想。

2.一图一像一视界。

琅小LOGO主体部分由标志性建筑“小白楼”和“小主人塑像”构成,“1934”字样是学校创建的年份。在构图上,抽象安静的“小白楼”重在写景,具象生动的“小主人塑像”意在写人,交相辉映,展现琅小教育人动静相生、情景交融的文化基调和教育情怀。中英文书写校名,不仅庄重大气,更表达着琅小作为一所名校的中国胸怀和世界眼光。LOGO的颜色是学校设定的校本色系,以“光谱三原色”红蓝绿为校园基准色,加深变浅,形成深浅两个方向的色系,以深色三原色体现琅小的底蕴,以亮色三原色彰显小主人的特质。此外,学校以三个校区所在路名而命名三色,分别是灵隐粉、玉泉蓝、琅琊青,并依次呼应着“集体、学习、生活”三个方面,不仅显现出悠久的年代感,同时射出儿童的活力与朝气。整个标志选取和谐、美观的圆形构图,具有琅小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强烈的视觉冲击。

活泼快乐、充满朝气的卡通形象“郎郎”“丫丫”由校名“琅琊”二字生成,是琅小小主人的缩影,并衍生出各种校园活动的剪影。甜美、含蓄的“小兰芽”是琅小对外宣传沟通的代言人,将琅小与学生、家长、社会紧密相连。

3.一言一曲三春晖。

校报《琅琅书声》为琅小小主人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陪伴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校刊《小主人》杂志表达了“快乐做主人”这一当下小学教育的基本命题,这也是琅小的培养目标。这两份刊物旨在促进师生“快乐做主人”,这样的理念跳跃在校报、校刊的字里行间,培养快乐的儿童,成就快乐的教师。

《我的校园我的家》和《童年飞翔》是琅小园最动听响亮的本土音符,在琅小“教育生活”的全域内,童心镂刻快乐的节奏,童年书写温暖的篇章。

琅小的教育文化符号系统,核心理念是“快乐做主人”,是这一理念的精神赋形和物化表达。每一个符号都是琅小教育情境的“全息图像”,荷载着琅小教育的意蕴,有着浓浓的琅小味。

3004501908207

猜你喜欢
槐花主人校园
赶路的槐花
主人有的我也有
美味的槐花饼
弓的主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槐花落
我当小主人
櫆香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