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多层分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1-03-17 00:13刘珽赵雄贵李程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刘珽 赵雄贵 李程

苏州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工艺美术中心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也是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江苏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将苏州建成“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设计融合创意示范城市”。苏州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丰富,企业作坊星罗棋布,是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重要区域,与国际密切接轨,具有先发优势。

基于区位优势,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是国家级重点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实习实训资源。学校以该专业为核心,联合室内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艺术设计等专业构成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群,成功入选“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专业群对接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设计与制作环节,与策划、设计、制作、推广等岗位群相吻合,覆盖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装与服饰、日用品、特色村镇、文博与旅游四大设计服务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深厚传统工艺文化素养,掌握系统的艺术设计方法,具有原创设计能力,能在传统工艺美术、室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艺术设计等行业中胜任创意策划师、工艺美术师、设计师、创意推广员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群面向长三角文创产业,打破专业发展壁垒,优化群内专业结构,拓展传统工艺发展路径,将传统造物智慧应用到现代生活,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摘 要】艺术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是艺术设计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来源,而人才培养模式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的突出体现。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近年的“双高计划”建设中,基于中法合作形成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对接产业发展新需求,推进“多层分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对该模式的缘起、做法、创新特色和改革成效等方面的介绍,对艺术专业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展开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多层分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89-0034-06

【作者简介】1.刘珽,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艺术设计、高职教育管理;2.赵雄贵,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高教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学、高职教育管理;3.李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教务处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产品设计、高职教育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之而来的是艺术设计领域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专业之间各自为政,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能力结构不合理、创新意识不强、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发展不相契合等难题亟须破解。2019年,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群获得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资格。学校以既往二十年中法艺术设计教育合作成果为基础,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创新了高职艺术设计“多层分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走出了一条艺术设计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新路。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由来

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时装设计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创新思维缺乏、原创设计能力不足等问题,与产业需求有一定差距,反映在高职人才培养上,便是存在教、学、用分离,课程联动性不足、综合性不强及创新能力培养不突出等弊端。为提升江苏省服装设计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促进服装产业的健康发展,江苏省教育委员会于1998年12月与法国国民教育部对外合作司签署协议,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工美)为基地,成立“中法江苏时装培训中心”(2008年更名为“中法江苏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学校由此开展与法国杜佰利高等实用艺术学院的合作,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经过10年实践探索,学校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创设职业情景,参照职业设计师工作流程及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设计工作室课程群,包含设计工作室课程(核心课程)、技术课程和设计理论课程等。工作室同时也是教学场所,是相关课程融会贯通之所,具有较强综合性。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强化专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激发创新意识、传授创新技巧、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培养了大批掌握国内外服装行业標准及运作规范,识时尚、会设计、能制作的高技术技能时装设计人才,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的创意设计产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该模式及其所形成的主题教学法也为多所职业院校所借鉴。

二、“多层分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而今,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贯穿在各领域各行业,多向交互融合,这对包括时装设计专业在内的艺术设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产业新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毕业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欠缺、综合设计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为此,苏州工美在深入广泛的调研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建立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等多方面入手,开展了“多层分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

1.制定符合文化创意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对长三角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以及区域院校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调研,总结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对应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根据调研结果,确定专业群对接产业最核心的设计与制作环节,分析岗位技术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据此实施教学改革,并根据行业发展适时调整专业群人才培养方向;同时提炼产业发展与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分析范式(见图1)。

2.构建以工作室为平台的课程体系。

学校以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依据,构建多元融合层级式课程体系(见图2)。依托全国艺术设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通过职教云平台,孵化“金课”,推进资源库、在线课程等教学资源建设。

该课程体系具体分为三个层级:

(1)“文化+”专业基础课程

“文化+”专业基础课程即底层共享型课程,有三个类型。一是文化艺术素养课程,即具有文化浸润特性、能够提升学生创意能力的课程。课程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优势,以引导、浸润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健全人格,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根据地域文化特点,将课程开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地方传统工艺、学习传统文化精髓,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其文化品格和综合素质。二是专业基础课程,即培养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创意思维的课程。该课程采用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独立精神,分为单元模块教学和主题教学两种形式。前者是以绘画技能和技术训练为主的“造型表达、色彩表达、版式设计”等课程,后者则是以主题方式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综合表达”等课程。三是专业主题教学课程。围绕主题开展跨界教学,使文化课与专业课、设计课与技术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融合,根据需求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同时深化课程内容,拓展课程资源,建设主题教学资源平台,拓展跨文化、跨专业的主题课程;充分利用微课、在线课程、优秀自媒体、一线品牌官网等资源,提高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效率;构建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课程范式,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和综合素养。

(2)“创意+”设计工作室课程

“创意+”设计工作室课程即中层互选型课程,是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分两类:一是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学校依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将技能证书考核所对应的技能要素分解到工作室课程中。此类课程以职业岗位为参考,侧重专业技能拓展。学生在具备本专业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可学习跨专业课程。这类课程既能为后续组建的跨专业项目团队和毕业设计团队提供支撑,又能满足“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包括“工艺技法、服装设计工作室、室内设计专题”等专业核心课程,“材料肌理表达、刺绣基础、陶瓷装饰技法”等传统工艺互选课程,传统工艺系列双语课程,“设计与科技融合”的专业前沿课程,以及“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界面设计”等课程。二是对应1+X证书试点的职业技能课程。学校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梳理,对接行业职业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使学生在课程学习后可直接通过技能考试获得技能证书,实现“课证融通”。

(3)“项目+”设计实务课程

“项目+”设计实务课程即高层融通型课程,是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项目完成能力的实务课程,分三类:一是实务项目课程。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领衔,联合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组建混编教学团队;教师发布教学实训标准与行业标准相对接的项目教学任务书,明确其所对应的专业能力知识点,依托大师工作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开展项目驱动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书对学生提出要求,制定项目准入、退出标准,学生据此参与设计研发。实务项目课程强调知识的横向联系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和课时可根据项目适时调整。二是依据真实项目转化的毕业设计课题。学校整合校企优质资源,开发基于真实项目的毕业设计课题。在教学设计中,引入公司设计流程,以符合市场需求、体现企业创新理念为标准确定课题。师生根据专业群发布的课题组建团队,开展毕业设计课题教学。三是建设教学资源库课程。学校在现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继续争取多方支持,加强课程建设,保持资源量逐年增长;同时联合其他院校开展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建设。学校系统化整理现有的技艺类示范教学视频资源,开展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研究,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

3.构建对接行业标准的多元评价体系。

学校对行业标准进行调研,以“一专多能”为导向,以“课证融通”为手段,以能力考核为核心,多方参与评价,并进行实践运行与反馈(见下页图3)。

专业群形成涵盖专业设计(项目开发)、过程控制和结果检验三个环节的评价机制,由行业、政府、学生、学校等多方参与评价。行业主要对教育目标和企业需求吻合度进行评价,政府部门主要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学生主要对教学培训过程、目标实现程度等进行评价,学校则主要对资源配置、教学任务落实情况和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形成既符合产业需求和专业教学实际,又对接行业标准、可复制推广的多元评价体系。

(二)特色与创新

1.有利于设计人才的分类培养。

“多层分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对四个专业各自的知识技能要求均有完整的设计,以确保人才培养的“一专”目标能够实现;同时工作室课程可供各专业学生选学,实务课程以项目实践为纽带,培养学生“多能”和“跨界”的素质,增进其对艺术设计行业的理解,以更快地成长为艺术设计高技术技能人才。

2.有利于在规范教学的同时彰显个性。

“多层分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培养学生通识能力的文化艺术素养课程和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底层共享课程,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中层互选课程,还有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完成项目能力的高层融通课程。这些课程分别具有“文化+”“创意+”“项目+”的属性,各具规范性和自主性,使学生既学到必备的知识,又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进行相对自由的选择。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设计服装时以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等地方代表性文化元素为切入点,用时尚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转化。这些作品依托学校SGM ART·MOUSE JI国际时尚中心在米兰时装周等国际舞台亮相,颇受好评。

3.有利于促进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成长成才。

“多层分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是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包括项目开发、过程控制、项目结果等,使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须掌握的技术技能、职业素质尤其是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等都能得到全面的反馈。此外,行業、政府、学生、学校四个主体又能从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中观层面的岗位技能、宏观层面的社会满意度等方面多维评价人才培养的成效,有助于学校调整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专业群学生“吴地拾遗——非遗文化研发活化平台的开拓者”项目荣获第12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金奖,展现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育人成效。

三、“多层分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效

多层分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中法合作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其重要理念是坚持“三个对接”,即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群方向可根据社会和产业的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多层分类”课程涵盖了高职学历教育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实施了与职业相对应的专业技术技能教育,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又起到强化、补充和拓展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新技术新技能的作用,促进艺术设计1+X证书的课证融通。

在“多层分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过程中,与艺术设计专业特点、主题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与组织方式相适应的是其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育人特色。一是教学团队由学校教师、企业知名设计师和工艺美术大师三类人员构成,他们在艺术设计理论、现代设计、传统工艺和文化方面各有所长,使现代与传统的教学结合有了基本前提;二是课程体系里既有传统文化课程又有现代设计理论课程,既有传统工艺美术课程又有现代设计技法课程,使学生知识结构中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有机统一;三是“项目+”课程多强调以现代设计手段表现传统文化内容,也使得学生擅长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

“多层分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服装设计专业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起,学校师生合作创作的系列服装设计作品成功登陆米兰时装周、荷兰设计周、中国国际时装展示周等重要舞台,多位国际著名设计师对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师生时装设计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在全国职教届属于首例,充分证明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可取之处。

2456500511224

猜你喜欢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工作室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