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新闻观点才能贴近民众

2021-03-17 03:47张振中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真实感电视新闻观点

◎张振中

近几年,全国各级各类媒体都在重整资源、互较高下,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逐步扩大,竞争也是日趋激烈,而随着现代社会民主进程的加速推进,平民化成为各类媒体争取受众,扩大影响的一件法宝。电视新闻也应顺势而为,以平常心贴近普通老百姓,用真实的新闻观点全景展示民生视角。

一、民生乃根本 报道接地气

多年来,新闻界一直强调“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电视新闻节目更应该讲述老百姓的实际生活状态,以普通百姓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为新闻的根本,特别要注重大众的接受心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新闻栏目的可看性。心里装着群众,不是说说而已,应具体体现在节目上,要说到心坎上,挠到痒痒肉,让大家听听乡音,叙叙乡情,体现出当今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导向和价值走向。

现在的大众传播研究普遍认为:受众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客体,而是积极、主动的群体,受众不仅是电视的传播对象,更是电视的服务对象。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电视受众的内在需求,应该是当今中国电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具体到节目中,最简单的一个要求就是“要说人话”,你知道的,你想让别人知道的,别人愿意知道的,清清楚楚告诉他,就可以了。要杜绝喊口号一样的语言,将政治、经济、道德准则等晦涩的内容转换为日常生活的通俗话语。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新闻中出现了1.037亿元这个数字,不要读成“一点零三七亿元”,而应该读做“一亿零三百七十万元”,0.1元就读成“一毛钱”,千万不要读成“零点一元”。老百姓上街买菜,商贩会说“拿好您的菜,这是找您的零点一元”么?明显是不会的。同时,电视语言要尽量用短句,少用长句,尽量用大白话,避免用书面语,这样才会让受众有亲近感。此外,记者要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新闻素材,讲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般消解观众的疑难,滋润观众的心田,让观众从观看、思考和感悟中得到教育和启发。当前,与以往的被动接受不同,“让我们自己看,让我们自己想”正逐步成为电视受众的普遍心态,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反映日常琐事的东西,需要的是人与人心与心的互动交流。一个节目、一组镜头,一篇稿件,如果不能吸引受众,不能给大家留下思考、参与的空间,那就根本谈不上心里装着受众。因而,电视新闻的平民化,首先必须消除的就是电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和神秘感,强化其特有的贴近感和真实感。

从传播角度说,电视新闻传播内容只有观众接受并认可,百姓关注并欢迎,传播过程才算完成。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就要求我们必须多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中去,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群众疾苦,要善于挖掘人的深层情感,表达人的本心需要。而这种表达,还不能流俗,不能牵强,不能刻意,需要一种自然地流露,深情的表述,这种节目,应该是诗意的,需要把整段的原本一个故事的叙述打碎,变成几个碎片,也可以说是一颗颗珍珠,通过多种形式,串起这个主要内容,让受众随时随地都可以看进去,看下来,而且利用这种形式的多变,让大家享受到接收信息、感受权威的快乐,这是需要一定功夫的。

二、要让真实的事有真实感

做新闻不是拍电影,但可悲的是,电影明明是假的,但却可以让观众信以为真,情绪也随之波澜起伏,欢笑、哭泣、震撼。新闻明明是真的,却在很多时候不被民众接受或者认可,甚至被嘲讽。归根结底的原因是,真实不等于真实感,如何让我们真实的新闻节目更有真实感,这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当前,各类媒体每天发布着大量的消息,甚至这些消息本身就互相冲突甚至矛盾,作为一名普通的受众,如何分清真假,怎么辨别是非,其实很难,这就导致了诸多问题,主流价值观面临多元价值冲突,主流媒体面临复杂舆论环境,主流报道公信力被质疑,诸多公职人员被妖魔化。面对这些问题,如何破局,其实央视很早就做过尝试,2012年国庆节期间,央视推出《走基层 百姓心声》特别节目《你幸福吗》,在社会上引发巨大反响,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海采的方式开始在国内电视新闻中流行。当时央视给采访的记者三点要求,

1.采访中不要刻意去找你想要的,而要去发现让你意外的。

2.所有的回答都是我们想要的。

3.回答不是唯一重要的,

回答的状态和场景同样珍贵。仔细琢磨一下这三条要求,不难发现,节目制片人寻找的并不是幸福本身,而是在寻找新闻的真实感,重塑电视的公信力。海采中出现的“我姓曾”等种种神回复,现在也令人记忆犹新,这也给所有的电视新闻人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的报道不仅应关注民生改善的最终成效,更应关注民生改善的实现过程,正面触及在这个过程中当事者遇到的缺陷、努力和收获,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因为过程带来未知,未知传递真实。结果往往就是一句话,简单而没有味道,而达成结果的过程却充满了个体化的付出与意外,曲折与故事。关注了过程,放大了过程,反而会让我们的节目,带给人们更多的“真实感”。

让我们回过头来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电视新闻的公信力会一点点的丧失,为什么会有“希望生活在新闻联播”里的嘲讽,难道新闻中播出的事件都是假的吗?不是的,问题是我们新闻中播出的事件都是正面的,甚至可以说是被塑造得过于正面了,而负面的内容往往是不会也不能播出的,这其实与老百姓的生活是脱节的,谁的日常生活中只会遇到正面积极向上的事呢?所以说,如果我们在报道中,让社会的整体发展与百姓的个体感受脱节,那这样的正面报道有可能带来的是负面效果。

电视节目是线性传播,受众对新闻没有选择和支配权,他们只有紧紧跟住播讲的速度,才能理解信息的内容,因此,记者在电视语言语境的创造上要注意分寸,不要刻意引导,主流媒体,拼得就是现场和立场。比如,记者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身份作现场报道,这时,记者就是民众的代言人,不要随意增加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应该不加修饰地把现场的真实场景展现给观众,让观众得到第一手信息,通过这个信息自己分析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对观众的尊重,也让新闻更具真实感。

三、用观点做新闻

电视新闻都要做“主题报道”,顾名思义就是“主题先行”的报道。就像一场足球比赛,队员还没有登场,就已经确定了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所谓的“主题”。这样的比赛只能有这样的结果,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这个结果实现的过程曲折一些,艺术一些。但无论我们怎么做,主题报道的新闻性都很弱,“宣传”的本质都没有改变。因此,能够吸引受众看下去的,只有你通过事实陈述的观点。有一句话:事实来自现场,观点产生力量!

(一)要学会用最生动的事例解释最基本的原理

一些最基本的原理或者概念就是最普遍的观点,尤其是做经济类的新闻,很多名词和术语一般人听都没有听过,很多罗列起来的数字让人眼花缭乱,记者需要把这些东西自己先搞懂,然后再转变成普通观众能看懂的语言和方式展示出来,这样才算把你的观点呈现了。“看懂”是对一个稿子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我们的稿子外行人都看不懂,只能说我们自己也不了解要表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二)用最精准的眼光捕捉最前沿的观点

潜伏在一些基本原理下,还有很多最前沿的观点不断推动着理论的深化。按照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应该是先有事实再有观点。但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那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先捕捉一些最前沿的观点,再搜罗最生动的事例进行验证。这些观点不像那些基本原理,时刻附着在事物表面,而是蕴藏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因此需要我们敏捷地去捕捉。

(三)用最深邃的思考总结最鲜明的观点

通过事实自己总结观点,是做新闻的最高境界。有些部门文件中的观点,有可能放在江苏浙江行,放在广东深圳也可,是具有普遍性的。然而通过自己的思考整合信息,总结出来的观点,放在其他地方,它是不适用的,因为这种观点具有唯一性。

记得之前有些专家曾争论许久,我们做电视到底是要吸引人们的眼球还是抓住人们的耳朵。随后《百家讲坛》的火爆让这一争论戛然而止。看腻了奢华的灯光,昂贵的布景,当人们要逃避视觉污染时,静谧地聆听便有了机会:一个老头、一尺讲台、一只话筒,电视就以最原始的状态、最低廉的成本抓住了人们的耳朵。思想的讲述更具有沉淀性,《河殇》的镜头你还能记住多少?但它所陈述的观点依然在我们耳边萦绕。形式是易碎的,思想是永恒的,因此,我们要用思想做新闻,做有观点的新闻。

作为一名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无论是时政报道、经济报道、还是社会新闻报道,都要善于从群众的角度去捕捉报道的内容和观点。多从基层一线生活中反映出的一些新问题和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找到具有代表意义或对全局有启示意义的线索,然后用自己的思想,把这些看似无关的线索用一根线串起来,加以佐证、推敲后再推向大众。

总之,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观点是新闻的灵魂,只有真实的新闻观点才能最贴近群众的生活、最具烟火气。传统电视新闻中存在的“高大全”和居高临下说教模式注定要被淘汰,传播效果才是检验报道是否正面的唯一标准,这是对时代、对生活、对受众的尊重,也体现着新时期电视顺应时代的全新审美价值。

猜你喜欢
真实感电视新闻观点
融媒体下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细推物理重体验 表现人物贵专精
南丰蜜桔造型
县区台借助新媒体做好电视新闻刍议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电视新闻解说词发展三趋势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