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特点和教育对策

2021-03-17 07:20林晓浩
科学咨询 2021年7期
关键词:惩罚青少年心理

林晓浩

(宾阳县高级中学 广西南宁 530400)

“网络成瘾症”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的心理疾病,其中,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难题。然而,青少年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必须重视和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在下面的内容中,笔者将阐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特点,并就矫正和预防教育方面提出一些对策。

一、网络成瘾的相关问题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是由 Goldberg 提出,并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IAD 临床上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人们普遍认为“网络成瘾症”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的心理疾病,初时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而后发展成为躯体上的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紧张焦虑、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然而,网络成瘾的概念受到了一些质疑,有人认为网络成瘾只是一种被夸大的说法。但笔者支持“网络成瘾”更大程度地涉及了人的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个观点,对策也应该从这方面入手,所以首先应该分析并弄清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特点[1]。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的生理发育迅速,但心理发展速度较慢,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引起心理发展上的矛盾。网络正是满足了青少年的一些心理需要,解决了这些心理矛盾,才引发了网络成瘾,具体分析如下:

(一)反抗性与依赖性

自我意识高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度,以及独立意识的产生,使青少年对一切都不顺从,不愿听取长辈建议,但内心中并未完全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两者形成了心理矛盾。于是,一方面,即使对网络并不感兴趣,但在长辈的教育面前,具有反抗性的他们便开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另一方面,由于在网络可以做到任何想做的事,其对父母的依赖性也会暂时消失。于是,当他们发现网络既可以满足反抗心理又可以消除对父母的依赖性时,对网络的沉迷也就渐渐开始了。

(二)封闭性与开放性

青春期的青少年渐渐将内心封闭起来,而对外界的不信任、不满意,又加剧了封闭程度;同时,他们又感到孤独,希望有人关心、理解自己,两者形成了心理矛盾。而通过网络可以忽略所处的现实环境而与陌生人进行交流,且不用担忧会泄露隐私。网络既保证了他们的心理活动的封闭性,又满足了开放性,解决了的这个心理矛盾。

(三)勇敢和怯懦

青少年由于在思想上很少受束缚,不存在太多顾虑,所以常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其缺少生活经验,又使得他们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得比较怯懦、自卑,这造成了又一个心理矛盾。网络上游戏资源等刺激性强的玩法,可以抛开现实中的种种规定,不需要任何背景、资产准备就可以挑战一切,且每一次胜利都可以得到清楚的赞扬和具体的奖励。可见,网络又一次化解了青少年的这个心理矛盾,还有附带获益——清晰、易得的成就感。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矫正和预防

对于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青少年网络成瘾教育,一方面要做好上瘾学生的行为矫正工作,另一方面则以预防为主: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行为矫正

对于网络成瘾的学生,要耐心地引导教育,同时尽可能地要结合家庭的力量,和家长一起帮助他们,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几个:

1.通过功能评估理解问题行为

在帮助学生减少或消除网络成瘾之前,应该先了解为什么他会出现这个问题。功能评估就是收集与问题行为的发生有关的前提和后果的过程。评估结果有助于推断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评估常用的有两种方法:①间接评估法。又称调查评估法。它使用行为晤谈问卷来获得信息,这些信息来自出现问题行为的个人或其他的知情者,这种做法易于操作和不需要大量的时间。行为晤谈的目的就是获得关于问题行为、前提、后果以及其他变量的信息,以便形成关于问题控制变量的假说。在此过程中要收集的信息主要有:[前提——如什么时候出现这些问题行为?出现问题行为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常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现?什么时候、在哪儿、和谁以及什么情况下问题行为最不可能发生?等等];[后果——如问题行为出现后发生了什么事?问题行为出现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②直接观察法。这种方法得到的信息更准确,但花的时间也多。通过这些收集信息,再进行功能分析,寻找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例:

由此,可以推断,此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可能是与父亲缺乏沟通,受挫后不被理解,失落、委屈的情绪无法发泄,于是上网寻求“知己”。所以应该很好地运用这个步骤,认真地寻找原因,以便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在推断出原因后,接下来就应该制订实施方案,选择矫正方法了。

2.消退的应用

消退是首先应考虑的治疗方案之一,只要问题行为继续存在,就必定有一个强化的后果持续作用,因此,应该识别强化后果并消除它。成功消退程序取决于能否识别维持问题行为的特定的强化物。问题行为可以由正强化维持,即刺激事件的存在是行为的结果;也可以有负强化维持,即行为的结果导致对刺激事件的逃避。上述例子,显然是属于负强化,且强化物是“父亲的相关埋怨”。所以具体治疗行动可以是:父亲不要埋怨,主动并尽可能多地与孩子沟通,多给其鼓励、理解。

另外,应当注意的是,消退反跳是可能存在的,也可能会因此使问题更严重。如上述例子中:父亲刚开始改变态度的时候,孩子可能不会这么快就接受父亲的改变,不信任父亲,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更迷恋网络。此时,父亲千万不要放弃,应该坚持,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诚意,那时治疗就会开始起效了。还有,应该注意保持治疗中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不仅父亲这样做,母亲、其他与其接近的人也应该这样做,大家的行动要一致,这样可以增强治疗效果。

3.前提操纵减少问题行为

前提操纵,也称前提控制程序,包括改变问题行为的环境事件或替代行为。简单地说,即事先安排一些措施,影响问题行为的出现。如上述例子,教师、家长可以适时或在孩子通常上网的时间之前建议一起与孩子做一些什么事情,或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或请孩子帮忙做一些事情,从而转移他的注意力,巧妙地阻止他上网,逐渐减少他的上网时间。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的环境事件与替代行为一定要恰当,否则治疗效果不好。

4.使用惩罚

惩罚是一个基本的行为准则,惩罚发生时,行为跟随的后果导致行为将来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惩罚的类型有正性惩罚和负惩罚。最常用的是负惩罚,它指转移问题行为后的强化事件。如上述例子,家长可以把电脑锁起来或限制他的行动,不让他上网;或上网超过规定的时间,就减少他的零花钱或不让其买他想要的东西等。正惩罚是依照问题行为的发生,提供厌恶事件,从而是问题行为未来的可能性降低。如,孩子超过规定的上网时间,就让他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应当注意的是,惩罚程序应用不当或滥用的话对接受者可能会造成危害,所以在使用的时候,要考虑道德方面的注意事项。

5.自我管理的方法

自我管理的方法也包括前面的一些方法,如前提操纵法、行为契约,还包括安排强化和惩罚、社会支持(即通过行为者生活中的其他重要人物给其提供行为的控制或强化)、自我指令及自我奖励(即通过特殊的自我对话方式来影响行为)、目标的建立及自我监督(目标建立包括写下目标行为的程度、标准及其出现的时间范围。如该生规定每日、每周的学习时间表并监督目标实施的情况)等等。选用这种方法时,应该注意选择适宜的方式,以增加治疗的效果。

以上各种矫正措施应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不同成瘾原因的青少年,选用不同的方法,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措施

社会上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成熟,相应的措施也十分多,作为学校的预防教育方面,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学校利用板报、校刊宣传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正负影响,认识网络成瘾对身心的伤害,从而树立保健意识,学会健康上网。

(2)利用心理健康课、团体辅导的方式,学习相关的网络健康知识,等等。

四、结束语

总之,在迫切需要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的今天,应当结合社会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调动全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促使青少年养成一个良好的利用网络的习惯,最终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惩罚青少年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青少年发明家
心理小测试
神的惩罚
心理感受
Jokes笑话
真正的惩罚等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