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微课制作及应用的反思

2021-03-18 22:56王志丹
高考·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制作微课应用

王志丹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逐渐深度融合,给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多新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手段。依据笔者的亲身体会和经验,本文对这些新的教学手段之一——微课,从常见类型、形式、制作过程、应用进行小结和反思。

关键词:微课;制作;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逐渐深度融合,给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多新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手段。微课作为近些年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手段和载体,越来越深受到广大师生喜爱。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具有时间短、容量小、内容短小精悍、可重复性好、易观看、易传播的特点,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区相继组织过很多微课制作评比活动,推动了微课迅速发展。本人也录制过一些微课,现将有关微课类型、形式、制作过程、应用进行小结和反思。

一、微课的常见类型

常见的微课类型有:

(一)讲授型

这种类型的微课主要借助于教师的语言描述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制作的PPT讲授,也可以在纸张或平板电脑上边书写边讲授。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微课类型,大多数科目的授课内容都可以制作成这种类型的微课。

(二)演示型

在这种类型的微课中,教师做示范或演示性的实验,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感知获得知識。此类型更适合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目。这些科目有些实物或实验不便于在课堂展示,比如:高中化学中的“铝热反应”实验,喷溅出的大量火星有一定危险性;有些实物或实验器材比较小巧,在课堂上操作不便于学生细致观察,如高中化学科目中“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学生不便观察金属钠在烧杯中液面上的四处游动。这些实验可由教师制作出清晰的微课,在大屏幕上播放给学生仔细观看。

(三)练习型

在这种类型的微课中,学生在教师的亲自演示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此类型微课比较适合体育类内容的学习,比如:学习瑜伽、健身操的视频,还可以应用在指导幼儿折纸、手工制作等方面。

除以上类型外,微课还有启发类、讨论类、实验类、合作学习类,等等,因为这些类型不常见、不常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二、微课的常见形式

(一)录屏式

教师一边将制作的PPT课件在电脑上播放,一边进行讲解,同时用录屏软件把教学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微课。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用该形式制作成的微课画面清晰,字迹清楚,易于观看。

(二)拍摄式

用摄像器材(摄像机、手机等)拍摄教师的教学过程,后期用编辑软件进行处理而制作成功的微课。此形式中,教师可以出镜,在黑板上书写、讲授、演示,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师也可以不出镜,用笔在白纸上书写展现教学过程,摄像器材对准白纸进行拍摄,让学生清晰地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形式对拍摄环境和器材要求较高,拍摄环境要安静、明亮,摄像器材要像素高、录音效果好。

(三)新型录屏式

这种形式可视为形式1和2的综合形式。不同于形式2的是,这种形式通过电子手写板在电脑上书写,或者直接在平板电脑上书写,同时用录屏软件录制。

(四)动画式

利用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等)制作视频展现教学内容。这种形式的微课故事性、趣味性、情境性很强,能让学生在更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接受知识学习。比如:将高中生物科目中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元——细胞中的各个细胞器的功能制作成动画微课,比用传统的模型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但是制作这种形式的微课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

三、微课制作过程

要制作一个微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流程入手:

(一)选内容

选取的微课内容要适合用视频形式表达,一般是某科目中的一个小的知识点,是教学中的难点或重点。可以是章节知识总结,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可以是上课时的经典例题、学生作业或考试中的常见错题,教师可以把这些题目的解析过程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反复观看,体会审题过程、解题过程、题目中考查知识点的方式方法等;也可以征求学生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需要确定微课内容;还可以是教师自己的科研、教研成果,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课,方便提供给其他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或者提供给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选取的微课内容宜小不宜大,教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5至10分钟)讲解清楚透彻,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理解掌握,重在体现出一个“微”字。

(二)选形式

不同的微课内容应选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讲解展示。比如:经典知识点的讲解大多采用录屏式;部分理科经典例题的讲解可以采取拍摄式,比如:讲解高中数学中立体几何题目,教师要在原图基础上画辅助线,再逐步分析解答,采用拍摄式更有利于向学生清晰展现整个解题过程,让学生体验严谨的解题过程书写格式。

(三)写教案

微课虽“微”,但也是简短的一节课。想要做好一节微课,也要有教案支撑。和在教室的传统课堂一样,微课的教案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具……本人认为微课的教案重在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因为选择的微课内容本身就是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所以在写教案时不必再分析重难点。如何在短时间内把知识内容剖析清楚,再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并会应用,这是教师要动脑筋解决的问题。另外,教师制作拍摄式和新型录屏式微课时要亲自书写展示给学生,所以要提前设计好板书内容及其格式。

(四)做课件

“做课件”主要针对的是录屏式微课。课件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综合运用文字、图形、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课件要展示出微课的基本信息(标题、制作人、适用教材章节等),重点凸显教学内容,极力为教学服务。个别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很强,熟悉课件制作软件中的各种工具,把课件做得很花哨。这样的课件反而降低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关注度,把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到了课件本身上,造成微课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好的课件应简洁明了,适当借助工具手段弥补教师语言教学表现手法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开展教学活动。

因为微课是视频形式,便于展现一些数字资源,所以广大教师可以挖掘利用很多网上的资源,比如:卡通图片、实物照片、视频等,教师还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收集资料,自己拍摄照片或者录制视频,以便应用于微课制作或平时教学中,也能激发学生将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科素养。

(五)录视频

录制视频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要把前期准备工作很好地综合表现出来,好的录制效果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网上的录屏软件有很多,教师可根据清晰度需要和操作难易度自行选择下载、学习使用。拍摄式微课要考虑录制环境光线明暗程度对画面清晰度的影响,可借助台灯等工具调节光线;录制环境要安静、避免嘈杂;与教学无关的杂物要避免入镜,防止分散学生注意力。录制新型录屏式微课,由于是使用电子手写板在电脑屏幕上书写或者直接在平板电脑上书写,不必考虑光线和杂物的问题,这也是这种形式微课的一个优点。

为保证录制过程流利顺畅,教师可以提前列出讲话大纲、撰写出讲稿,以防出現忘词、卡词的现象。正式录制时,教师的眼、口、手要配合好,眼睛看电脑屏幕和讲稿或者书写的纸张,吐字清晰、语速适中讲解内容,手控制课件翻页或者在纸上书写或者展示模型操作实验。

(六)剪辑、修饰

微课录制结束后还要进行后期编辑和修饰。

一个微课很可能不是一次录制成功。进行后期编辑可以利用软件(例如:QQ影音)合并、拆分、删除视频片段,增加片头、片尾。

进行后期修饰的内容也很多。比如:插入背景音乐。背景音乐以轻松愉快为宜。背景音乐可以在课件中插入,边播放课件边播放背景音乐,还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将视频与音乐合并。比如:插入字幕,字幕要与教师的讲话内容一致,绝对不能出现错别字。比如:借助工具软件调节色彩、亮度、对比度等。这些修饰能让微课看起来更赏心悦目。

(七)反思

微课制作好后,教师自己要多观看、多反思,也要多倾听学生观看后的反馈,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毕竟微课是为广大学生学习知识而制作的,对于学习微课的效果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各位教师之间也要互相借鉴,体会不同的微课风格,共同提高。

四、微课应用的一些反思

按照上述常规过程制作的微课看起来非常的“正式化”,但是本人在文中也提到了——微课是为广大学生学习知识而制作的,有时候只要能很好地达到这个效果,大可不必这么程序化、正式化。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方面的漏洞和薄弱点,可以随时随地随手录制一个视频,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这种“微课”省去了繁杂的设计,看起来比较随意,不那么正式,但实用性、针对性更强。例如:在2020年上半年的线上教学期间,本人讲解人教版选修3第三章第一节中“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微粒个数时,直接将课本第64页的图3-8放在PPT中讲授,部分空间想象力较差的同学课后反馈听得不明白,本人就利用家里的正方体儿童积木录了一个小视频讲解,效果很好。

微课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不能代替常规课堂教学。主要原因有:①微课只有5~10分钟,而常规的课堂教学一节课要40或45分钟,时间长短相差太大,用微课代替传统课堂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也会造成很大冲击。②微课只重点强调一两个知识点,而常规课堂重在强调学生知识的形成性、连贯性,而这是时间短小的微课很难达到的。③微课是提前录制好的视频,无法实现与学生的实时互动,无法给学生充足思考、讨论、实践的时间,无法实现教师实时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学习状况的目标。所以,微课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可与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使用,应用于课前知识回顾和预习、课中启发和讲解、课后复习升华等方面。

结束语

制作微课不仅检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检验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科技的日新月异,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让广大教师看到了教育教学的一些重大变革。广大一线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得洪.高中化学微课制作与实践[D].云南师范大学,2021.

[2]王跃平.以学为中心的微课设计与制作[J].初中生世界,2021(4):10-12.

[3]刘生平.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巧妙应用[J].学周刊,2021(25):147-148.

[4]刘彦.关于微课录制的案例及思考[J].校园英语,2020(52):138-139.

1463501705319

猜你喜欢
制作微课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