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2021-03-18 22:56余传亮
高考·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培养策略

余传亮

摘 要:区域认知能力是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当学生具备区域认知能力,能掌握从区域至全球、从过去至现在的人文景象与自然现象变化,并基于区域视角研究分析地理现象与问题,强化综合分析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建立专属于自身的地理模型,提升地理学习质量。对此,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在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策略,望给予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和以往相比也发生较大改变,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即落实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思维品质和技能。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区域认知是该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和全面理解地理学区域认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地理教学质量。所以,教师需结合学生学情从多方面培养区域认知能力,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目前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现状

(一)学生区域知识薄弱。区域认知强调能力,然而培养能力的必备条件之一,即一定量的区域背景知识,更是培养区域认知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相关调查研究指出,目前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存在的重点问题即极度缺乏区域背景知识,很多地理教师也表示学生区域知识储备不足,究其原因多和初高中地理教学未有效衔接有关。事实上,初中地理主要内容之一即区域地理,其培养多集中在初一和初二阶段,但学生升至高中后则在高二下学期才开始复习区域地理,学生经历两年多间隔基本忘记区域知识,以至于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时因缺少区域知识支撑而产生理解困难,降低学习效率。

(二)理论知识缺乏,教学方式单一。不仅学生,甚至多数地理教师都存在区域认知理论不足现状,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单向灌输知识现状,忽略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方法传授,区域价值观培养更不知从何谈起。再加上教师选取的区域案例缺乏典型性和针对性,影响地理教学质量。

(三)课时不足,系统性复习难度大。高中地理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即课时不足,很多学校高三地理教研会都会分析在复习区域地理方面该运用多少课时。部分学校会运用一个学期时间复习区域地理,也有学校和地理教师并未在区域地理方面特意安排复习时间。事实上,学生理解区域知识以及相关认知能力形成不单单受时间影响,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也会有所影响,故而需要高中地理教师结合学生学情和区域认知培养特征从多方面优化教学,调动学生参与地理知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区域认知能力策略

(一)樹立正确区域认知观念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即:区域认知能力,该能力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综合性、基础性特征,属于高中生地理学习中必须掌握的技能。一般区域认知能力包括认识区域特征、认识区域联系、认识区域差异、认识区域发展等,上述能力相互作用且依赖,学生只有在充分理解知识和积累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将上述能力相融合。与此同时,区域认知能力体现从区域角度观察世界等的独特地理学视角,使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基本方法的方式,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毫无疑问,观念是行动前驱,实践者在具体实践中能因正确观念避免朝着错误方向发展,所以高中地理教师需从思想意识层面意识到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多元方式,促使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方式。虽然目前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均能正确认识区域认知能力,然而该认识仅仅停留在浅层,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教师教学主阵地即课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需在教师指引下理解和掌握知识,由于部分教师教学工作特殊,以至于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偏少,甚至存在落后的教学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背景下缺乏创新意识,只有从地理教师思想层面着手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换言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引领学生从思想层面明确区域认知能力在学习和未来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表示区域地理知识难度较大,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各个地区地理原理,还要了解世界各个地方。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区域地理只要背诵部分地区即可,说明此类学生并未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区域认知能力在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故而无法切实提升区域认知能力。所以,高中地理教师需从学生思想层面着手引领其了解认知区域能力内涵,促使学生自觉强化区域认知能力,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二)结合学情优化教学方式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教学方式紧贴学生思维能力,切实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学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所谓空间定位能力即运用图表、各尺度地图等提取各个地理事物位置信息并基于此得出相关结论。地理教师需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空间觉察力,明确某半球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上述情况与判读局部局域图等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在看到某地经纬度位置后快速在脑海中对该地大致位置进行定位以及自然带植被类型、所处温度带、海陆位置关系等,由此一来就会对该区域情况形成基本认知,便于继续剖析区域,随即运用地图明确某区域与极圈、赤道、回归线等特殊经纬线的位置关系。

其次,培养学生分析地理要素特征能力。当学生学会确定某地区位置后就要对其地理要素特征进行分析。一般区域地理要素涉及土壤、水文、气候、地形等,然而部分地区之所以有典型人文和自然地理特征,多和该地区具备优越的地理要素条件有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在脑海中深入了解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才能为持续了解该地区其他特征做好铺垫。例如:学生在学习区域地形特征时,可从海拔、地势、地形类型构成、空间组合方式等展开,其中在海拔和地势等方面从地形走势(东部西部、东南西北)、倾斜方式(朝着哪个方向倾斜)、起伏状况(起伏幅度大小),从地形类型构成可从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等,由此一来形成系统化区域地形知识体系。

最后,强化学生区域想象和联想能力。基于宏观角度分析,高中地理教师需在整个教学中贯穿区域认知。其一,在新知导入前给予学生相应时间对复杂抽象的区域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能初步认识区域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一边阅读思考一边列出简单逻辑关系。其二,强化区域概念。如三条特殊经纬线将非洲大陆划分为轴对称大陆且两侧气候呈现对称形状,学生在学习时需在脑海中呈现该地区特征,想象南北回归线与赤道附近各个地区植被与气候等要素。此外,地理区域教学中不单单体现在对局部区域地图了解,还要预测和分析某区域区位优势与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需不断为学生渗透和强化基础自然因素,使学生基本认识地区气候、地形、土壤、水文以及结合当地情况合理想象和联想产业布局和优劣势等。

(三)巧借地图实现高效教学

应用区域思维首要步骤即从图文中提取区域信息。纵观高中地理教学,大部分学生因缺乏正确读图能力而无法切实了解问题。与此同时,地图作为地理学重要组成,无疑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不可缺少的基础要素。对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正确读图,再尝试绘画地图,提升地理学习效率。以“世界洋流”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可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世界洋流图并提出问题:“大家觉得这张洋流图像什么?”将学生注意力吸引至课堂教学。学生有着不同答案,其中有学生说出“好像人体血脉”,随即教师引出洋流知识。紧接着让学生讨论分析洋流如何产生,教师再引入补偿流和风海流等洋流知识,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全球大气运动图与行星风带图,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影响洋流产生重要因素以及大气运动相关知识。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风是洋流形成的最大因素,并在教师指导下画出全球洋流流动图以及北海渔场和美国西海岸地点,对气候和洋流对气候产生影响产生深入理解。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地图能强化学生读图能力,更能使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区域认知观念。

(四)强化学生日常区域认知

区域地理有很多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故而要求学生在学习区域认知知识与日常生活复杂或简单地理现象相结合,尝试自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课后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以及区域最新发展动向,例如:国内外区域联系与合作以及发展问题。事实上,不管国内还是国际都要不断强化区域发展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最佳发展途径,所以学生需在地理学习中不断加强区域知识水平,及时归纳总结课堂所学知识和课下积累知识,为高效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最佳思路。此外,学生在学习区域地理中需学会对比和联系区域,对区域决策得失进行全面评析,基于综合化角度分析多要素后提出可行性较强的建议。与此同时,學生在分析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要素时需重点分析经济、劳动力、土壤、水文、气候、地形、技术、交通等在区域选择发挥的重要作用,活跃解题思路,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

区域认知能力在地理学科中占据重要作用,更是高中生学习地理基本要求与前提条件。尤其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教师可结合学生学情从多方面优化教学,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区域认知观念,全面且精准地理解和掌握区域知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区域认知素养。必要时结合不同类型题目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题能力,为高效教学和精准备战高考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柳国强.高中地理学习中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20(11):45-46.

[2]肖启东.刍议高中地理学习中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6):5.

[3]张爱青.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培养途径[J].新智慧,2019(21):132.

[4]刘晓芳.刍议高中地理学习中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74):129-130.

[5]孔令平.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1).

[6]刘婷婷.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结构解析与评价模式[J].地理教学,2019(1):22-24.

1076501705228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培养策略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