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课堂留白的形式落实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021-03-18 22:56余艳
高考·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余艳

摘 要:课堂教学留白艺术是教学策略中的大智慧,恰如其分的课堂留白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思维活跃度、知识掌握程度等。高中物理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留白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保障课堂留白的落实,为实现高效课堂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

关键词:课堂留白;教学策略;高效课堂

一、留白和课堂留白概述

留白,起源于中国艺术思想,指在书画艺术创作中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是中国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构图法。清代《画签》中有曰:“虚实相间,无画处更显精髓。”艺术作品中的留白,能让观者产生无限遐想,创造出“无画处皆为妙境”的艺术境界[1]。

课堂留白,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能结合教学进程需要,适时地将知识、答案有所保留,或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讨论、动手操作等教学安排。课堂留白同时还是将心理学用于服务教学活动的实际展现,心理学理论里有一个“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将问题有所保留,利用人们总想把一件事完成的这种心理内驱力,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让学生对教师所要教授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印象。

二、推广高中物理课堂留白艺术的几个背景

(一)落实《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

2020年修订的物理课标,再次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重申普通高中教育的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2]。这系列目标的落实都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自主的系列活动,如果没有充足的课堂时间留白给学生,难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设计的时候,没有创设让学生讨论、合作、交流的环节,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例如:在“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这一板块,新课标就给出了“观看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神舟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录像片,与同学交流观后感”的活动建议,而落实这一活动,就需要师者在教学设计的时候留足学生观看和交流的时间。

(二)顺应新教材的变化需要

以2019版普通高中物理(鲁科版)教材为例,在实验板块,新教材在教材目录等显眼位置凸显了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以此提醒广大师生对物理实验的关注。前面章节的实验设计周全、步骤规范;后面章节的实验则逐渐放开,给学生自主实验的空间,有启发学生自己动手之意。目的在于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同时新教材引入了丰富多彩的新栏目,如“物理聊吧”为大家提供了畅所欲言、相互辩论的论题与空间;“科学书屋”旨在提供拓宽视野的科技信息[3];这些栏目是编者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诉求下,精心以教材为媒介,给一线教学提供的脚手架,而这些栏目的顺利开展,同样需要一线的教师不要那么地急功近利赶进度,而是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去交流,去拓展。

(三)实际的教学需要课堂留白

1.教师教学需要

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希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知识收获,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不同的教师在实践中会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师者会采用一讲到底的教学安排,甚至一节课不够,就拖堂或者占用学生自习课、体育课等时间进行补充教学;有的教师会采用题海战术,一张又一张的试卷都是学生需要解决的一个个任务。然而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一个学生一节课掌握了多少知识,不取决于教师这节课讲了多少,而是取决于他自己吸收了多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需要更高阶的思考、理解、演算,再应用巩固,而这些思维活动的开展前提是学生能够拥有各个环节充裕的时间。

一堂课教师也需要有留白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教师可以对之前讲授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反思,以达到修正、优化或补充的效果,也可以更深入地走进学生,观察学生对之前讲解的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个别有疑惑的同学进行差异性辅导。

2.学生学习需要

首先,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只是其学习道路上的指引者和辅助者,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却很难落实和保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如果有充足和恰当的课堂留白,就可以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而且,据有关研究者调查发现,有65.7%的学生认为如果物理教师安排课堂留白会增加他们对物理这门课的兴趣,提高对物理学科的认知;有90.1%的学生觉得独立思考、自由讨论对学习物理这门课的帮助很大[4]。

其次,基于学生个性化差异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很多省市的高中班额整体还是偏大,教师无法做到关注班内所有学生,不能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理念贯彻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就好比种庄稼,栽得太稠势必会影响单株产量[5]。美国的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比较注重课堂留白,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或预习,或思考,或归纳总结,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梳理和延伸。

三、落实课堂留白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现实问题

(一)课堂留白易减缓教学进程

笔者对大量位于高中物理一线教学的教师教学现状进行了访谈,发现部分教师不爱将时间留给学生的主要原因是往往自主活动多的课堂设计容易在进程上推进缓慢,学生自己探索的速度不如教师直接讲授,迫于教学进度的压力,教师就很容易对留白艺术落实不下去。

(二)学生差异给课堂留白效果带来不确定性

课堂留白的有效进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律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律能力差的学生在留白环节可能出现溜号、开小差等情况;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堂留白环节也可能出现无法推进自己学习的情况。

(三)部分教师的能力不足以做到恰如其分地进行课堂留白

具体什么时候、什么环节、留白到什么点结束、哪些教学内容适合用来进行课堂留白等问题都需要授课人事先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对本堂课的重难点、教学节奏、学生的概念把控等做到心中有数、收放自如。而這些要求往往新手教师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不擅长课堂设计的教师也很难把握这个度。正所谓适时而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慧而不发。

四、关于高效课堂留白的几点意见

(一)提前设计好教学各个环节课堂留白的内容和节奏

1.课堂引入时留白

物理教师在备课时,不妨思考一下如何课堂留白,在哪些环节进行多长时间的留白,按照教学进程,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时进行留白。比如:在讲新人教版“万有引力与航天”这章的第一知识点“称量”地球的质量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自己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案,比如:有的学生提出通过查阅泥土的密度和地球的半径数据,再利用质量公式估算地球质量,也有的学生提出根据第二节学习的万有引力定律和重力的关系,提出利用黄金代换式估算出地球质量,这样的引入式留白会给学生留下了更多思维的空间。

2.提问后的留白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伊针对课堂教学提出“等待时间”观点,并将其细化为两类:即“第一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和请学生回答问题之间的时间间隔。“第二等待时间”是指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论之前的间隔时间[6]。充分的时间保障可以让学生思考得更全面,语言组织更有逻辑,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更自信,更容易获得肯定积极的心理反馈。

3.课堂小结时的留白

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有的通过回顾板书、有的通过自己语言总结,直接告诉学生重难点在哪里。但其实这个环节也特别适合应用留白艺术,在每一堂课结尾时,给学生几分钟,回忆一下本节内容,或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学生会通过这个环节,在大脑里对所学内容再重复一遍,这对他们的记忆又是一遍很有力的强化。

4.作业评讲环节的留白

在作业评讲环节,教师可不急于将解题思路告知学生,在习题评讲课不妨先留点时间让学生先对自己的错题进行纠错。你会发现学生可以纠正很大比例的错题,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因进行总结。每個人的错题是不一样的,教师把时间留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自己差异化发展,满足学生各自的需求,教师可以巡视全班,对有疑惑的同学进行解答;在自主纠错环节结束以后,再针对班级的普遍错误进行引导、解释。这种通过先自查自纠,再集中选择性地评讲的授课方式,往往可以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物理实验课更呼唤课堂留白

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维度的重要途径。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编者写给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学实验的建设,促进学生实验能力发展;教师应创造各种条件、开发生活实验器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做实验[2]。

有研究者曾对黔西南某高中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展开调查,调查显示教师对教材中的实验更多是“讲实验”,部分实验教师会在新课时进行演示,学生真正能够参与体验比例就更小,这样的现象在西南片区学校是普遍的,物理教师没有把实验课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索、去实践。教师在实验课教学设计时建议多设计一些学生实验,学校应在实验室、器材等硬件方面予以保障,让学生拥有更多机会去操作,这样才能够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对科学探究维度能力的培养。

(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适时调整留白内容和进程

留白艺术的开展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变通,如:在讲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时,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小组讨论伽利略对自然学科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贡献,甚至可以编排情景剧,让学生演绎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跨越时空的对话,重现伽利略斜面实验等。但是在讲解“光的粒子性”一节时,由于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对饱和电流、遏制电压、逸出功等抽象概念理解起来较为晦涩,就需要教师多进行形象的补充讲解。

课堂留白还应该结合学生的现场反馈,适时地进行进程调整。例如:在高三专题复习滑块滑板模型时,由于这类情境的题目往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理解、演算,也需要一定数量同类型的例题去进行知识迁移和应用。

结束语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其教育著作《大教学论》中指出:应寻求并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多教”并不一定能带来“多学”的效果[7]。同时课堂留白的艺术也是我国古代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治”在教学领域的体现,是教育教学管理的大智慧。在一线的教师应该重视自己课堂留白艺术的不断优化,以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实现最大的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培养出更多时代需要的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赵丽.初中数学课堂留白的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

[3]廖伯琴.2019版普通高中物理(鲁科版)教材的编写理念与新变化[J].基础教育课程,2020(7):62.

[4]单雪娇.高中物理课堂留白的教学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5]李瑞,周海银.S省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2019(16).

[6]ROWE M.Wait time:slowing down may be a way of speeding up[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86,37(1):43-50.

[7]蔡甜甜,刘国祥,宁连华.数学课堂留白艺术的理论探析与实践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2018(6).

2930501705382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