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2019年电磁环境监测选点与电磁辐射环境质量

2021-03-19 00:30李进柱喻亦林
环境科学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监测网县市区州市

李进柱,喻亦林

(云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云南 昆明 650032)

1 环境中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一种物理现象,是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是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形成的一种能量流的传播[1]。

环境电磁辐射按其来源分天然电磁环境和人为电磁环境。天然电磁辐射源主要有太阳系和星际电磁辐射、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地磁场、地球和大气层电磁场等。一切电器设备设施在运行时都会产生电磁辐射[2],人工电磁设施一般可分为广播电视发射系统,雷达通讯及导航系统,高压输变电设施,轨道交通系统和工业、科学、医疗用电磁能设施等。在地球上,由太阳和地球复合黑体产生的射频电磁辐射即天然电磁辐射较人工电磁设施产生的电磁辐射要小几个数量级[2]。目前环境中的实际射频本底只是人工产生的。

环境中的射频电磁辐射,一是人们为传递信息而发射的射频电磁辐射,二是在工科医中利用电磁辐射能时泄漏出的电磁辐射[2]。

2 云南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

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是累积辐射环境监测数据,总结变化规律,并为评价辐射环境质量提供数据;对异常数据识别、跟踪及判断环境风险;为公众提供信息。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含盖电离辐射环境和电磁辐射环境。

2.1 电离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

2019年云南电离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点,国控点52个,省控点68个,主要监测项目34项。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站监测国控点6个,分布在昆明、保山、临沧、德宏、西双版纳、红河6个州市,监测项目涉及γ空气吸收剂量率连续监测,空气中131I,气溶胶中238U、232Th、226Ra、40K、210Po、210Pb、90Sr、137Cs,总沉降物中238U、232Th、226Ra、40K、90Sr、137Cs、3H,氚化水等;环境氡累积剂量监测国控点1个(省辐射站)、省控点16个(各州市气象站);陆地γ辐射累积剂量监测国控点9个、省控点21个,分布于各地气象站、公园或水库;地表河流水监测国控点4个(澜沧江、伊洛瓦底江、怒江、红河)、省控点2个(金沙江、南盘江),湖泊水监测省控点11个(9大高原湖泊和云龙水库),饮用水源地水监测国控点16个(16个州市各1个)、省控点5个,监测项目涉及总α、总β、U、Th、40K、226Ra、90Sr、137Cs;土壤监测国控点16个(16个州市各1个)、省控点13个(昆明各区县),监测项目238U、232Th、226Ra、40K、137Cs、90Sr[3]。

2.2 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

2019年云南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点,国控点1个(昆明市永昌小区),省控点31个(除昆明外的15个州市各1个、昆明各区县共16个),主要监测项目为综合电场强度。

3 新增电磁环境监测点布设

3.1 增点依据

依据《云南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云环发[2016]68号)[4]、《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19年云南省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点位设置方案的通知》(云环通[2019]45号)[3]要求,在保留原有环境电磁辐射国省控点的基础上,新增100个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点,使云南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覆盖全省129个县市区。

3.2 选点原则

按照《HJ/T 10.2-1996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5]中对环境电磁场选点的要求,电磁环境场监测点应考虑地形、地物影响,避开高层建筑、树木、金属结构以及高压线等明显的用电设备,尽量选择空旷地方。本次省内新增电磁环境监测点原则选择在城区相对固定、四周开阔、且没有明显电磁污染源的空旷场地。

3.3 选点要求

选择新建、规模较大的城市广场;选择广场中部空旷地,参考地形、地物影响,避开高层建筑、树木以及金属结构等明显的用电设备50m以上;避开广播电视、雷达等发射装置;避开高压输变电线路;电磁辐射场强测量值相对稳定,且接近环境背景水平。

3.4 点位对比

2019年新增电磁环境监测点是在遵循选点原则与选点要求的基础上,对每个县市区拟选城市广场备选的2~3个点位,用EMMR-300综合场强仪(探头为2244/90.73R-0005)或NBM-550综合场强仪(探头为EF0391),在城市电磁辐射高峰期(5∶00—9∶00、11∶00—14∶00、18∶00—23∶00),测量离地面1.7~2.0m高处的综合电场强度,并结合监测点位四周地形、地物特征及可能影响环境电磁辐射场强测量值相对稳定性等综合因素,比选给出100个县市区拟增电磁环境监测推荐点位。

4 电磁辐射环境质量

4.1 昆明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

昆明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始于2016年,由起初的五华、盘龙、西山、官渡4城区的数点,逐步扩展到如今覆盖全市15个区(县、市)。各监测点位均选择在城市广场,监测项目为电磁环境综合场强,测量频率为0.1~3000MHz。2016—2019年昆明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见图1[6~9]。

2016—2019年,连续4年,昆明市14个市区县环境电磁辐射综合场强测量值在2.62~0.69V/m。其中,安宁市、西山区测量值>2.0V/m,官渡区、盘龙区、呈贡区、宜良县、晋宁区、禄劝县、寻甸县、嵩明县测量值在2.0~1.0V/m,另有4个区县测量值<1.0V/m。

4.2 州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

全省除昆明市以外的各州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始于2016年,由起初的曲靖、玉溪、大理、楚雄4个州市的监测点,逐步扩展到如今覆盖全省15个州市。各监测点位均选择在州市政府所在城市广场,监测项目为电磁环境综合场强,测量频率为0.1~3000MHz。2016—2019年省内除昆明市以外的各州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见图2[6~9]。

2016—2019年,全省除昆明市以外的15个州市环境电磁辐射综合场强测量值在3.21~0.51V/m。其中,景洪市大兴广场测量值>3.0V/m,泸水县六库镇、楚雄市彝人古镇测量值在3.0~2.0V/m,迪庆州、曲靖市、临沧市、昭通市、大理州测量值在2.0~1.0V/m,另有7个州市测量值<1.0V/m。

4.3 新增点电磁辐射环境质量

2019年,云南新增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100个,分布于除昆明市以外的全省15个州市且不含州市政府所在地的100个县(市、区),各监测点位均选择在各县(市、区)所在城市广场。每个拟选点位均预选2~3个备选点,全省100个县(市、区)共预选258个备选点,各备选点均给出点位坐标,周边环境描述,并测量电磁环境综合场强(测量频率0.1~3000MHz)。经综合比选,得出2019年云南各县市区新增点位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见图3[10]。

2019年,云南省辐射站在15个州市对100个县市区258个备选点开展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其环境电磁辐射综合场强测量值在3.45~0.21V/m,均值为1.47V/m。

经综合比选,推荐新增的100个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环境电磁辐射综合场强测量值在3.14~0.25V/m,均值为1.23V/m。其中,彝良县人民广场测量值>3.0V/m,孟连县民族文化广场、景谷县孔雀广场、姚安县梅葛广场、马关县安平广场、麻栗坡大王岩广场、元谋县元谋人广场、福贡县石月亮广场、金平县民族团结广场测量值在3.0~2.0V/m,有53个县市区测量值在2.0~1.0V/m,另有38个县市区测量值<1.0V/m。

4.4 全省电磁辐射环境质量

完成新增选点后,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实现了全覆盖。2019年全省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汇总见表1。

表1 全省电磁辐射环境质量

2019年完成新增100个选点后,云南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值在3.30~0.25V/m,均值为1.27V/m。

5 结论

(1) 云南省各县(区、市)城市环境综合电场强度远低于《GB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2V/m(频率范围30~3000MHz)[11]。

(2)国控点:2016—2019年,全国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云南省监测点位测量值与全国电磁辐射环境质量整体水平相当,均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略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省控点:2016—2019年,全国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云南省监测点位测量值与全国电磁辐射环境质量整体水平相当,均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略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4)省监测网:2019年,新增100个电磁点位后,云南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完成全省129个县市区的全覆盖,并经优化选点,省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更为合理,其监测到的辐射环境水平整体更优。

猜你喜欢
监测网县市区州市
湖南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水平评价
——基于122 个县市区2020 年调度资料分析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魔方
荷塘月色
有线广播电视监测网的网络维护
关于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监测网的网络维护分析
超短波无线电监测网的功能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