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分析

2021-03-22 08:42山东省邹城市第六中学罗守军
中学政史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分析题黄土高原答题

山东省邹城市第六中学 罗守军

地理材料分析题是一种结合图、文材料设置问题,然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试题类型。地理材料分析题具有涉及知识范围广、联系实际、设计巧妙、灵动性强和区分度高等特点,主要用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归纳、概括和文字表达能力。如今,它已成为初中地理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之一。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类别,地理材料分析题可以分为表格型、文字材料型、图文结合型、图表结合型等类型。

我们该如何解答地理材料分析题呢?笔者认为可从“审、联、答”三个方面入手,即“审清设问→联系教材→规范答题”。

第一步,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审准题意。

地理材料分析题的命题意图经常隐藏在背景材料之中,因此在解答地理材料分析题时,我们要静下心来阅读材料。只有逐字逐句品读材料,并反复咀嚼消化,才能掌握材料的精髓要义,从材料中提取出有效的地理信息,进而准确答题。在解答地理材料分析题时,我们在看完试题材料后还要看题目的设问是什么。然后,我们还要对设问进行解读,细审问题指向与应答域,并找到与该设问相关的知识点。

具体来讲,审题的过程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范围——确定考查的知识要点。整体阅读材料,明确材料所属地理板块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还是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在确定考查的知识要点时,我们要仔细逐句阅读材料,分析每一句材料内容涉及的小知识板块。另外,我们还要边阅读边批注涉及的知识点。这样,我们在答题时才不会遗漏知识要点,进而全面答题。

2.定方向——确定试题考查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种中的哪一种。

3.定动词——确定试题设问中的指令动词。一般情况下,命题人在命制材料分析题时会在问题中加入指令动词,提出解题要求。因此,我们在解题时要按照要求解答。在地理材料分析题中经常出现的指令动词有“描述”“简述”“指出”“判断”“分析”和“评价”等。不同的指令动词,在回答时有不同的要求。

4.定中心——确定试题考的是什么。

5.定方法——确定答题的方法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

第二步,联系教材,拓展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联系教材,就是在阅读材料、审准题意的基础上结合试题设问要考查的知识点,从题干材料里提取出相关的信息,努力找寻考点知识与教材内容的融合点,找出解答问题的切入点,实现考点知识与教材具体章节内容的“链接”。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我们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第三步,组织语言,表达准确,精心答题。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规范答题的宗旨。

1.一个标准。“只要言之有理,就可酌情给分”是评判地理材料分析题答案的基本标准。地理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地理材料分析题的答案弹性较大,不像填空题、选择题那样答案唯一。

2.两个原则。一是要把握、运用好地理基本原理。我们在解答地理材料分析题时,要从具体材料中得出有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或规律,从地理的角度去思考分析。二是答案要简明扼要,突出地理学科特点,讲究逻辑性,用科学、准确的地理学科语言回答问题,做到答案科学、完整、周密。

问题引领式教学所关注的“问题”,应具备这样一些特征:一是要体现学生主体,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便于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参与;二是要突出核心问题,体现数学知识的联系,并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促进学生能力形成和学法掌握;三是要加强逻辑分析,正确把握子问题之间的逻辑顺序及合理梯度;四是要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引发质疑探究精神。

3.答案要点化。我们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要做到问什么就回答什么,并根据试题的分数分配确定答题要点数。一般情况下,地理材料分析题的答案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如果试题设问的分值是6分,我们在答题时就要至少答出三个要点。另外,我们在答题时还要做到答案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这样有利于阅卷老师一眼看出我们给出的答案的要点和数目。

4.文字工整和卷面整洁。无论是解答地理材料分析题,还是解答其他类型的试题,最忌讳文字混乱、忽大忽小、忽上忽下等。因此,我们在书写答案时要字迹工整,不乱涂乱画。另外,我们在答题时,还要分配好答题空间,根据答题思路控制好空间分布,按照相应的答题区域填写答案。

例.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目的】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探究过程】

【探究结果】

(1)完成下表。

实验结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实验1降水强度(大/小),水土流失严重实验2沙土比黏土水土流失严重实验3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实验4地表坡度(陡/缓),水土流失严重地形破碎、地表坡度大

【拓展延伸】

(2)人类的哪些活动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至少答出2点)

(3)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状况,人们都采取了哪些综合治理措施?(至少答出2点)

解析:第(1)题和第(2)题考查了自然环境特点的成因分析。地理灾害的成因分析多从“天”“地”“人”三个角度综合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具体来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概括成因。

①天(气候因素):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②地(地形地貌因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裂隙多,易受流水侵蚀;黄土高原由于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黄土高原由于地形崎岖,地表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③人:人为的滥垦乱伐,过度放牧,毁林开荒,陡坡开垦,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第(3)题属于对策措施类问题。解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因此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思考对策;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治理措施要有针对性,并且合理可行。

最后,地理材料分析题解题要领可用口诀总结如下:题读三遍,字划关键;进入角色,材问关联;素养立意,抛弃普遍;问题中心,常识放前;专业名词,必须出现;书写文字,清晰分点。

同学们,解答地理材料分析题的技巧,你学会了吗?

猜你喜欢
分析题黄土高原答题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生物分析题解题能力的对策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生物分析题解题能力的对策
答题、拍照、必微博、求关注…… 减了老负担,又练“新技能”
我国黄土高原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及风土人情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谈做好语文阅读分析题的策略
黄河哺育了黄土高原
统计数据分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能力层次
小石狮——黄土高原农家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