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PRP或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2021-03-22 02:20卫俊峰谢兴文刘亚伟延净德
关键词:关节镜胫骨软骨

胡 彬,卫俊峰,谢兴文,刘亚伟,闫 磊,延净德,沙 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KOA)是导致膝痛的常见原因,是一种可导致中老年人下肢残疾、生活质量下降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老年重度KOA以及保守治疗无效的KOA 患者。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A)近年来应用广泛,疗效确切[1],但对于年龄较小或运动水平高的患者,则存在二次手术问题[2]。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具有减轻内侧间室应力分布、避免内侧间室OA 进展、延缓甚至避免TKA 的作用[3],该术式联合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 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或玻璃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软骨重塑[4-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内侧开放HTO(open-wedge HTO,OWHTO)联合PRP 或SH 治疗膝关节内侧OA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短期、中期疗效及软骨再生重塑变化,以期为KOA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年龄50~65 岁;②膝关节内侧OA;③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推荐的KOA 诊断标准[6];④K-L分级Ⅰ~Ⅲ级;⑤血小板等血常规数值正常,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28 kg/m2。

排除标准:①有血液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病史;②6 个月内接受过关节内药物注射、关节镜手术或关节灌洗手术;③影像学证实伴有膝关节外侧间室/髌股关节OA 改变;④同期行双侧膝关节手术。本研究通过河南省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河南省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符合上述病例选择标准的52例膝关节内侧OA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SH 组和PRP 组,每组26例。如表1 所示,两组年龄、性别分布、BMI、K-L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OWHTO手术、关节腔注射PRP 或SH 及关节镜探查手术均由同一名副主任医师完成。

表1 两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OWHTO 手术 术前拍摄下肢全长X 线片,记录股骨远端外侧角和胫骨近端内侧角,设定矫正力线于胫骨平台Fujisawa 点,按照Miniaci 法[7]预估术中内侧需要矫正开放的角度;标记手术解剖标志,重点标记胫骨结节体表位置、内侧副韧带走行、内侧关节线位置及鹅足肌腱近端。

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沿鹅足前缘作一长度7 cm左右的纵行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至疏松脂肪层,切开鹅足肌腱约0.5 cm 并将其远端牵开,彻底松解内侧副韧带浅层,探查内侧关节线,以其下缘约3.5 cm处作为克氏针入点,触摸腓骨小头位置并以其作为合页参考出点,将2 枚直径2.5 mm 克氏针沿入出点方向钻入术前预期合页点,透视保证预期截骨面良好。

精确测定截骨深度,首先完成水平面截骨,注意保留胫骨外侧约1 cm 合页皮质区;微型骨撬显露胫骨结节前缘,电刀标记上升截骨面(与水平截骨面成110°夹角),电动摆锯完成初始截骨,依次应用5把薄骨刀,按照“叠层骨刀法”[8]将薄骨刀插入以获得起始截骨空间,然后再逐个增加骨刀以加大矫形角度,于截骨面略后内方置入骨撑开器,维持预期撑开矫形角度,C 型臂X 线机透视力线杆以检测力线,观察矫正操作后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的膝关节外侧髁间嵴外缘斜坡处。

检查力线满意后,于胫骨平台下约0.5 cm,稍偏后放置Tomofix板,尽可能保证钢板固定螺钉部分位于截骨区上方骨质,依次行螺钉固定,冲洗后缝合深层组织以覆盖钢板,常规放置负压引流,逐层缝合伤口,进行关节腔注射。

1.2.2 关节腔注射

1.2.2.1 PRP 组 采用二次离心法,术前采集患者15 mL 外周静脉血并实施抗凝处理,注入含有枸橼酸钠抗凝剂的专用离心管,摇匀置入AXTD530安信医用离心机(盐城市安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第一次离心(转速为1 600 r/min,10 min)后血液分上中下3层,将中下层交界处下方3 mm以上约10 mL的液体抽出,然后进行二次离心(转速为3 500 r/min,10 min),离心后分2 层,将上层约3/4的贫血小板血浆以专用长头注射器抽取弃用,剩余约2.5 mL 即为PRP。选择髌骨下缘、髌韧带内侧1 cm 处为进针点,穿刺关节腔,注射PRP 后屈伸活动关节2~3 次。第0、2、4 周每2 周注射1次,3次为1个疗程。

1.2.2.2 SH 组 关节腔注射SH 注射液(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2 mL,注射方法与PRP 组相同。第0、1、2、3、4 周每周注射1 次,5 次为1 个疗程。

1.2.3 术后处理及康复锻炼 术后24 h内予抗生素预防性用药,术区冷敷、抬高以促进消肿。术后2 d 行直腿抬高练习,6周内不负重下地活动,6周后逐渐开始进行负重康复训练。

1.3 疗效评定方法

分别于术前,术后3、6 个月和1、2 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9-10]。术后2年取出内固定装置时行关节镜探查,对内侧间室软骨再生重塑情况进行分级评价:1级,无软骨再生现象;2级,白色纤维组织部分覆盖或全部覆盖,“成熟”的软骨再生表现为白色纤维全部覆盖[1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不同时相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如表2 所示,术后不同时相点两组VAS 评分和IKDC 评分均优于术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3、6个月VAS 评分和IKDC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术后1、2年VAS评分和IKDC评分优于SH 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比较(分,,n=26)

表2 两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比较(分,,n=26)

注:SH:玻璃酸钠;PRP:富血小板血浆;VAS:视觉模拟量表;IKDC: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

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截骨端骨折、关节感染、关节黏连等严重并发症,SH组有1例患者BMI 为27.0 kg/m2,皮下脂肪层肥厚,出现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并发症,术后2个月切口延迟愈合,远期随访疼痛减轻程度及功能恢复满意。

2.2 软骨再生重塑情况比较

术后2年取内固定时行二次关节镜探查,PRP组内侧间室软骨再生分级优于SH 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2年内侧间室软骨再生分级比较(例,n=26)

3 讨论

膝关节内侧间室承担约60%~75%的负荷,KOA患者内侧间室长期负荷较重,易造成膝关节内翻畸形,进而导致下肢力线进一步内移,引起膝关节面负荷异常分布,病变渐进性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根据KOA病变的严重程度,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阶梯化治疗方案,包括健康教育、运动康复、口服药物、关节腔注射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则包括关节镜清理术、软骨移植修复、腓骨截骨术、HTO、单髁置换术、TKA和关节融合术等。

3.1 HTO术式在KO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自20 世纪六十年代Jackson 和Waugh[12]首次报道胫骨近端截骨术治疗KOA伴内翻畸形以来,该术式至今已有60 年的发展历史。上世纪80 年代开始,国内学者陆续报道HTO治疗膝内侧间室OA 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术式在解决患者疼痛方面取得良好效果[13-14]。

HTO手术一方面通过截骨矫形来调整下肢异常力线,降低内侧胫骨平台及股骨髁的骨内压,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达到缓解甚至消除疼痛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减轻膝关节内侧间室的超负荷,改善关节内生物力学环境,为磨损关节软骨面的良好修复创造条件。HTO术后二次关节镜探查结果显示,内侧间室磨损软骨有不同程度的再生修复[15-16],也有力地证实了这一观点。

在HTO 众多截骨方式中,Gaasbeek 等[17]提出的胫骨结节下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OWHTO)术式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具有切口小、技术简单、术中力线调整方便、畸形矫正精确、腓总神经损伤风险小等优势[18-19];但如果撑开过大则需要进行骨移植,存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风险。

3.2 关节腔药物注射在KO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为一种高分子量多糖,SH是滑液和关节软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起到物理润滑关节表面、提高关节液弹性和黏稠度、降低关节软骨面摩擦力的作用,最终达到保护软骨、滑膜及韧带等组织的效果。现有研究证实,SH可滋养关节软骨并促进内源性SH合成,进而延缓关节疾病进展[20-21]。

PRP 富含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加速细胞增殖与迁移,影响细胞外基质合成[22-23]。临床上采用PRP治疗半月板损伤,可清除局部病原体和坏死组织,加快组织修复,纤维蛋白基质支架还可作为细胞和血小板的载体,为周围修复干细胞的爬行和附着创造有利条件[24-25]。袁林等[26]对126 例K-L 分级Ⅱ、Ⅲ期KOA患者分别行关节腔注射SH和PRP,1 年以上随访结果证实,二者短期临床疗效相当,而长期效果PRP 组优于SH 组。Tavassoli 等[27]对93例KOA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治疗4周后PRP组膝关节改善程度明显优于SH组,且连续多次注射后PRP疗效明显增加。

3.3 OWHTO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KOA

为进一步发挥OWHTO 的优势,同时促进损伤软骨再生修复,提高疗效,国内外学者开始对OWHTO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进行临床研究。韩国学者Koh 等[28]开展OWHTO 联合PRP 或PRP+MSCs 治疗KOA 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术后平均随访2年以上,疼痛评分及功能评分均获明显改善,取内固定二次关节镜探查发现软骨再生现象。国内学者颜飞华等[29]回顾性分析70例OWHTO联合PRP 治疗KOA 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 个月随访时疼痛症状及膝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疗效满意。

本研究对比分析OWHTO 联合PRP 或SH 治疗内侧KOA 的手术疗效和二次关节镜探查软骨再生重塑情况。结果表明,术后3、6个月随访两组VAS评分和IKDC评分均优于术前,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种术式短期疗效相似,均能快速减轻OA 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术后1、2 年随访结果则显示,PRP 组在VAS 评分和IKDC 评分上均优于SH 组,且PRP 组软骨再生分级优于SH 组。PRP 中含有大量高浓度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在促进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增殖、生长、分化以及组织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SH 尽管能为膝关节提供营养和保护,但却无法令受损软骨再生,这也是本研究中PRP 组中期效果优于SH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OWHTO 联合SH 或PRP 治疗内侧骨性关节炎均能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二者短期临床疗效相当,但OWHTO 联合PRP 中期临床疗效优于SH,在促进软骨再生修复方面具有优势。本研究局限性体现在:①样本量偏小;②无长期随访数据;③术前未对两组关节镜下软骨损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④力线矫正存在偏差;⑤缺乏独立对照研究,尚不能明确单独PRP 治疗或单独OWHTO 术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权重,二者的协同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关节镜胫骨软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SOX9在SD大鼠胚胎发育髁突软骨与胫骨生长板软骨中的时间表达研究
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诊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