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凝心聚力促振兴

2021-03-22 08:14王军生冷晓荣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5期
关键词:光山县全县人才

王军生 冷晓荣

近年来, 河南省光山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全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突出产业根本,拓展乡村新天地

推动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光山县以“多彩田园”为抓手,围绕“六个一”(一亩茶、一壶油、一群鸭、一只虾、一棵菜、一粒药),补短板、强弱项,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对全县主导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建成了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凉亭乡万亩茶园、斛山乡万亩桃园、南向店乡万亩中草药等十几个特色产业园区,涌现出了“蓝天”“联兴”“赛山悟道”“钱财”“正礼”“四方” 等20 多个产业品牌。 探索“电商+农副产品十宝”“电商+羽绒”产业发展模式,建成“光山十宝”加工基地30个。 利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共开展直播带货550 多场,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3142 万元,全力打造农副产品完整产业链。

全县发展油菜42 万亩、“稻虾共作”14.7 万亩、中药材4 万亩、花生5 万亩、红薯3.8 万亩、玉米3万亩、芝麻2 万亩、果蔬11 万亩。同时,依托特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了一批“民宿村”“写生村”,打造了一批农家园林型、花园客栈型农旅融合样板。 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每个乡镇、街区有2到3 个重点产业, 每个村有1 到2 个主导产业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凉亭乡毕店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全县成立农民合作社1847 家,入社总户数4.8 万户,辐射带动了14.2万农户增收致富。 全县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0 年年底已发展1330 家。 全县累计发展带动5 户贫困户以上的“多彩田园”示范工程537 个。 通过示范工程带动贫困户34876 户次增收, 引导近7000 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多彩田园”产业,实现产业带贫全覆盖。

创新人才机制,点燃乡村新引擎

光山县第六届电商糍粑节白雀园镇分会场 光山县委农办供图

光山县沙滩公园 摄影/李恒生

实现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实现人才振兴。 光山县注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为返乡农民创业提供政策支持。 同时, 加强本土创业带头人培养,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源在农村扎根。 通过召开春节返乡人才座谈会,引进各类人才1500 余人。借助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的平台, 开通“绿色通道”,共为全县教育、卫生、环保等行业部门补充专业人才271 人。 为企业招聘紧缺急需人才107 人,引进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纺织学院等高层次人才50 余人,签约人才项目17个,投入资金16.3 亿元。 2020 年,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40 余场次(2200 余人)。 其中,光山县电商办多次开展网络人才培训, 培养了400 余名青年人才。他们利用网络自媒体,帮助销售农副产品,有效带动了“光山十宝”等产品的销售。

依托3 个市级特色人才示范实训基地和3 个县级特色人才示范实训基地, 组织各类人才在实训基地积极开展实验创新,开展“稻虾共作”、电商等技能培训9331 人次,转移就业48159 人。建立了乡土人才库,共收集乡土人才1054 人。 以实施“信阳英才计划”为抓手,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和村党支部书记“领头雁”工程。 2020 年,评选出了10 名“十佳”村(社区)党支部书记、20 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明显进步奖”和22 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任劳任怨奖”。 实施“春苗计划”,培养村级后备干部757 人,持续开展职业农民培训,让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

打牢生态基础,焕发乡村新活力

光山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聚焦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因地制宜实施“厕所革命”,科学有序地推进污水治理, 探索出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 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契机,全县上下深入开展“我为家乡栽棵树”活动。 目前,此活动共义务植树3000 余亩,植树245 万株。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我为家乡治水塘”和集镇提质建设,共捐助资金2.4 亿元。 新增绿化面积5.2 亩, 整修改造大塘11026 口,新建和打通卡脖子路66 公里,新建小游园、小广场76 处,进一步补齐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晏河乡还被认定为河南省首批“美丽小镇”。

白雀园镇、 泼陂河镇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 槐店乡等14 个乡镇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晏河乡帅洼村、大苏山敖洼村等47 个村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村,泼陂河镇东岳寺村等84 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村。 弦山街道同心村黄底下组、泼陂河镇雀村宋桥组等5 个村庄被列入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 该县全面完成营造林生产任务15.1 万亩, 启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和大别山种质资源库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不断巩固森林城市建设成果。 大苏山管理区胡楼村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 目前,光山县新建了10 个省级人居环境示范村、100 个省级人居环境达标村。2020 年,光山县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钟鼓楼亲子乐园马鞭草绽放 光山县委农办供图

送春联下乡活动 光山县委农办供图

光山传统舞狮表演 光山县委农办供图

夯实组织堡垒,开创乡村新局面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核心在干部。 光山县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通过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发动村民自治自管,落实“四议两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 利用“阳光村务”平台,提高村务监督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坚持党建引领、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原则,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机制。 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建立4 个产业联合党总支、46 个独立党支部。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先后建立特色产业联合党总支4 个、 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79 个、社会组织党支部26 个。

倡树文明新风,增强乡村新动力

光山县全面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 规范完善“一约四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开展“规范红白喜事,倡树文明乡风”全民承诺签名活动,有效制止农村地区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 以“小手拉大手”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好“双星”创建活动,定期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评选活动。 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在全县形成“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氛围。 评选出“星级文明村”118 个、“五星级文明户”100 户。成立了光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3 个乡镇建立了实践所,362 个村建立了实践站, 实现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

该县举办了首届传统文化艺术节。 文殊乡荣获“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创编的大型现代花鼓戏《油茶花儿开》被评为2020 年信阳市首届大别山舞台艺术创作大赛二等奖和创作奖。 开展了以网络“三花节”、红色故事宣讲会为代表的系列文旅活动。 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舞台艺术送基层”“戏曲进乡村”“皮影戏公益巡演” 等系列文化演出活动200 余场。 建成城市书屋6 个,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有声有色,举办“开学第一课”校园读书品牌及送书下基层、社区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书香光山”氛围。 因此,光山县荣获“2020 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称号。

猜你喜欢
光山县全县人才
人才云
房子7天内“自燃”40多次
光山县粮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调研
光山县精准鱼蛋白有机肥田间试验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浅析光山县水利工程建设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性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