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数学实验 积累活动经验 发展理性思维
——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1 课时)”为例

2021-03-22 03:12林运来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内角结论定理

林运来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福建 漳州 363123)

一、内容及解析

(一)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第5 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1 课时),主要内容为探索并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应用该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内容解析

三角形是初中数学研究的重要几何图形之一,也是学生深入、系统研究的第一个几何图形.三角形作为最简单的封闭图形,是研究几何的重要基础[1],本节课作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第一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探究与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的实验过程,立足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取证明思路,鼓励学生寻求多样的证明方法,并在多样的证明方法中感受其共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深化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说话办事要有根有据,体会到证明活动是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对于观察、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一定要给予证明,从而提升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的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并进行简单的应用.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经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索与证明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2)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会应用该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3)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中,积累解决几何问题的经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4)初步掌握证明的规范性,逐步养成步步有据的习惯,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广泛接触过三角形及其应用,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七年级学生又通过活动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上述学习过程,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基础.但学生对于证明意义的理解和证明过程中格式的规范性尚未掌握,对“理性思维”的认识有待提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2]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每个环节的探索任务,利用数学工具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从感性到理性掌握数学命题,不断提升实践能力.

四、教学媒体设计

通过黑板板书知识框架和研究思路,“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通过PPT 展示课件内容;通过屏幕展示学生的学生成果;利用三角形纸片、三角板、量角器等教具展示有关结论的探索、发现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树立证明意识

教师活动:(PPT 展示)费马的失误

形如22n+1(n为自然数)的数称为费马数,简记为Fn.1640 年,法国数学家费马根据F0=3,F1=5,F2=17,F3=257,F4=65537 都是质数做出猜想:对于所有的自然n,Fn均为质数.

直到1732 年,瑞士数学家欧拉指出F5=641×6700417 不是质数,从而否定了费马的猜想.

问题1: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师:是的,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都是数学研究的有效工具.但是,基于简单操作生成的结论未必可靠,需要严格推理论证后方可推广使用.[3]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顾旧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唤醒学生对证明必要性的感受和证明意识的建立,帮助学生形成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数学实验,探索几何结论

教师活动:在黑板上作出△ABC.

问题2:大家说一说学过的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生1:△ABC有三个顶点A,B,C,三条边AB,BC,CA,三个内角∠A,∠B,∠C.

生2:AB+BC>AC,AB+AC>BC,BC+CA>BA.

生3: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也就是∠A+∠B+∠C=180°.

师(追问):事实上,我们在小学就已经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你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发现这个结论的?

生3:通过度量或剪拼的方法得出这一结论的.

[设计意图]通过追问,引出“度量或剪拼”的探索方法,唤醒学生相关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实验1:我们手上有一副三角板(如下图),用量角器测量每个三角板的三个角的大小,并计算它们的和.

学生活动:按要求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三个角的角度,然后把三个角度加起来.

实验2:在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顶点处标上字母A,B,C,将三角形纸片的∠B和∠C剪下来,分别与∠A拼合在一起(顶点重合,三个角不重叠).

学生活动:按要求进行剪拼,并将剪拼结果贴到黑板上,如图1、图2 所示.

师(追问):你有什么发现?

生4:在图1、图2 中,可以发现三个角合起来形成一个平角.

师:另取一张三角形纸片,与实验2 一样进行标注,剪下∠C,将其与∠A(或∠B)拼合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拼合方法,并从中找出能用前面所学知识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拼图,将其贴在黑板上,如图3 所示.

[设计意图]借助工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自主探索数学知识,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思维可见”.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2].

(三)内化知识,创设推理情境

师:上面我们经过测量和剪拼实验后,大家得出了共同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但是,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有无穷多种,我们才测量了几个三角形,才剪拼了几种三角形,而仅仅通过测量和剪拼了全体三角形中的极小极小的一部分,何况“测量常常有误差”“剪拼后观察不一定细致”,这就会导致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不能完全让人信服.因此,要确定对所有的三角形而言,它的内角和一定是180°,我们怎么办呢?

生5:需要证明这个结论.

师:很好!在几何学里,只有从公理和定义出发,经过演绎推理而证明了的命题,才被认为是真理.归纳推理被赶出了几何的花园.[4]

师(继续):虽然测量、实验所产生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它是我们发现数学公式、定理的重要途径,有时也能为我们证明结论提供方法指引.

问题3:回顾上面的实验2,说说实验中剪拼角的目的是什么?从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

生6:图1 中,剪拼的过程,相当于将∠B,∠C都移到∠A处,图2 和图3 也有同样的效果.证明时,我们可以通过作平行线,实现这种平移效果.

问题4:大家观察图1、图2 和图3,在这三幅图中,是否存在一条与△ABC的边BC平行的直线?

师生活动:学生认真观察并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拼图结果进行抽象,得到图4、图5 和图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探索与验证过程,归纳实验成果,从中获取证明的思路,为证明结论做好铺垫.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成果进行抽象,创设推理情境,“让思维可见”,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达到优化解题的目的,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教师示范,注重答题规范

例1 已知:如图7,△ABC.

求证:∠A+∠B+∠C=180°.

教师活动:与学生交流图4 中辅助线的作法,并结合图形向学生“示范”推理过程.

证明:如图4,过点A作直线l,使l∥BC,则∠B=∠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1+∠2+∠3=180°(平角的定义),

所以∠BAC+∠B+∠C=180°(等量代换).

[设计意图]教师条理清晰地板书推理论证过程,以便学生“临摹”与“借鉴”,这样学生在遇到陌生的问题和领域时,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问题5:你还能根据图5 或图6,用其他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吗?

教师活动:利用投影展示学生的推理过程.

生7:如图5,延长BA,过点A作直线l∥BC,则

∠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1+∠2+∠3=180°(平角的定义),

所以∠BAC+∠B+∠C=180°(等量代换).

生8:如图6,过点A作直线l∥BC,则

∠1=∠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所以∠BAC+∠B+∠C=180°(等量代换).

师:上面我们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就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寻求多样的证明方法,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中,积累解决几何问题的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5]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写出严格的证明过程,最后进行展示、交流、评析,矫正学生的典型错误.

问题6:上面的几种证明方法可谓“殊途同归”,都圆满地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你能说说这几种证明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生9:通过作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将部分角移到适当的位置,使分散的三个角相对集中,从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解法,同时在多样的证明方法中感受共性:利用辅助线,实施平移变换,将分散的要素集中起来.

(五)运用新知,解决简单问题

例2 如图8,在△ABC中,∠B=38°,∠C=62°,AD是△ABC的角平分线,求∠ADB的度数.

解:在△ANC中,

∠B+∠C+∠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因 为∠B=38°,∠C=62°(已知),

所 以∠BAC=180°-38°-62°=80°(等式的性质).

因为AD平分∠BAC(已知),所以∠BAD=∠CAD=∠BAC=40(°角平分线的定义).

在△ADB中,

∠B+∠BAD+∠ADB=180°(三 角 形 内 角 和 定理).

所 以∠ADB=180°-∠B-∠BAD=180°-38°-40°=102°(等式的性质).

师生活动:教师讲解例1,学生独立完成例2 以及教材179 页“随堂练习”1、2、3 题,教师提问学生并及时评价.

(六)反思小结,提升学科素养

问题7:请同学们想一想: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有什么意义?

(3)在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一结论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短暂梳理,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该环节既有学生的分享交流,又有教师的总结提炼,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方法两个层面关注本节课的收获,为后继学习做铺垫.

(七)设计板书,突出研究思路

本节课的板书如图9 所示.

图9

六、教学目标检测

(一)检测形式:课后作业.

(二)检测内容:

1.△ABC中,∠C=90°,那么∠A+∠B______.

2.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钝角?为什么?

3.△ABC中,∠B=∠A+10°,∠C=∠B+10°.求△ABC的各内角的度数.

4.如 图10,在△ABC中,BF平分∠ABC,CF平分∠ACB,∠A=65°,求∠F的度数.

七、教学反思

(一)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思考

合适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引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也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真实的表现机会.[6]本节课的多个环节,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如引导学生从“费马的失误”的故事中认识到数学需要证明,对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也应养成追究其缘由、问个为什么的习惯;再如,引导学生由剪拼实验创设推理情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等.通过在数学对象发生发展的关节点上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考,更关键的是能够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

(二)重视证明的规范性,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的数学实验,感悟合情推理是数学研究的有效工具;其次,引导学生立足数学实验、借助图形直观地探索证明思路,体验发现结论到验证结论的过程;再次,借助规范的板书进行示范,做到步步有据,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感悟理性精神;最后,引导学生探索证明结论的不同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发展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这样的数学学习,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获得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密立根说过:“科学靠两条腿走路,一是理论,一是实验,有时一条腿走在前面,有时另一条腿走在前面,但只有使用两条腿,才能前进.”在数学实验教学中,立足基础,突出实验操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探寻解决之道.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变结果性知识为过程性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论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引领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最终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内角结论定理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J. Liouville定理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三角形分割问题
A Study on English listening status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
“三共定理”及其应用(上)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