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环境下勘测企业SWTO分析

2021-03-22 02:29范贵虎
今日财富 2021年8期
关键词:测绘企业

范贵虎

本文利用SWOT这一分析工具,通过对测绘类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发掘自身所具有的优势、针对自身的不足进行改进,抓住智慧城市建设、鄉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发展机会,以及多测合一新业务模式的市场机遇等外部机会,克服所面对的风险,以期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定位提供参考。

一、引言

测绘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选取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并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

合众勘测是一家立足于江西省内的民营测绘企业,主要从事土地管理、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三维倾斜摄影测绘、机载激光雷达测绘、无人机测绘等业务。

二、当前测绘行业市场状况

中国测绘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具备良好的数据、技术基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战略性投入的不断推进及政策的持续扶持,以及5G技术的成熟、无人机摄影等新技术的不断投入使用,未来发展前景巨大,整个产业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通过不断的融入交通、物流等行业,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机。

当前测绘行业呈现大型城规院、测绘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区,而中小型测绘企业深耕于地级市,县城,乡镇等下沉市场的格局;测绘行业从传统的外业测量,逐步向内业测图转变,谁研发实力强,谁掌握更先进的软件处理工具,谁在市场上就更具竞争力。

三、测绘类企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通过对企业内部环境所对应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外部环境对企业的机会(opprtunities),威胁(threats)进行分析,从而找寻适合企业的发展途径。

本文希望利用SWOT这一分析模型对企业目前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找出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发现企业的劣势,通过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克服面临的威胁,帮助企业找寻一条适合自身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一)企业的优势分析(Strength)

1.良好的口碑及全面的经营资质。企业自2006年成立以来,15年来一直深耕本省测绘市场,荣获多项优质测绘工程奖,担任江西省土地学会常任理事,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口碑。2016年获得测绘类甲级资质,是本省第一家取得测绘类甲级资质的民营企业,并于2016年-2022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陆续取得土地规划机构等级证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证书,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拥有较为全面的经营资质,且拥有200多名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并有多人进入本省行业专家库,担任项目评审专家。

2.基础数据资料全。企业通过多年扎根服务于本省内各地级市、县、区,在全省100个县级行政区内已拥有82个县的基础地理数据资料,并建立了数据处理中心,集中处理所采集的数据资源,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省地形、地块模型数据库,成为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

3.业绩经验丰富。企业承接了铅山县、鄱阳县、都昌县等多个县的第三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资溪县、兰考县、南康县、进贤县、安义县农房一体化等大型项目,并承接了《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中用地预审、规划选址、土地报批等业务,通过参予一系列大型测绘工作,不仅锻炼并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同时对企业技术实力的提升也有一个质的飞跃。

4.企业经营管理灵活。企业在面对当前新冠疫情、多测合一变革等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充分发挥了私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灵活性,通过快速转变观念,积极引进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新技术的引进,积极主动进行业务升级,克服困难,由传统单一业务向用地选址--土地规划--用地审批--环境评估--社会稳定性评估--空间规划整个业务链沿伸,打造整个业务经营范围的闭环。

(二)测绘企业的劣势分析(Weakness)

1.行业经营区域壁垒大。由于地理信息涉及国家敏感信息,许多大型项目一般由当地城规院、地矿局所垄断,跨省开展业务比较困难,私营企业一般只能转战于省内各地级县、区,导致县、区竞争激烈,项目经营毛利率逐步走低。

2.客户类型单一,回款不畅。企业承接业务发包方主要集中于各地自然资源局、水利局等政府客户,客户群体过于集中,2010-2015年这一模式使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随着最近几年国家财政越来越紧张,企业这种经营方式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企业要账成本逐步上升,账期从之前的3-6个月逐步增加到1-1.5年,回款明显滞后,形成企业承接业务越多,垫资越多的怪圈,进而影响了企业现金流的正常运转。

3.业务类型过于集中。企业主要业务集中于土地规划、土地复垦、土地调查等传统业务,随着多测合一要求的出台,企业在空间规划编制等新业务起步较晚,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4.技术研发实力不足。随着三维技术、无人机摄影、5G技术的进步及推广,传统的平面图纸、图形已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将平面图纸“立”起来,建立一个三维立体的3D模型成为新的需求; 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及高水平研发技术人员的不断研发,传统测绘企业没有实力研发自己的三维模型平台,这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且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上也明显不足。

(三)行业的机会分析(Opprtunities)

1.行业规划不断扩大。2017-2019年测绘行业产值分别为1052亿,1189亿,1379亿,复合增长率16%,产业持续保持稳定增长,2017-2019年测绘行业资产规模分别为189亿,229亿,286亿,复合增长率26.2%;2017-2019年测绘从业人员分别为116万,121万,131万,复合增长率8.26%;整个行业发展迅速,

2.城市发展带来的红海;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一系列新技术的投入使用,我国对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将从之前的试点面向全国全面铺开,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入快车道,而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规划、地理信息数据的支撑,这为测绘行业带来一片商机。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地理国情监测等国家大型基础测绘领域的不断扩展,各民用领域对地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也不增加,为测绘服务带来了广泛的业务需求。

3.新式村庄振兴战略的发展。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其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好规划、设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其中要求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强化空间用途管制,完善城乡布局结构,推进城乡统一规划为测绘行业提出新的要求,也带来了发展机遇。

4.“多测合一”的推进。2019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明确提出了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的衔接要求,要求各地推进“多测合一”新型业务的发展;多测合一是指将在行政审批中的同一个建设工程项目所设计的测绘业务,由原多项测绘合并为一个综合性联合测绘项目,由业主单位选择一家具备相应资质的测绘中介服务机构承担建设工程所需的工程测量和不动产测绘等多项测绘业务,并在行政审批中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或按要求分别向审批部门推送测绘成果;这样加快了审批流程,大大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效率。

5.测绘行业格局变化。2020年江西省进行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地质局、勘测院等测绘相关事业单位也在此次改革中,其面临了一系列合并,精简,撤销,行业面临了重新洗牌,相关行政审批随着“简政放权”的进一步落地,也将促进行业的发展。

(四)行业的威胁分析(Threats)

1.当前疫情的影响: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打乱了企业2020年的生产计划,且对疫情的常态化管理的需要,对人员开展外业测量时,不确定因素增大,导致外业成本上升;国家主导的一些大型测绘业务(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束时间一拖再拖)的投入放缓,导致整个测绘行业业务总量增速放缓。

2.市场竞争加剧。事业单位改革,其下属的测绘单位将进行公司制改革,推向了市场,加剧了行业内的競争,多测合一的推进,一些之前专注于城市规划设计的城规院也开始向土规、测量等业务领域进行扩展,并利用其原有优势,快速抢占市场。

3.放宽市场准入标准。2020年国家自然资源部形成了测绘资质改革的方案,进一步压减测绘资质类别等级,下放甲级资质审批权限,降低准入门槛,压减审批时限和材料,这将进一步开放市场,使原来一些只能承接一些分包业务的测绘队伍也能参与竞争,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多地在逐步放宽省外测绘企业进入江西的限制,外省市业参予本省项目的招投标的测绘企业越来越多。

四、未来发展策略及建议

(一)紧跟国家产业调整趋势,加快对多测合一业务的深入学习及技术投入,争取在市场上抢在先机。

(二)加快企业数据处理中心的建设,整合企业数据资源,利用企业所拥有的省内82个县、区基础地理数据资料,形成独特的数据资源优势。

(三)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无人机倾斜飞行摄影精度,提高3D数据建模的处理能力,提高地形图成像比例,从1:500提高到1:2000,以适应未来市场的需要。

(作者单位:江西省合众勘测规划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测绘企业
探究现代测绘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土地测绘技术与测绘质量控制探讨
城市地籍测绘与不动产测绘中的问题探讨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浅析影响地质测绘质量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我国房地产测绘发展现状的浅谈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