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及2021年展望

2021-03-22 02:27李楠
北方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居民收入全区服务业

李楠

关键词:经济恢复 地区生产总值 形势研判

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民间投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主要指标实现年内转正,基本面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

一、地区生产总值由负转正,经济基本面企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73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2%,前三季度下降1.9%,增速实现由负转正。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25亿元,继三季度转正以来增速进一步提高,全年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868亿元,增速由前三季度下降0.9%转为全年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467亿元,下降0.9%,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2.1个百分点。农牧业、工业的稳定恢复,为一、二产业年内转正,拉动全区经济实现增长,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畜牧业带动作用明显

2020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7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比前三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粮食产能稳增,全区粮食产量达到732.8亿斤,每亩粮食产量达到715斤,总产、单产分别比上年增长0.3%和0.2%。生猪产能恢复,猪肉产量下降1.9%,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存栏量比上年增长24.3%。牛羊肉产能提高,牛羊肉产量分别增长3.9%和2.9%。奶业振兴全力推进,奶牛存栏达到129.3万头,比上年增加6.8万头,牛奶产量611.5万吨,增长5.9%。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转正,制造业支撑作用显著

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由1-11月份下降0.2%转为增长0.7%。其中制造业对工业拉动作用显著,比上年增长8.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个百分点。具体行业中,冶金建材工业、化学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6%、3.8%和8.6%,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个百分点。从企业主体看,国有控股企业支撑作用明显,比上年增长3.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8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增长0.2%。

(三)服务业降幅逐季收窄,物流行业支柱作用明显

202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9%,较前三季度收窄2.1个百分点,降幅呈现逐季收窄态势。网络购物、无接触式消费带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其中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增长90.8%。2020年,全区完成快递业务量1.96亿件,快递收入实现4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1%和27.9%。

(四)民间投资由降转增,短板领域投资力度增强

2020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5%,较前三季度大幅收窄6.2个百分点。随着经济恢复,民间投资预期改善,经济运行逐步由政策带动向市场内生增长转变,民间投资实现转正,全区民间投资由1-11月份同比下降0.3%转为全年增长3.4%。基础设施、民生领域投资持续补短板。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12.3%和5.1倍,教育、卫生行业投资分别增长12.5%和19.0%,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额保持“双增”,分别比上年增长12.9%和9.8%。

(五)社会消费持续回暖,线上消费高速增长

202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5.8%,较前三季度收窄4.1个百分点。基本生活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全区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5.0%,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12.2%。汽车类消费恢复好于预期,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区限额以上汽车零售额连续保持增长,其中12月份当月同比增长8.8%,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48.4%。线上消费保持较高增速,2020年以来,全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保持在30%以上,全年增长36.5%,较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

(六)新动能逆势增长,经济韧性显著增加

2020年,全区新产业新产品新能源逆势增长,增强经济发展韧性。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1%,高新技术产业增长7.5%,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7.4个和6.8个百分点。新产品中,单晶硅产量比上年增长93.3%,石墨及碳素制品同比增长20.4%,稀土磁性材料同比增长15.4%,智能电视同比增长5.5%。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形势向好,新能源发电量比上年增长4.7%,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4.4%,其中风力、光伏发电量分别增长4.7%和4.8%。

(七)居民企业政府收益改善,政策成效显现

居民收入实现增长。2020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97元,比上年增长3.1%,较前三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4%和8.4%,较前三季度分别提高0.6个和2.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為2.50,比上年缩小0.17,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市场主体效益逐步恢复。通过全力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减税降费取得积极成效,企业效益获得改善。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元。高新技术工业利润倍增,高新技术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2倍,医药制造业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利润同比增长90.7%。

(八)物价涨幅控制在合理区间,工业产品价格降幅收窄

2020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整体表现为前高后低,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低于预期目标1.6个百分点。城市上涨1.6%,农村牧区上涨2.7%。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5.7%,居八类消费价格涨幅之首。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3%,购进价格指数下降0.5%,降幅分别小于全国平均降幅1.5和1.8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全区主要经济指标逐季回升,但经濟内部结构矛盾较为突出,发展面临着居民增收放缓、内需结构分化、实体经济质量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主要问题。

(一)全区居民收入消费与全国差距进一步扩大

疫情冲击下,全区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从居民收入来看,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92元,差距较上年扩大514元。从居民收入增速来看,全区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低于全国实际增速0.9个百分点。从收入内部结构看,政策性因素发挥了稳定居民收入的重要作用,转移净收入的增速和比重较上年分别提高1.7个和0.8个百分点,而经营性收入增长仍困于疫情影响,全区居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分别下降10.4%和3.7%。居民收入放缓导致居民消费约束趋紧,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16元,八大类消费支出中除食品烟酒类增长,其余类型消费支出均为下降,下降面大于全国。

(二)消费需求内部发展分化明显

疫情对消费市场内部影响呈现差异化特征。从区域看,乡村消费市场恢复好于城镇,2020年,乡村零售额降幅小于城镇零售额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支出占收入比重)为82.1%,远高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57.8%)。从消费形态看,实物消费市场恢复好于服务消费市场,全区餐饮业、住宿业收入降幅分别大于商品零售降幅15.2和20.0个百分点。从消费业态看,线上线下消费分化明显。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年初下降24.8%收窄至下降5.8%,全年处在下降区间,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全年保持在30%以上高增长区间,且全年增长36.5%,较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

(三)房地产投资驱动特征明显,实体经济发展预期不足

2020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6.6%,比重较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成为投资降幅收窄的关键因素。而全区制造业投资下降9.6%,比重低于房地产投资9.3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4.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仅为5.6%。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快速增长与制造业投资的下降态势呈鲜明对比,全区实体经济发展预期不足。低附加值低收益的产业占比高,高附加值高收益行业占比小的产业格局仍是全区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难点。

(四)疫情冲击下服务业发展滞后问题突显

2020年,全区一二产业均实现年内转正,而第三产业下降0.9%,低于全国第三产业增速3.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比重5.7个百分点。疫情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性。现代服务业适配于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对冲风险能力较强,而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受疫情冲击较明显。全区服务业内部结构中,传统服务业占比较高,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占比小,对全区服务业正向拉动作用有限。

三、2021年全区经济发展形势研判

(一)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

2020年秋冬季以来,外部疫情出现反弹,国际贸易持续萎缩,经济在疫情冲击和复苏之间交织角力,国内一些地方出现散发病例乃至局部聚集性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态势为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

(二)“十四五”开局将释放诸多确定性

2021年作为“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在科技研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扩大内需、保障粮食安全、发展新能源、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释放利好政策,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更明确的预期和实现路径。

结合自治区情况看,全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安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高质量发展主题下,在提升发展质量方面迈出更加坚实步伐,努力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确保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四、对策建议

(一)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一是正确看待居民收入放缓问题。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适当的经济增速是居民收入稳增的必要条件,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着力加快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加快补充传统动能下降产生的缺口,做到经济既实现转型发展又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二是更加关注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优化。工资性收入增长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稳定器,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增长。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比重提高是居民收入结构改善,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要进一步落实促进全区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的分配政策,增加金融产品的多样性,扩大金融产品受益人群。

(二)扭住供给侧改革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需求侧管理是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满足各类市场主体需求,全面释放需求活力与潜力,牢牢把握需求变化趋势,推动需求与消费升级、形成供需良性互动”。一是释放乡村消费市场消费潜力。打通乡村物流堵点,改善农牧民生活品质。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健全覆盖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支持大型骨干流通企业下沉农村市场。二是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围绕全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高质量发展,完善补齐冷链物流,促进全区绿色有机农产品进入国内消费市场,安全高效从田间地头运送到消费者餐桌,促进“内蒙古味道”、内蒙古特色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成为内蒙古亮丽名片。

(三)努力发展实体经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一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让实体经济成为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加快产品、品牌、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二是推动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的聚集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与数字化融合。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三是营造实体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全力构建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法制规范市场行为。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的关键环节。一是围绕全区服务业发展短板和弱项大力推动生产型服务业发展。依托本地大型数据中心企业,延长和拓宽产业链,实现全区信息产业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布局一批重点项目,着力引进从事新型软件开发、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人工智能和系统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形成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二是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特别是服务消费升级,积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

猜你喜欢
居民收入全区服务业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国有经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
居民收入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