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策略

2021-03-23 21:59许晓英
新教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启发性度数生活化

许晓英

小学生学习数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思维抽象性,他们在学习新知时无法做到准确而全面的认知与掌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已成为了重点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地进行情境的创设,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有效教学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教师在创设相应的情境时,应确保情境的创设能够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建立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有效巩固旧知的基础上,主动学习新知。同时,在情境问题的设计上确保能够对学生起到启发的作用,让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上,不断拓宽问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使其数学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2.趣味性原则。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难免会觉得复杂枯燥,因此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中,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其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趣味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转变对数学学习的传统认知。在有趣的情境中,学生能够实现自主的学习探究,快速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有效情境的创设策略

1.创设探索情境。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与求知欲,传统的只有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同时,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长时间在一种学习模式下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出现厌学现象。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然而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常以机械重复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无法向学生展现数学的灵活性,造成学生为数学贴上了一个枯燥乏味的标签。以上现象既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可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探索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让他们投入到学习中。

如人教版四下“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某教师通过设置探索情境,带领学生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课前让学生先备好量角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大家量一下教材第68页例6三角形的角1和角2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学生运用量角器测出其度数后,教师引导学生不用量角器,而是猜测该图形中角3的度数。随后,教师给学生出示学习单,让他们测量学习单上几个三角形中的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在学生测量后让他们试着猜测第三个角的度数,教师同样对第三个角的度数进行猜测。以这样的形式反复几轮游戏后,学生们发现教师每次都能准确猜对。当学生们表示好奇与不解时,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试着以180度减去已经测量的两个角的度数,看第三个角的度数是否是教师猜测的度数。在这探索情境创设中,学生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既动手又动脑。当教师告诉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且在知道两个角的度数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时,学生恍然大悟,对于这一数学知识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在后续的随堂练习中,学生在知道了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度数后,都能直接通过计算得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从而提高了知识运用能力。

2.引入生活化情境。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升,当他们遇到较为抽象的概念或问题时,常常无法对其形成正确的认知与解读,从而导致学习效率无法提高。在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为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保证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与手段,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感悟生活素材来学习教材内容。在生活化情境中,有利于学生借鉴生活知识,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能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应用。

如在人教版六上“统计图”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的理论教学后,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课后引领学生在一个月内对校园食堂内的蔬菜采购价格变化情況与数量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同时,也要求学生对自己家附近的菜市场进行调查,统计一下不同的摊位同种蔬菜的价格在一个月内的变化情况。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与整理,懂得了以图形的形式将蔬菜的价格变化情况展示出来。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得出蔬菜的价格可能受多种因素(产量、人们口味、运输成本)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发现,通过将生活化的情境和数学知识相结合进行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发展了思维,也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小学数学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上的内容外,也要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启发性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启发性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应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可探究的问题,确保问题的设计能够有效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的全面性。

例如,“圆的认识”的教学,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天坛、摩天轮等建筑中的圆,然后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这样的圆吗?”学生回答出硬币、钟面、车轮、脸盆、月饼、太阳等也是圆的。学生初步了解圆后,教师再问:“你能想办法画出一个圆吗?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圆吗?”学生回忆以往的经验,动手操作并回答出以下几种方法:利用硬币或其他有圆形轮廓的物件描圆;利用图钉和线画圆;用圆规画圆;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印出……圆接着教师教学半径与直径的概念,并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圆,并将所画的圆裁剪下来进行折叠与观察。学生在操作时,教师向学生提问直径与半径有什么特点,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对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也都相等,且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整堂课下来,教师以启发性提问为线索,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思考,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促进其真正掌握并内化数学知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教师通过探索情境、生活化情境、启发性问题情境等的创设能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科素养的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桂林逸夫小学责任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启发性度数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图形中角的度数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隐形眼镜度数换算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国十八大名酒的度数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