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县侯庄村唐墓发掘简报

2021-03-23 08:12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文物季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墓室墓志陶罐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新绛县文物保护技术中心

2019 年8 月至9 月,为配合新绛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新绛县文物保护技术中心联合对新绛县侯庄村西北的一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图一)。

该项目地点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龙兴镇侯庄村西北,距离县城仅2 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5°38′28″,东经111°13′57″,海拔440 米。墓地周边地势较平坦,南偏西2.7 公里即为绛州大堂遗址。本次发掘的墓葬中,有唐墓、明清墓,其中,3 座墓(M1、M2、M3)为唐代墓葬(图二),鉴于唐代墓葬资料比较重要,现将这3 座唐墓(图三)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一)M1

M1 为土洞墓,平面形状呈“刀把形”,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图四)。墓道方向135°。

图一 墓葬位置示意图

图二 墓葬分布图

图三 墓葬航拍图

图四 M1 平、剖面图

墓道 形状呈长方形,口长580、宽54~60、最深处336 厘米。底部长580、宽90 厘米。墓道壁面为斜壁,口小底大,制作粗糙。墓道底部为台阶与不规则斜坡组成,台阶共3 阶。

墓门 高100、宽60 厘米。封门用土坯砖封口,砖长30、宽60、高100 厘米。封门层数共6 层,封门底部为垫土,高约10 厘米。

甬道 平面呈长方形,长60、宽70、高100 厘米。

墓室 平面呈长方形,北壁与甬道、墓道北壁直线连接,拱形顶,顶部坍塌(图五)。南北长316、东西宽130~230、高110~140 厘米,距墓口深220厘米。墓室四壁制作粗糙,在墓室西、北两壁有柱洞痕迹9 处,长20、宽10、深5 厘米。墓室底部较平整。

葬具 为一椁一棺,椁长306、宽120~130、残高40 厘米,椁板厚约5 厘米,共17 块椁板,横向放置。棺长234、宽70~90、残高10 厘米,棺板厚5厘米。棺底有两块垫木。

棺内共有2 具人骨,为夫妻合葬墓,北男南女,头东脚西。女主人为迁葬,男主人为仰身直肢葬,双手置于腹部,身高约170 厘米,年龄50~55岁。

(二)M2

M2 位于三座唐墓(M1~M3)的中间,北距M1仅2.3 米,墓室被晚期墓葬M8 墓室打破(图六)。M2 为土洞墓,平面形状呈“刀把形”,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道方向135°。

墓道 由斜坡台阶组合而成,平面呈长方形,口长760、宽96~124 厘米,最深处330 厘米。墓道壁面基本为直壁,底略大,制作粗糙。尾端有3 层台阶,近封门处底部较平整。

墓门 基本呈拱形,高164、宽130 厘米,封门用土坯砖垒砌,底部有20 厘米垫土。

墓室 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上口呈拱形,平顶(图七)。口小底大,口部东西长约320、宽150~200 厘米,底部东西长约350、宽160~210 厘米。

该墓为夫妻合葬墓,均为迁葬,共用一棺,男北女南,面向对方,人骨分布比较散乱,年龄均为40~45 岁。

棺底青砖铺设,棺长218、宽125~130、残高20厘米,棺梆板长200、厚5 厘米;挡板长132、厚5厘米。

图五 M1 墓室(上为北)

图六 M2 平、剖面图

图七 M2 墓室(下为北)

图九 M3 墓室(右为北)

图八 M3 平、剖面图

(三)M3

M3 位于M2 南侧,相距仅2 米,墓道被晚期的M8 墓道打破(图八)。M3 为土洞墓,平面形状呈“刀把形”,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道方向135°。

墓道 为斜坡,平面形状呈圆角长方形,口长520、宽70~80、深70~230 厘米。墓道壁面为直壁,制作粗糙。

墓门 坍塌,宽70、残高50,距墓口140 厘米。封门用土坯砖封口,门宽60、残高50,距墓口150 厘米,残存3 层土坯砖,砖长30 厘米。

墓室 平面呈长方形,北壁与甬道、墓道北壁直线连接,拱形顶,顶部坍塌(图九)。南北长330、东西宽160~190、高800~110,距墓口深230 厘米。

葬具为一椁两棺,椁长270、宽120、厚5、残高10 厘米。椁内双棺南北平放,北侧棺长210、宽54、厚5,残高10 厘米;南棺长210、宽54、厚5、残高10 厘米。墓主为夫妻合葬,男北女南,均为仰身直肢,头向东,面向上、南,保存状况一般,男主人年龄50~55 岁,女主人年龄45~50 岁。

二、出土器物

(一)M1

M1 出土器物有陶器、铁器、蚌饰、铜钱、墓志,共5 件。

陶罐 标本M1:1,泥质灰陶,泛黄。圆尖唇,侈口,束颈,深弧腹,平底。口径7.9、底径9.5、高18.3厘米(图一〇,1;图一一)。

蚌饰 标本M1:2,残,银白色,扇形,无钻孔。长5.05、宽5.7、厚0.3厘米(图一〇,3;图一二)。

铁器 标本M1:3,铁质,残,表面锈蚀严重,已断为两截。残长9.2、宽1.1~2.4、厚约0.4 厘米(图一〇,2)。

铜钱 标本M1:4,圆形,方孔,开元通宝。直径2.5、方孔边长0.6厘米(图一〇,4;图一三)。

图一〇 M1 出土器物

墓志 标本M1:5,砖质,深灰色。平面呈方形。志盖为四边等距的盝形顶,顶面平整。志盖上用石灰水书写四字,漫漶不清,疑为“赵君墓志”,墨书志文,惜已无法辨识(图一四)。边长26、志厚6、盖厚7 厘米。

(二)M2

M2 出土器物有铜饰、铜钗、铜带扣、铁器、铜钱、铜钉、墓志等,共49 件。其中墓志2 盒,铜饰、铜钉共37 件。每位墓主各有1 套铜带扣。出土铜钱6 枚。此外,还出土铁器(铁镰)及铜钗各1 件。

铜饰 标本M2:1,铜质,圆形,环状双股钉,钉环内套一圆环。出土时紧贴墓志,疑为墓志外原有木盒,此铜饰应为木盒装饰品。直径7.3、环径2.6、钉长3 厘米(图一五,1;图一六)。

图一一 陶罐

图一二 蚌饰

图一三 铜钱

图一四 墓志

图一五 M2 出土器物

铜带扣 铜质,原应有皮带或绳,现已不存,仅存带扣构件(图一五,2~5、7、8、10;图一七)。中间衔接构件残存4 件,呈略半圆形,中间有一长方形孔,长1.8、宽1.5、孔长1.4、孔宽0.5 厘米;带扣构件一端构件为方形,中部有一长方形孔,长3、孔长2、宽0.8 厘米,另一端构件呈舌状,长5.1、宽2.7、厚0.7 厘米。

图一六 铜饰

图一七 铜带扣

图一八 铁器

图一九 铜钱

图二〇 铜钉

图二一 墓志1

图二二 墓志2

铜钗 标本M2:5,残,模制,捶打。整体呈“U”形,器身呈圆柱形,尖部细长,尾端粗钝,表面轻微腐朽。长6.15、直径0.2 厘米(图一五,6)。

铜钱 标本M2:3、4、6,圆形,方孔,开元通宝。直径2.5、方孔边长0.7厘米(图一五,11~13;图一九)。

铜钉 标本M2:2,圆形钉帽,圆锥状钉足。长2.07、宽1.2 厘米(图一五,14;图二〇)。

铁器 标本M2:9,残,弧形。表面锈蚀严重。残长11.5、宽2.3、厚0.7厘米(图一五,9;图一八)。

墓志 共出土两盒墓志,均位于墓主人头部,直立放置。砖质,深灰色。平面呈方形。志盖为四边等距的盝形顶,顶面平整。志盖上分别用石灰水书写四字,漫漶不清,疑为“赵君之志”、“齐…墓志”。志文墨书,惜已无法辨识(图二一、图二二)。边长26、志厚6.7、盖厚7厘米。

(三)M3

M3 出土器物有陶器、铜钱、铁器、铜钗及发饰组件等共8 件(组)。陶器共2 件,分别为双耳陶罐、无耳陶罐;铜钱3 枚,为“开元通宝”;铁器为铁斧头;发饰分为铜钗、铁圆帽发饰。

陶罐 标本M3:4,泥质灰陶,泛黄。圆唇,侈口,短束颈,深弧腹,平底,肩部有两个圆形耳。口径17.8、底径18、高30 厘米(图二三,1;图二四)。标本M3:3,泥质灰陶,泛黄。圆唇,侈口,深弧腹,平底。口径7.4、底径7.4、高11.3 厘米(图二三,2;图二五)。

铜钱 标本M3:5,圆形方孔,开元通宝。直径2.6、方孔边长0.7 厘米(图二三,6;图二六)。

铜钗 标本M3:6,残,模制,捶打。整体呈“U”形,器身呈圆柱形,尖部细长,尾端粗钝,表面轻微腐朽。长13.6、直径0.2 厘米(图二三,7;图二八)。

铁器 标本M3:1,残,表面锈蚀严重。整器呈斧头形,较厚一端有长方形孔。残长12.2、宽6~7.15、最厚4、孔长2.3、孔宽0.9 厘米(图二三,3;图二七)。

图二三 M3 出土器物

图二四 双耳陶罐

图二五 陶罐

图二六 铜钱

图二七 铁斧

发饰 标本M3:2,残,铁质,锈蚀严重。出土于墓主人头顶部,应是发饰残件,残存两部分,一部分呈圆环状,另一部分呈弯钩状。圆环外径2.2、环径1.2 厘米,弯钩残长2.8、宽0.3~1.4 厘米(图二三,4、5)。

三、结 语

新绛县古称绛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临汾盆地西南边缘,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汾、浍二河穿境而过。绛州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时曾为晋都,战国时属魏。隋开皇三年(583年)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废正平郡,改为绛郡。唐武德元年(618 年)置绛州总管府。新绛小手工业发达,交通便利,民间有“七十二行样样有”、“水旱码头,交通枢纽”和“南绛北代”的赞誉。

2013—2015 年考古发掘的绛州大堂遗址,出土大量陶器、瓷器、各类金属制品及兵器、建筑构件等文物,探明最早的考古地层已追溯至唐代地层。此外,新绛县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东周、唐墓、宋金墓、明清墓等各时期墓葬。

图二八 铜钗

本次考古发掘的3 座唐墓,保存较完整,西北-东南走向,整体平面形状呈刀形,均为土洞墓,由墓道、封门、墓室组成。墓道平面均为长方形,2座墓墓道为斜坡,1 座墓道为台阶墓道。封门呈拱形,多为土坯砖封口。墓室均呈长方形,一边与墓道对齐。这种平面呈刀形的小型墓葬,在唐代较为普遍,陕西西安东郊高楼村唐墓M48[1]、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李倕墓[2]、陕西凤翔南郊M337[3]、西安西郊枣园唐墓[4]、西安南郊傅村唐墓M40[5]等,大量的小型墓葬,尤其是土洞墓,多采用刀形或近似刀形的形制。可以看出刀形墓葬是小型墓葬中的主流形制,此形制的小型墓葬在唐代早期、中期至晚期均有分布,刀形墓中直背刀形墓出现最早,其后是弧背刀形墓,折背刀形墓出现略晚于前二者[6]。

盛唐时期,小型土洞墓仍流行刀形,直背较多,墓道多为较短的斜坡式或平面呈长方形的竖井式。此后中唐时期开始出现弧背刀形墓,晚唐时期小型墓仍以刀形墓为主,折背刀形墓在这一时期数量较多[7]。

出土的陶罐在唐代小型墓葬中常见,尤其是双耳灰陶罐与绛州大堂唐代地层窖穴出土的3 件双耳灰陶罐形制、大小基本一致。无耳素面陶罐与西安东郊高楼村ⅢM48:28、临汾西赵M2:14、西安西郊枣园唐墓M16:1 等形制基本一致。

侯庄村出土铁镰M2:9 与西安东郊高楼村ⅢM48:6 在形制、大小上十分接近,西安西郊枣园唐墓M12 也出土蚌饰(壳)。可见在唐代小型墓葬中,随葬铁镰(犁铧)、发饰、蚌饰(壳)等是一种十分流行的葬俗。

本次发掘的3 座小型墓葬的墓主多为庶人,墓中出土的随葬器物不多,但其中2 座墓中出土3盒墓志,墓志内容由于墨书或朱书,经一千多年埋藏,多已漫漶不清,待日后采用高光谱等科技手段进行辨识后,另刊于众。

综合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本次发掘的3座唐墓属盛唐时期小型墓葬,为运城地区唐代墓葬习俗及绛州唐衙署与平民墓葬分布提供了研究资料。

附记:本次发掘项目领队为马昇、白曙璋,参加发掘的有白曙璋、张辉、卫国平、狄帅帅,现场拍照张永伟,绘图王蓓蓓。

执笔:白曙璋、杨英杰

[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陕西西安东郊高楼村唐墓(ⅢM48)发掘简报》,《文博》2020 年第1 期。

[2]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唐李倕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5 年第6 期。

[3]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凤翔隋唐墓——1983~1990 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 年10 月。

[4]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西郊枣园唐墓清理简报》,《文博》2002 年第1 期。

[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南郊傅村隋唐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0 年第6 期。

[6] [7] 段敏鸽《唐代长安地区小型墓葬研究》,西北大学2018 年硕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墓室墓志陶罐
陶罐(外一首)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M5出土有铭铜器
金代张楠墓志考释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装在陶罐里的春天
值钱
自制陶罐
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