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应用体验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2021-03-23 01:08厉柯轩沈利腾梁艺项薇旭应钰皑李玲
护理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服药量表依从性

厉柯轩,沈利腾,梁艺,项薇旭,应钰皑,李玲

(1.浙江中医药大学a.护理学院;b.药学院;c.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310053;2.浙江树人大学 树兰国际医学院 护理教研室,浙江 杭州310015)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群致死、 致残的首位致病因素[1],与年龄[2]、高血压有关[3]。 目前,我国居民获得脑卒中知识来源途径有限,健康教育亟须加强[4-6]。体验式健康教育最初源于Kolb 教授提出的 “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认为学习是一个通过体验的转换来创造知识的过程[7],是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是受教者亲身参与和体验面对面及全过程的多途径多渠道的健康教育[8],是对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的继承与发展。 体验式健康教育采取对人体无害的干预措施模拟疾病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应从而使人体体验到疾病的感觉,进而加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 经查阅文献,国内外体验式教育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医学的继续教育[9]、护生教育[10]、肠造口[11]、肾移植[12]等诸多领域,甚至在治疗高血压患者中取得一定成果[13]。高血压是一种终身难以完全治愈的疾病,目前其健康教育缺乏坚持性和执行性,对其并发症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14]。 体验式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更趣味化和多元化,能加强劝导和震慑作用,提高依从性。 本研究针对高血压患者应用体验式健康教育,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选取2019 年3—5 月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新浦、之江、联庄、冠二、杨家墩社区)共5 个社区252 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高血压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 年修订版)》规定[15],即在未接受药物治疗情况下, 患者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Hg。 纳入标准:(1)患有高血压或有既往高血压史;(2)患者对该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能够正确理解并回答量表内容。 排除标准:(1)有严重躯体或视听障碍的患者;(2)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3)有精神疾病史或阿尔兹海默症的患者;(4)伴有严重高血压并发症的患者;(5)参加其他相关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 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共计252 例患者,其中男122例,女130 例;年龄为45~91 岁。 患者高血压合并其他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心功能衰竭、老年性贫血、前列腺增生、阻塞性慢性肺病等[16-17]。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6例、观察组126 例,均发放依从性行为和知识水平量表。 在研究过程中对照组2 例、观察组8 例量表作答记录不合格予以剔除。 最终对照组124 例、观察组118 例共242 例患者纳入研究。 2 组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血压水平、病程、有无高血压并发症、高血压合并慢性病种类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具体见表1。

表1 2 组高血压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1.2.1 成立活动小组 研究小组共由6 名成员,小组成员均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历, 具备护理及相关医学知识。 副主任护师负责制定具体活动方案计划, 并对其他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及参与整个干预过程的监督工作。 其他成员负责各社区具体实施工作,在开展前均受过培训和顺利通过考核。

1.2.2 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本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集中健康教育课堂的方式, 由同一主讲人负责讲解示范。 每个社区分派1 名成员。 在活动开始前,成员与各自负责的社区进行充分沟通,确定由各个社区负责招募及通知高血压患者。 各社区均采取的是免费报班学习的方式。 教学地点由各个社区指定,在文化大礼堂或者老年活动室开展,活动场所宽敞,设备齐全,能满足健康教育的需要。 对照组运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共授3 次课,每节课授课时长为40 min,共计120 min。 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取体验教学方法, 在对照组3 节课的基础上增设第4 节体验课堂,共授4 次课,每节课授课时长为40 min,共计160 min。 对照组的3 节课以及观察组的前3 节课, 各社区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统一由同一主讲人在当地社区的同一地点授课。

1.2.3 对照组 (1)第1 节课为高血压知识课堂,授课时间为2019 年3 月7 日上午,授课内容包括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辅助检查、药物知识。 (2)第2 节课为脑卒中知识课堂,授课时间为2019 年4 月4 日上午,授课内容包括脑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辅助检查、药物知识。(3)第3 节课为日常保健课堂,授课时间为2019 年5 月9 日上午,授课内容包括起居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

1.2.4 观察组 除设立体验式课堂外, 其余均与对照组一致。各社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通知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参加第4 节体验课堂,授课时间为2019年5 月10 日下午, 授课内容为8 个体验式小试验,包括耳鸣试验、失语试验、乏力试验、感官冲击试验、口角歪斜试验、单侧偏瘫试验、肢体麻木试验、神经病变试验。体验式健康教育源于体验式学习理论,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发生的方式来模拟相关症状, 建立了受教育者与健康知识的交互架构, 通过客观的实际体验, 把知识的获得与学习者行为体验有机结合在一起, 通过人的行为干预措施给予受教育者感官刺激,使之对疾病的认知更具体化、形象化。 故本次体验课采用创设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自主探究法等方法, 针对观察组系统且有规划地设计并实施8 个体验式小试验。 8 个实验在实施前均咨询过相关专业医生的意见,均得到许可和认同。 具体详见表2。

表2 体验式健康教育具体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 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末高血压治疗依从性和脑卒中知识水平。

1.3.1 高血压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采用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Therapeutic Adherence Scale for Hypertensive Patients,TASHP)[20], 该量表Cronbach α 为0.862,重测信度系数为0.958。该量表适用于本研究中涉及的中老年人群, 同时在其他研究中均有应用且效果良好[21-22]。 该量表共分为4 个维度25 项条目:遵医服药依从性行为5 项、生活管理行为10 项、不良服药行为8 项、烟酒嗜好管理行为2 项。上述所有条目答案均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对于前2 个维度(遵医服药依从性行为、 生活管理行为) 采用正向评分法,答案为“从不”、“有时”、“偶尔”、“经常”、“总是”,分别记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 对于后2 个维度(不良服药行为、烟酒嗜好管理行为)采用反向评分法,答案为“从不”、“有时”、“偶尔”、“经常”、“总是”,分别记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因此,该量表总得分范围为25~125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高血压治疗依从性行为水平越高,对于脑卒中预防依从性越好。

1.3.2 脑卒中知识水平指标 本研究采用脑卒中健康知识量表[23],考虑到研究目的将量表中“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维度予以剔除。 测得该量表Cronbach α 为0.852,量表内容效度为0.907,重测信度系数为0.791。该量表适用于本研究中涉及的中老年人群, 同时在其他研究中均有应用且效果较佳[24-25]。该量表共分为4 个维度31 项条目:脑卒中危险因素知识13 项、服药知识4 项、健康生活方式知识9 项、脑卒中预警信号知识5 项。 上述所有条目答案均采用Likert 3 级评分法, 对于所有维度均采用正向计分法, 答案为“不清楚”、“清楚”、“非常清楚”,分别记1 分、2 分、3分。因此量表总分31~93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脑子中认知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由双人核对的方式录入数据,计数资料用频数进行描述,运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描述,运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干预前2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各维度及总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3 个月末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中遵医服药行为、不良服药行为、烟酒嗜好管理行为、 生活管理行为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 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2.2 2 组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知识水平的比较 干预前2 组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知识水平各维度及总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3 个月末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知识水平的健康生活方式知识、服药知识、危险因素知识、预警信号知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4。

表4 2 组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知识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3.1 体验式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3 个月末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中遵医服药行为、不良服药行为、烟酒嗜好管理行为、 生活管理行为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体验式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行为, 尤其表现在日常生活管理行为方面。究其原因,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内容包含疾病、饮食、运动、用药等知识,多停留在授予高血压知识层面, 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衰退、记忆力及理解力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健康教育效果常常不理想, 高血压患者多数存在服药依从性差、生活习惯不良的情况。观察组在传统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入体验式健康教育, 从感知觉层面出发,既给予患者高血压知识,又让患者切实体验高血压并发症之一的脑卒中症状, 激发患者学习兴趣,加深患者控制血压预防脑卒中的危机意识。群体化集中学习的方式以病友会的形式加强高血压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探讨与交流。 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相比,这种形式具有亲身经历性、个体针对性、寓教于乐的特点, 有研究发现体验式健康教育较传统健康教育更容易引起研究对象的共鸣[26],有利于提升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观察组在活动干预过程中,健康教育者对患者原有的错误观念、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对健康行为模式的建立提供切实指导。观察组通过模拟体验高血压并发症之一的脑卒中症状,加强劝导和震慑作用, 对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施加影响,从而提高高血压治疗依从性。

3.2 体验式健康教育可提升高血压患者对脑卒中知识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3 个月末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知识水平的健康生活方式知识、服药知识、危险因素知识、预警信号知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体验式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对脑卒中的知识水平,尤其表现在生活方式知识,服药知识等方面。究其原因,传统健康教育多数为口头宣教,宣教内容多繁琐乏味,宣教时间较短,受教育者常常学习动力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 无法充分理解与掌握相关疾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观察组以游戏形式模拟体验脑卒中症状,避免了健康教育的单一形式化,健康教育内容较传统健康教育更趣味化和多元化, 更容易激发患者对脑卒中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度,从而提升脑卒中知识水平。 高血压患者通过小组合作你画我猜并计时比赛的方式,体验脑卒中失语的感觉;高血压患者分别戴着厚手套和不戴手套撕出要求的对应形状,对比两者使用时间的游戏方式体验神经病变的感觉。 此种体验式健康教育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有利于受教育者实现自我探究,以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并激发受教育者思考。 同时,本研究体验式健康教育采用角色扮演法、创设情景法、自主探究法等方法,高血压患者通过角色扮演脑卒中患者,模拟体验各种生活场景如单侧偏瘫患者穿衣服;失语患者表述想要上厕所的意愿等等,通过亲身感受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激发受教育者内心情感,进一步感悟脑卒中知识的力量。 体验式健康教育采取生理和心理、抽象和具体相结合的方式。 运用音叉在耳旁1~3 cm 处敲击,模拟耳鸣;运用电针理疗仪作用于四肢,以中低频率的电流刺激局部来模拟肢体震颤麻木感;让患者将沙袋捆绑在双脚踝上并行走10 m 左右,让患者体验小腿及足部肌肉萎缩之后所造成的乏力感等措施化抽象为具体,使得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对脑卒中疾病的表现有一定认知,对症状有一定主观体验和感悟。 体验式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利用各种客观小工具(如音叉、电针理疗仪、沙袋等),作用于高血压患者,使其从感知觉上模拟体会脑卒中带来的躯体和心理不适,自觉感受到脑卒中带来的危害,从情感上高度认识到学习脑卒中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对脑卒中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防脑卒中的效果。

猜你喜欢
服药量表依从性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服药不能猛仰头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服药不能猛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