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物流研究现状与演化趋势分析

2021-03-23 10:16王建丰王书杰
法制与经济 2021年9期
关键词:跨境文献物流

王建丰,王书杰

引 言

近年来跨境电商新业态成为“稳外贸”的中坚力量,同时数字化和电子化的商务流程需要配套高效科学的物流系统。物流业衔接生产端和消费端,国际物流的通畅成为电商企业“走出去”的基础条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环境下,物流驱动能力成为跨境电商主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口份额占国际市场比重不断提升,跨境物流成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环节。我国跨境出口电商发展领先全球,国内关于跨境电商的研究工作时间跨度长,成果丰富,学者对跨境物流的关注和讨论也逐渐增多。在早年对保税区的研究中,陈曜、罗进华就介绍过跨境物流概念,认为在“境内关外”特殊海关,物流不能简单归属于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并且将跨境物流定义为以海关关境两侧为端点的实物和信息有效流动和存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1]。在当今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背景下,这一定义最接近跨境物流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进入转型期,跨境物流相关研究也更多元化、系统化。从2014年跨境电商元年开始,跨境物流文献迅速增多,相关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本文将结合跨境物流发展现状,分析跨境物流研究类别,研究团队,热点演化脉络并总结研究趋势和探索研究空间,为跨境物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一、我国跨境物流的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体系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跨境电商出口物流发展得到政策支持。国内物流快递公司在海外市场布局,通过“自营+代理”、专线代理、加盟、派件合作或收购兼并方式开展跨境快递物流业务。另外电商平台也推出整合物流服务,如敦煌网上线“在线发货”专线物流服务、PayPal与多家国际知名服务商合作,为中国用户提供跨境物流服务。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线上消费渗透率提升,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但是在物流方面也出现了新变化:空运资源受限,直邮包裹和邮政小包规模下降;渠道稳定的第三方海外仓模式兴起,同时面临在途存货余额增多的问题;跨境电商独立站模式兴起,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行业竞争激烈;新兴市场需求倍增,未来跨境贸易与合作将更频繁。在新冠疫情和贸易摩擦背景下,跨境物流的监管更加严格,操作流程更为复杂。美国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要求所有进口商品附带电子数据,否则拒绝申请入境。在物流价格方面,运输价格全面上升同时配送服务不断延长。

面对急剧增加的跨境需求,跨境物流发展缓慢,物流量规模大但物流企业开展国际业务受限,缺乏专业化物流服务。由于跨境贸易的特殊性,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基础在于优化的物流模式选择。当前邮政包裹、国际快递、海外和边境仓储、物流专线是现代物流体系的四种主流模式。跨境电商企业一般会根据所售产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同时根据销售的淡旺季权衡时效和成本,重新调整物流模式。因此物流模式的创新研究需要综合考虑价格、清关效率、网络覆盖率,以及品类匹配程度等方面。但是跨境企业办理清关和税务,以及处理退件的能力有限,海外仓本地化配送经验不足。在跨境电商发展新形势下,跨境物流的市场存量大,市场竞争不充分,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针对我国跨境物流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发展问题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二、研究数据与方法

文献分析法是指对收集到的某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在了解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状况的基础上,对其作历史的动态把握进而阐述观点的分析方法。由于分析算法及数据源不同,文献分析工具的选择也不同。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利用Python文本挖掘可以提取文献的信息,追踪现有研究的热点。Python作为数据爬取工具,主要应用于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等领域,功能包括定位抓取资料、初步分析、批量下载和提取关键词等。因此,本文在采用文献分析固有模式的前提下,利用Python技术自定义跨境物流研究内容所需的数据项,以“跨境电商物流”和“跨境物流”作为主题,检索到2013—2021年(截至9月份)中文学术期刊文献共1148个(1篇报错)。为分析文献相关学科、研究机构、研究主题和脉络,利用网页HTML标识符号确定文本分析所需数 据项,包括:“标题”“摘 要”“关键字”“作者”“作 者单位”“期刊名称”“出版日期”。Python获取文献数据源的相关说明如表1所示。然后在对应下载跨境电商物流领域的关键文章、重要作者和科研热点后,追溯文献引证关系。最后运用endnote的第三方库进行管理,对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

表1 应用Python技术的(部分)说明

三、跨境物流研究概况

(一)文献时间分布

根据2013—2021年(截至9月份)文献数量统计,跨境电商物流研究文献趋势如图1所示,在2017年后国内跨境物流相关研究不断延伸。

图1 国内期刊文献时间分布

结合跨境电商发展实践,国内跨境物流相关研究所对应的物流发展趋势如表2所示。

表2 国内研究的时间脉络

与国内的研究相比,国外相关文献将跨境物流作为传统物流的拓展方面进行相关的管理研究。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导出的外文期刊文献数量为60多篇,2002年到2016年累计17篇,2019年后文献数量逐渐增加。SCI外文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海运船队管理、流程建模、标准化系统、物流网络动态演化机制,以及购买力评价视角的物流管理、绩效评估、自动化技术通关、平台服务和消费者导向、数据共享的合规框架。近几年随着中国跨境电商的崛起发展,国外学者渐渐专注于对中国跨境电商模式和农产品出口,各国边境贸易和各地区物流规划,区块链和智能技术,物流外包案例分析,B2C与O2O模式优化,疫情下物流成本算法和策略等方面的研究。

(二)研究主题分析

跨境物流相关研究与跨境电商密切相关,文献研究主题分类如图2所示。

图2 文献研究主题占比情况

在研究内容上,文献主流方向为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策略和物流体系建设,在跨境电商物流技术、供应链管理、物流风险评估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根据整理的主题关键词,国内跨境电商物流研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跨境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的研究

跨境电商规模逐年增大,占据外贸份额逐年上升,由此催生了大量的跨境物流需求。跨境物流服务于跨境电商的发展,也可能会反向制约跨境电商的发展。同时,在“跨境电商+物流网络”的融合布局中,跨境物流将不断跟进跨境电商的增长。何江等利用实证研究验证了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2]。部分学者强调影响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的因素,协同机理和协同模型。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的因素有7个主范畴以及26个副范畴[3]。因此提升物流各子系统功能,同时推动主体协同合作与融合是可行的[4]。

2.“一带一路”下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带合作总量大,其跨境班列、航空和港口通道和便利海关政策将打造出规模化的跨境物流市场。吴俊红认为“一带一路”出口跨境物流面临发展不平衡,运输成本高,逆向物流率高,由于物流信息交换不畅,法律法规不健全统一,专业人才匮乏,跨境电商物流发展受到制约[5]。为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物流的顺畅高效、刘小军等建议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协作发展[6]。在相关制度创新方面,张夏恒提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贸区建设,关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构建多维立体的监管机制[7]。“一带一路”建设下,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迎来了发展机遇[8],农产品电商所带动的物流需求规模不断扩大。

3.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的对比分析和创新研究

跨境物流模式的选择,关系到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成本,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在跨境物流模式中,进口直购海外仓模式是主要趋势[9]。贲友红认为,物流模式的选择直接制约了跨境电商的客户体验、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需要发展现代物流模式[10]。在横向对比分析国内外跨境物流模式后,范静等提出了跨境物流网络协同、多种跨境物流模式共用、物流外包模式升级、本土物流发展合作等建议[11]。在跨境物流模式创新发展方面,钟燕提出,基于云物流的跨境电商物流模式,能有效将跨境信息和资源进行整合[12]。汪琛从法律法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建设等三个方面来改进目前传统的跨境电商物流模式[13]。跨境物流模式优化还可以从战略层面、职能层面以及业务三方面入手[14]。

4.B2C跨境业务与海外仓的发展研究

目前的研究论证了B2C海外仓的优势,海外仓本质就是将跨境贸易实现本地化,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15],一些学者尝试构建B2C跨境电商物流模式选择的定量分析模型[16]。在现代物流理论与技术实践中,李菁菁等认为,企业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优势并顾及消费者需求,确保物流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提升B2C跨境电商服务质量[17]。为凸显海外仓建设的战略价值,鲁旭认为,要坚持规范创新,减少干预,适应环境,整合跨境供应链[18]。部分学者对海外仓模式提出优化建议,提出一站式跨境出海物流方案,实现对物流市场服务的整合。跨境物流市场的整合包括但不限于第四方物流平台的设计[19],共享物流下海外仓联盟的构建[20],以及海外仓智慧物流的应用[21]。

5.跨境物流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跨境电商物流经历了跨境业务配套到境外本土化的发展阶段,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海外仓隐藏的风险包括:成本、压仓、清关、税务合法性以及知识产权等[22],并且海外仓在支付渠道、资金成本、法律监管与企业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发展障碍[23]。李肖钢认为,应该优化海外仓双主体协同管理的并联耦合共生模式,设计出信息交互、共生企业选择和产业链协同机制[24]。在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遇到的问题中,廖润东提出了政府与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共建中小企业公共仓,组建海外仓联盟,调整出口产品、平台和国家(地区)以及线上线下拓宽销售渠道等对策[25]。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许美贤强调利用共享物流理念,针对产品滞销、人才培养、本土化的运营问题提出发展策略[26]。然而,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不仅归因于多变的跨境环境,还与企业运营决策息息相关。彭焘发现了跨境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退换货服务难以实现的问题,提出企业运营策略和政府宏观指导政策建议[27]。在问题导向类研究中,跨境主体的案例研究分析将发挥很大作用。

(三)研究团队分析

近些年国内跨境物流的研究渐成体系,文献研究机构和文献作者的数量增加,发表文献数量排名靠前的研究团队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研究团队分析

(四)学科分类和研究方法

跨境电商物流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宏观贸易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经济、交通运输经济、农业和工业经济、计算机软件及应用、市场研究与信息、教育教学与人才、航空航天科学、信息邮政经济、会计与金融、数学与政治等。相关文献各学科类别及占比如图3所示。

图3 文献研究相关学科情况

从研究方法来看,跨境电商物流理论模型研究占据大多数,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文献研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跨境物流行业实行数字化管理,跨境物流各项数据信息量大,专业价值高。另一方面,跨境快递行业处于成长关键期,企业拓展策略选择的案例研究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王林等利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国际物流绩效状况进行实证分析[28]。从物流企业综合服务体系来看,李旭东等提出综合服务体系的运作模式并引入一家大型综合物流企业的实践案例进行实证研究[29]。从消费者效用和信息偏好的创新角度,马述忠等对消费者跨境物流信息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30]。权春妮等以跨境网购为背景,以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研究了跨境物流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31]。

四、国内跨境物流研究热点脉络

跨境电商物流研究经历了初期的跨境电商协同建设和影响因素分析,到模式和路径分析、现状对策与创新,最后拓展到新冠疫情背景下供应链的融合发展、区块链环境下行业评估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等各个方面。跨境电商物流的热点脉络和发展趋势,可以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跨境电商物流有着明显的电商协同特征,跨境物流研究与跨境电商研究同时交叉进行。首先,跨境电商物流是跨境电商行业塑造高价值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协同耦合发展研究能够拓展到跨境物流通关政策、跨境平台、跨境物流金融定价与营销、卖家独立站、物流企业投资等方面,从而解读跨境物流的发展趋势。国内文献研究强调跨境物流在整个跨境电商生态圈的配套协同作用,研究认为,跨境电商包括物种协同、供应链协同和环境协同[32]。基于跨境物流生态机制研究,学者可以尝试利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进行论证。跨境物流模式的分析逐渐系统化,从时间纵向和区域横向上对比研究物流模式适用性,才能够匹配电商企业多样化的需求,提出物流渠道选择和物流资源整合的相关建议。另外,相对于传统外贸物流以及B2B跨境电商物流,B2C跨境电商物流市场如何适应订单碎片化、服务链条长、时效快、服务定制化的要求,也是跨境物流未来研究的重要方面。其次,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环境复杂多变,但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在利好政策上,中国对外积极建设“一带一路”和推动RCEP经贸合作,开通大宗货物运输的中欧班列,催生跨境电商商机,对内进行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和综试区创新,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国内跨境电商的研究方向,逐渐转为如何在复杂多元的竞争环境中掌握跨境规则的话语权。最后,在新冠疫情时期和后疫情时代,面对美国、欧盟等经济体最严跨境电商合规标准,我国跨境物流行业需要将挑战转变成改革机遇。从跨境物流专业技术角度来看,针对跨境电商逆向物流难度高,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服务质量绩效评价未健全等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更多可行性对策研究。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国内大多数文献利用数学模型,例如建立物流企业质押率的决策模型[33]。在未来物流企业充分竞的争环境中,相关研究将运用框架概念与决策模型、案例研究、访谈调查,以及模拟应用等方法论。以专线物流服务商为例,跨境市场的扩大吸引物流企业入局国际专线市场。对于开拓竞争激烈的北美物流市场,国内机构需要开展大量境外调查研究与模拟应用。同时国内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需要规范行业标准,保障行业健康良性的发展环境。在FBA和海外仓业务中,BC直邮运营商服务存在风险,避税的违规操作并不能成为行业的增值服务。学者可以根据行业发展需求进行物流法律环境研究,构建行业评价指标,提升行业竞争力。

五、结语

通过对国内研究成果的分析,本文发现早期国内学者对跨境物流的发展构想意义重大,中期和后期的跨境电商物流行业问题分析和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顺应实践发展的需要,同时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有待提升。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建议:

跨境物流的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拓展。跨境出口电商的商流与物流协同,在跨境电商的研究体系中加入物流网络研究,现代物流系统的管理与决策,物流市场与供应链管理协同等内容。电商物流园区的制度创新与先试先行,例如农产品电商物流,跨境冷链物流,对境外采购、运输、通关、商检、税务、仓储、法律等专业知识和经验要求高,我们的研究可以结合政策红利驱动、物流模式、B2C电商平台、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等进行拓展。另外,物流模式方面,目前研究可以加入不同模式在时间维度上发展变迁和区域差异上的分析比较,以及海外仓模式如何受国内外政策、关务、税务影响。从跨境物流所涉及学科上看,数字智能技术与传统物流相结合,物流行业数据量庞大,研究价值高,我们可以从消费行为、信用评估、区块链安全技术、物流设计等专业学科出发,提出跨境物流创新点。

在行业形势上,跨境物流供给增量出现拐点,快递龙头企业或将凭借高效商流形成寡头,同时当前的价格竞争加剧。在全球贸易转型、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万国邮联变革背景下,跨境电商物流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企业作为跨境电商领军力量如何实现产能最大化,开拓海外市场并提升议价能力将成为关注热点。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国际物流资源兼并整合空间大,但是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其战略投资的价值和风险需要进一步评估。从行业服务商角度来看,专业物流服务商顺应消费需求向综合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其4PL的物流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在跨境物流行业的创新方面,智能分拣设备和技术系统革新提高实效,专线物流的整合扩大了盈利空间,网络大数据模型优化了运营链条。另外,对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可以从多样化的服务产品、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接单能力、完善协同网络等方面进行。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建议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切入关联模型和动态演化模型评估和预测跨境电商物流发展,对跨境物流系统采用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和模拟法,对物流企业运用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寻求普遍性发展规律。另外改进跨境电商物流行业数据统计方法,为跨境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

猜你喜欢
跨境文献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