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调查与发展规划

2021-03-24 19:15何晓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发展规划劳动教育基地

何晓娅

摘  要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达州市电化教育与技术装备中心成立调研组,对达州市七个区(市、县)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及相关文件精神确定发展劳动教育的实施原则和发展规划。

关键词 劳动教育;劳动实践场地(基地);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7-0014-03

0  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体质、道德等方面得到较快、较大的提升,我国制定的教育方针大多注重对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致使劳动教育没有融于完整的教育体系之中,成为其内在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劳动教育缺失,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也不珍惜劳动成果,甚至出现“巨婴”的社会现象。

为改变上述情况,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方针由四育(德智体美)并举正式转变为五育(德智体美劳)并举。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同年7月,为配合《意见》的实施,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于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提出具体要求。

1  调研情况

2020年9月,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意见》和《纲要》精神,达州市教育局要求达州市电化教育与技术装备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调研组,对所属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成立后,依据《纲要》的有关要求,采用问卷与现场座谈的方式,历时两个月对达州市所辖七个县(县级市、区)的258所小学、82所初级中学、20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高级中学、39所完全中学,共计593所学校(不含职业中学)的劳动教育课经费投入、课程开设、教师及教材、劳动实践场地(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调研,并于2020年11月形成调研报告。

1.1  概况

由于在《意见》和《纲要》下发前,四川省和达州市均没有制定过关于劳动教育课开设标准、经费投入、实施方法、督导检查等方面的规定,达州市教育管理部门也就没有对此进行统一规划、部署、检查等工作,而中小学校没有上级部门的宏观指导和资金支持,又缺乏专业教师和教材,劳动教育课开课率不高,大多停留在课表上或被挤占。

1.2  经费投入

开设劳动教育课需要配备相关的教具、器材、耗材,劳动实践场地(基地)的建设、维护、使用也需要经费支持。达州市中小学校的主要经费都用于保障常规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而达州市也没有用于劳动教育的专项经费或将其纳入财政预算的相关政策,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投入极少,个别学校甚至零投入。

1.3  课程开设

达州市并未开设符合《纲要》要求的劳动教育课,在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课大多是打扫操场、教室、图书馆以及做家务等简单的劳动,初中阶段主要进行一些劳动技能教育或社会(研学)实践教育,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课基本上都被文化课挤占了,只能停留在课表中。经调研统计,258所小学的开课率只有29%,20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开课率为16%,82所初级中学的开课率为23%,39所完全中学的开课率为8%,9所高级中学的开课率为0(见表1)。

1.4  教师及教材

在已开设劳动教育课的中小学校中,任课教师多由班主任或语文、数学教师兼任,专职教师极少。如表2所示,74所小学的专职教师只有10名,3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7名专职教师,19所初级中学有8名专职教师,完全中学没有专职教师。国内大学尚未设置劳动教育专业,因此,达州市也没有劳动教育专业的教师。且由于劳动教育经费缺乏,达州市基本未组织过劳动教育课程方面的交流培训,专(兼)职教师都是在摸索学习中开展实际教学工作。

在教材方面,目前国家没有统编的课程纲要和教材,达州市也没有编写相关教材,已开设劳动教育课的中小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有自己编写的,有直接购买其他省市的,来源广泛,各不相同。

1.5  劳动实践场地(基地)

由于历史、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影响,达州市中小学校大多没有劳动实践场地(基地),少数设立劳动实践场地(基地)的学校出于安全、卫生、经费等方面的考虑也基本不用或很少用。在达州市的中小学校(含虽有基地但未开课的学校)中,只有30所小学、3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9所初级中学和3所完全中学建有劳动实践场地(基地)(见表3)。

2  发展规划

2021年3月,四川省教育厅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5月,四川省教育厅又联合四川省发改委等14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實施意见》均明确指出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区域统筹”的原则发展劳动和实践教育,并从管理组织、实践场地(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工作的开展。中心根据调研情况并结合《纲要》《实施方案》《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确定了达州市发展劳动教育的实施原则和发展规划。

2.1  管理和組织

《实施方案》《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推进、教育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工作机制。根据这一要求,达州市将成立以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基教科、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劳动与实践教育领导小组,并在中心内设立劳动与实践教育办公室作为专门工作机构,承担全市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研学实践教育日常工作。

2.2  实践场地(基地)建设

实践场地(基地)是劳动教育不可缺失的载体,其建设、运行、维护需要多种主体的参与、多方力量的投入。达州市的实践场地(基地)建设拟从三个方面着手。

2.2.1  挖掘自身潜力  对于校内已有的劳动教育实践场地(基地)按照新的《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配齐配足劳动教育实践室的设施设备,并将学校的操场角落、教学(行政)楼楼顶等闲置空间开辟为学生实践场地;新(改扩)建的学校在设计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劳动教育的需要,做好实践场地(基地)的规划;城区的学校可以与农村学校结对,共享劳动教育资源。

2.2.2  校企共建  参考大学、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方式,达州市拟联系从事创客、通用技术、劳动教育等产品生产的企业与中小学校、大学合作建立实践场地(基地),或成立以劳动教育为主导的综合实践教育集团。

2.2.3  政府主导  达州市将充分利用现有六个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两个市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还将引进社会力量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和技术规范,采取民办公助、国有民办、公私合作、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计划到2025年,每所学校有相对固定的实践场地,每个县(市、区)建设一批劳动实践基地,全市至少建设两个综合实践基地(营地),建成一批省市级劳动教育实验区和示范校。

2.3  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实施方案》《实施意见》的要求,达州市将多措并举建立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劳动教师队伍。针对劳动教育课教师短缺、缺乏培训等问题,达州市一是根据《纲要》、教材、课程等内容为学校安排专职教师;二是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根据课程的需要聘任劳模、工匠等作为劳动教育的兼职教师;三是建立劳动教育师资交流共享机制,邀请市内中职学校、高等院校的教师兼职承担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任务;四是建议市属大学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培养专业教师,加强劳动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五是向有关部门建议增设劳动教育学科序列,保障劳动教育学科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六是向省教育厅申请将劳动教育课培训纳入“国培”“省培”计划,并要求市内各级教培机构针对全体教师开展有关劳动教育内容的培训,倡导学科融合,对专任教师、分管领导进行专项培训;七是将劳动教育纳入各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遴选建设范畴,培育劳动教育示范引领人才,评选一批劳动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

2.4  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纲要》精神及《实施方案》《实施意见》的要求,达州市将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着手编写《达州市劳动教育课程指导》,校内由学校结合开展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主题自主编写校本教材,校外则由劳动教育实践场地(基地)依据其特色打造主题鲜明的“活页教程资源”,最终形成“纲要+指导+教材+基地活页教程”的劳动教育课课程资源体系。

2.5  评价指标体系

达州市计划建立以中小学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中小学劳动教育公示审核制度和中小学劳动教育考评制度为核心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小学学生劳动课的状况、质量、过程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分析和考评。其中,中小学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是以《纲要》《实施方案》《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制定的中小学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中小学劳动教育公示审核制度是由中心劳动与实践教育办公室通过达州市教育资源服务云平台对所辖七个区(市、县)学校上传到平台上的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每个学期)的时间、内容、方式方法以及每个学生的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等内容进行汇总、公示、审核的制度;中小学劳动教育考评制度则是为了对学生开展及时评价和学段综合评价,建立的以考核劳动时间为主,兼顾技能、效果的评价体系,其评价方法为自我评价为主,教师、同学、家长、服务对象等评价为辅,评价结果将计入学生成长档案。

2.6  强化考核督导

根据《纲要》《实施方案》及《实施意见》的要求,达州市计划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建立日常考核督导长效机制。具体做法:对劳动教育的条件保障、组织管理、教学等方面进行考核督导,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督导,确保督导效果;每年不定时地抽查不少于15所各县(市、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市本级学校全覆盖。督导结果将向社会公开,作为衡量区域或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3  结语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达州市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贯彻落实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开足课时、开好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奋斗精神,推动劳动和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A/OL].(2020-03-31)[2021-04-18].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四川省教育厅等10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A/OL].(2021-03-26)[2021-04-18].http://edu.sc.gov.cn/scedu/jyt2021/2021/3/31/8d1a12f6e77a4769ac83ceb0001024d3.shtml.

[3]四川省教育厅等14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工作的实施意见[A/OL].(2021-05-28)[2021-05-30].http://www.qsnwl.com/show/107/6176/1.html.

猜你喜欢
发展规划劳动教育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我的基地我的连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我省冰雪项目发展规划及运动队伍组建和管理的研究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