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1-03-24 15:04庞海玲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庞海玲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普通话作为交流与传播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语言之一,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普通话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程度上地社会和政治因素影响,导致各个地区与国家标准语言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以及课程思政的结合,也成为了当前开展教学改革的关键渠道。本篇文章从课程思政相关的概述为切入点,并重点分析普通话口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普通话;教学改革

引言

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是高校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中都包含基本的语言概念、语音发音原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普通话声调变化、儿化音的变化规律。传统的普通话教学过分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传递,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比较严重的训练内容乏味、理论知识抽象等问题,以及教师未能意识到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素养和社会道德等综合素养。因此,在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是履行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方式,同时也是教学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提高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1课程思政与“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相关概述

“课程思政”是指高校中所有的课程均具有培养能力、传授知识以及思政教育的多重功能,其承载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重要功能。在普通话口语课程的设计方面,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融入思政元素,并且课程设计的主题以"口语的表达训练"为重点教学内容,在对口语表达进行训练的过程中纠正学生的语音问题,同时在口语表达训练中融入与其应符合的思政元素,比如红色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将思想树立、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提高普通话教学的针对性,最终形成“三全育人”的协同效应。

2课程思政背景下“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2.1构建思想政治育人体系

“普通话”作为我国标准语言,是人类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中所蕴含的内涵与规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的讨论。因此要构建良好的、科学合理地培养体系。首先应当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思政课课堂当中去,以培养学习者的综合素养为基础,使课堂教学过程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注重培养学习者在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举措。其次,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贯彻落实于普通话口语教学中。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符合学生语言练习规律的朗读录像,不但可以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祖国的语言之美,而且还可以受到社会主义思政教育的精神洗礼。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给学生观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学生更加明白脚踏实地读书、做好自己建设的重大含义,并以此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普通话课程教学必须要有完整的教学体系,无论是理论知识传授还是口语训练,教师形成系统化的思政教育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传统的教育手法,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在教育过程中,以形成完整的思政普通话教育体系[1]。

2.2在教学中融入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体现了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精髓,其中还包含了治国理念、公德意识、爱国情怀、奋斗精神等,在现代普通话教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普通话教师必须要加强运用古典诗词进行普通话教学,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规范化,引导学生在掌握传统古诗词的基础上,同步提升学生的普通话能力与水平。例如在普通话口语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将古典诗词作为普通话口语训练的材料。古典诗词没有过长的篇幅,且其中的韵味较为丰富,能够充分体现出普通话中的音乐感与节奏感,古诗词练习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文化底蕴得到提高,还能够使学生在练习普通话时,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怀与熏陶[2]。除此以外,在练习普通话中的“声母”时,n、l训练、z、c、s与zh、ch、sh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有些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发音部位与方法,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篇古诗词,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发音难、发音不准的问题,还能够将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高尚精神、爱国情怀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

2.3在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

传统的普通话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缺少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思维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导致“普通话口语与训练”课程在我国高校内开设后,大多数学生都出现了难以掌握正确发音与发音部位的情况。在新时代环境下,我国高校教育部门明确提出要将“大力推广普通话”作为开展爱国教育课程活动的关键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思想的高度认同感[3]。在确定了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应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将思政教育教学内容自然的融合,具体可以在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在教师向学生们传递大力地开展普通話的政治含义之时,把爱国主义思想融合到教学内容;二是在开展朗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爱国主义作品作为朗读的材料。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将民族团结精神以及国家的主权意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掌握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为祖国做出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课程思政与普通话口语训练相结合,在原有的课程框架以及内容的基础上,把教学思政元素自然而然的渗透到课堂之中,从而发挥出课堂知识传递的主阵地功能,把立德树人根本教学任务有效贯彻于普通话课堂的教育过程中,并由此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提升学生普通话教学专业水准的同时,也培育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才能。这不仅是新时期环境下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是普通话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杨萍,陈南苏,冷福庆,李霞.《普通话口语表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4):141-142.

[2]安俊丽,李乃东.思政教育融入“现代汉语”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路径[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02):119-124.

[3]何清清,胥迅.经典诵读融入“普通话”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素质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44):183-186.

猜你喜欢
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