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实践》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2021-03-24 03:05丛真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摘要:加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三全育人”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对于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四有”好幼师有着重要的意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实践》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就《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过程以及反思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实践》课程思政建设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强调思政课程要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实践》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课程内容体系中蕴含着守初心、担使命、实事求是、文化自信、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民族精神等丰富的思政要素,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点。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实践》课程思政建设过程

(一)挖掘课程思政要素,整合确立课程育人目标

通过查找《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实践》课程参考资料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等相关文献、访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学前教育教研室老师交流、咨询校外专家等途径,全面收集、提炼和挖掘《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实践》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实践》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研究对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亲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归属感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特征及其成因五大模块,结合课程教学的内容、特点和课程思政的理念、方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实践》整合的课程德育目标涉及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学术追求和科学精神,能够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守初心、担使命,做出学前人应有的贡献;2.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辩证地、全面地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3.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结合幼儿园实际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4.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根据学前儿童教育内容筛选原则和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与运用的方法,结合幼儿的生活背景去挖掘适宜性较强的教育题材;5.培养学生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正确对待自己在本土文化中的社会角色,并且能够独立设计、实施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活动,具备培养学前儿童实事求是、认同本土文化、从小坚持文化自信的教育能力;6.培养学生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坚持真善美、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原则,提升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能够独立设计、实施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教育活动,具备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观念和技能的教育能力;7.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有协作、团结、推己及人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能够独立设计、实施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活动,具备培养学前儿童乐于分享、合作,富有同情心等优秀品质的教育能力;8.培养学生能够遵守社会秩序、净化不良社会风气、提升自身国民素质,为社会文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且能够独立设计、实施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教育活动,促使学前儿童了解周边社会生活并愿意自觉遵守社会规范;9.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学校、爱家人的情感,养成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形成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并且能够独立设计、实施学前儿童归属感的教育活动,促进学前儿童对家庭、幼儿园、家乡、民族、国家积极情感的形成;10.培养学生树立人格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的正确态度,能够以正确的观念对待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避免歧视和错误应对。

(二)强化课程思政要素与课程知识点的紧密融合

通过阅读和借鉴多本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相关教材以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发展指南》,重组或整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实践》的教学内容,与该课程自身蕴含的丰富思政要素紧密融合,主要融入点有几下几个方面:

融入点1: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学术追求和科学精神。通过了解我国和西方国家近现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的历程,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发展的多样性和艰难性,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汲取的热情和不断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不仅要学好当下的专业知识,还要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坚持守初心、担使命的信念,成为更加优秀的学前人。

融入点2: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学科问题。在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到学前儿童自身的气质特点,同时要将家庭的结构、生活环境、家庭关系、教养观念以及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和精神环境创设等因素涵盖其中。为了更加辩证地、全面地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应拓展思考维度,例如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分析。

融入点3: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问题。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各有差异,这就决定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复杂性。因此,在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时,引导学生紧密结合见习经验,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与三个年龄班想对应,而不仅停留于字面记忆。

融入点4:培养学生能够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有益内容就存在于幼儿鲜活的生活细节中,而不是来源于固定的教材,结合幼儿的生活文化背景和课程发展特点来充分挖掘本土的教育资源显得更为具有实效性。因此,在梳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时很有必要引导学生树立乡土资源的开发意识和多元文化教育意识。

融入点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文化自信的品质。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角色归属,只有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控制,才能更好的履行角色权利和义务。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应更加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性,树立文化自信,将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己任。

融入点6:培养学生树立真善美、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人际交往理念。在讲述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类型、特点、技能技巧等知识点时,让学生明白人际交往的本质和原则,不为个人利益所驱使,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坚持真善美,尊重他人,以大局为重。

融入点7:培养学生协作、团结、推己及人的意识和能力。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主要从分享、合作、互助、安慰、同情心几个方面着手,在讲述该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在社会生活中要树立共赢意识,理解他人的意愿,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

融入点8:培养学生做文明公民。以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内容为例,让学生树立大国公民意识,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维护良好社会风气,做高素质的文明公民,推崇文明风尚。

融入点9:培养学生民族归属感和“四个自信”。通过讲解如何筛选学前儿童对家庭、幼儿园、民族、国家归属感培养题材,如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重大事件,增强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能够始终坚持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

融入点10:培养学生树立人格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的正确态度。在幼儿园难免会遇到少数的特殊学前儿童,他们与其他幼儿有着明显的差异,对教学和管理都会产生相应的不良影响,但要让学生在面对幼儿的问题行为时,树立沉着冷静的心态,切实尊重特殊儿童的人格、权力,努力做到机会均等,并掌握相应的问题矫正技巧,帮助每一位问题儿童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三)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课程思政要素的内化

为使课程内容与思政要素更加自然的融合,促进学生对两者的内化和吸收,笔者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采用案例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模拟教学法来加强学生的体验。案例分析法主要是在学前儿童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亲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归属感教育基本理论讲解时,选用恰当的文本和视频案例来强化思政要素;参与式观察法是让学生利用见习的机会,观察实训基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初步体会幼儿教师的工作职责与情怀;模拟教学法是通过训练学生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技能,来达到课程思政要素的吸收和转化。

(四)改变课程考核方式,检验课程思政的效果

为了提高课程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该课程对考核评价的主体、模块、标准等进行了改革,从传统的任课教师作为单一的考核主体,转变为“师生共评”的考核模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70%(课堂考勤10%、讨论发言20%、笔记10%、活动设计与试讲20%、课后作业10%),期末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30%(教案设计10% 、模拟试讲视频录制20%),考核标准主要从考勤的执行度、结合本土文化资源和思政要素对专业问题的讨论深度、发言的专业化水平、笔记的整合度、教案设计与活动实施的科学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水平等方面进行区分度评价。

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实践》课程思政建设反思

通过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实践》进行一个学期的课程思政建设,发现期间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对该门课程可渗透的思政要素挖掘还不够深入;其次,课程思政要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入点还不够全面;然后,教学方法未能结合思政要素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情感体验;最后,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还有待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J].中国大学教学,2018(9):1-2.

[2]窦岚.怎样办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报,2019-12-19(7).

[3]高葵芬.学前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J].大理大學学报,2021(5).

作者简介:丛真真( 1988- ) ,女,汉族,山东威海人,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