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探索

2021-03-24 10:36张广洲王卫东朱磊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产教融合

张广洲 王卫东 朱磊

摘要:李克强总理曾经强调,在“互联网+双创”教育机制下,中国制造必将走向中国创造,并催生出新的工业革命。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企业对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递增。因此,在“现代工业价值链”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双重现实性因素下,技師学院全面提升机械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关键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引言

“中国制造2025”是要将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方向转型,其核心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所带来的新产业、新装备、新技术工艺、新标准等,也必然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进行支撑。这就要求高校机械类专业必须尽快适应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需求,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变革,培养满足智能制造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业院校的机械类专业与工科院校相比,通常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建设投入不足、人才培养与企业脱节等问题。这也加速这一问题的改革成为了当前高校特别是农科院校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将实践教学方式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可以作为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理论知识的有效补充。首先,在动手操作时,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过程,是知识迁移过程,同时也是知识深化和优化的必然路径,可以实现知识、技能、应用之间的统一与融合。其次,实践教学可以将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知识的抽象思维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展示出来,灵活运用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有效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促进专业技能的转化,最终在学生受教育时期就养成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习惯,提升其独立工作能力和实操能力,通过对学生机械实践操作的引导和监督,帮助学生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和升级势不可挡,只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才能避免不被市场淘汰,并在经济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通过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更加符合企业的用工需求。如果校企之间展开合作,还可以通过定向培养、一对一教学、产学研教学等方式,让学生进厂参观,甚至是实践,了解铣、磨、车的加工工艺,观察汽车制动半环工序,亲眼看见电动剪板机齿轮传动,细致观察离合器结构,了解计算机机构设计和四柱液压机冲压程序之间的关系。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让其在企业校招时脱颖而出。

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工程性强、应用范围广以及人才需求量大的特点。本专业为进一步推进工程教育认证持续改进工作,提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质量,增强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当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以市场需求和区域产业特色为出发点,通过构建、探索和实践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各自的优势,把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科研实践有机结合,探索构建“1151”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牵头成立机械类专业协同育人联盟,以促进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1151”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即1平台、1顶层设计、5保障、1核心,是指立足培养目标,依托机械类专业协同育人联盟平台,通过建立校校联合、校企协同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指导。通过出台相关协同育人制度、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双师型师资、建设实践基地、项目和竞赛“5保障”育人,最终通过“核心”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检验并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锻炼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经实践证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不仅能培养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还能够促进校企双方深入技术交流,促进产出更多创新成果。

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策略

(一)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和一流教学团队

确定一流本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对一流本科专业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设定明确且有效的建设目标,选择最适合专业发展的建设方向,对专业教师的学历、职称、成果等进行标准设定,确保教师不但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讲解能力,同时也具备较为完善的专业实践能力。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提供免费住房、专项津贴等引进具备工程背景的技术型人才,从而充实专业带头人、核心课程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专业需求。把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实践能力作为教师培养的立足点,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项目开发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制定能够推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适合“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规章制度,做好“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聘用、考核和激励工作,在制度方面朝“双师型”教师培养倾斜。制定科学的教师企业挂职锻炼考评机制,定期将教师输送到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考评机制使教师充分理解企业的技术应用,从而向学生传授有用信息。

(二)构建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

为增强机械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案例演示,还是实验设计,都要突出信息技术与专业的相关性和融合性。从而使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融为一体。教学团队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改革教学结构、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从而构建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时,首先从中国制造业现状、华为缺芯等讨论出发,激起学生对制造业的关注,再提出怎样将中国建设成为制造业强国的思考。通过引导学生激烈讨论,让学生们了解到通过智能制造能够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而管理信息系统正是智能制造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后续课程的案例选择、实验设计上还要注意突出与专业的密切联系。如将制造企业中常用的ERP信息系统等内容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实验方面,安排信息系统的开发,也安排信息系统使用的实验内容。结合机械专业自身的特点,在系统开发实验环节采用比较容易上手的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来开发一些设备管理系统。在信息系统使用实验方面,也没有简单照搬经管类专业使用财务软件的实验,而是安排学生使用与专业相关的制造业信息化软件。通过这些环节的设计与融合,学生不但掌握了怎样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完成各项实际工作,也提高了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束语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这种育人模式获得了学生和企业的一致好评。专业通过产教融合走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提高了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了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谭迦南.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23):186.

[2]许崇智.关于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7):93+95.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9.27.093.

[3]吴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的教学设计[J].科技风,2019(26):167.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926148.

[4]袁维.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教学的发展趋势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2):135+137.

[5]陈圆汗.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状反思与前景展望[J].广东蚕业,2018,52(04):40-41.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