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协同教研,创新教师发展机制

2021-03-24 11:06张良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教学经验共同体构建

张良鹏

摘要:对学校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多少年来,传统教研形式为传承成功的教学经验,统一教学的进度和目标,规范教学的组织和手段等等,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教研;教学经验;构建;共同体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形式与路径也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原有的传统教研形式已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而在原有传统教研形式的基础上,融入网络研修等创新形式,对促进教师专业快速、高质量的成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路径

几年来,我们探索并实践了如下路径。

1.构建学校教师研究共同体,为教师的发展架起线上、线下平台,实现同伴间的互助。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校本教研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对此,我们成立了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为主要形式的研究共同体,但这类共同体区别于以往的是采用线上、线下共同运作方式。我们提出了以研究和解决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面临的各种即时性问题为首要任务,以集体备课、案例研讨、专题研究为主要方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学科备课组是根据所任学科及年级组建起的一个微型研究共同体。同年级同学科的几位老师可以随时随处地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也可以是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共同评课、同课异构等形式实现组内成员的有效链接。学科教研组则是根据教师所任学科不同及其专长组建的一个研究共同体。主要是通过问题研究、备课研究、课例研究、课型研究等形式来实现全体组员的多向互动。两种研究共同体为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活动,为个体的认识差异所带来的共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更有效的交流平台。是真正的依靠团队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也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碰撞过程。在这样团体中,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共同交流与展示的机会。线上线下的交流形式,让共同体活动的时间、空间得以拓展,教研效率获得极大提升。几年来,我们依托学科教研组及备课组申报了大量课题,开展了系列研究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构建跨学校研究共同体,无论是教育还是科研实验,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是走向成熟的重要一环。我们除统一安排参与全县交流活动外,还积极走出去与县内外优质学校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如全县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研讨会活动,广饶县稻庄镇“和谐高效”课堂校际交流活动,广饶县稻庄镇实验中学、码头中心初中与李鹊镇初级中学的同课异构活动,广饶县稻庄镇实验中学、李鹊初中的听评课指导及同课异构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促进校际交流、推进学校校本教研进程都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除开展的线下研讨活动外,我们还组建了与广饶县稻庄镇实验中学、东营市晨阳学校两个学校的结对联谊活动,组建了每个学科教师的微信教研群,每周按时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交流教研活动经验,展示教研活动成果。将优质的资源利用线上线下做到了很好地引入与发展。

3.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全校教师参加省级、市级培训,多次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我校对教师突出专业素质培养,从自发组织教师多人次参加全国课改校长公益会、省文学课堂培训等学习,到主动争取名额,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如省高级研修班、学校新生态课改培训、河北清河挥公培训等。仅2016年培训经费不完全统计投入就达15万元,一线教师参与培训率达100%。近几年网上研修力度的加大,我们更是将每次网络培训提升为全校的教师全员培训;每年的教师远程研修更是保证100%参与,并力争取得更佳的研修效果。几年来,先后培训教师几千人次。这些先进的理念使教师的头脑不断被输入新颖的理念,使教师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反思和重构基于生命成长的教学生态场,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4.让阅读成為教师的一种习惯。阅读会使教师与教育理论变成一种互动与互构的关系,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内涵的一种重要方式。为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我校购买了大量教育教学类专著。每学期开学前重点推荐一些书目供老师们阅读,如《苏霍姆林斯基全集》、《陶行知文集》、《多元智能理论》、《给教师的建议》、《现代教育基础理论》等,阅读完成后召开读书交流会,分享读书心得并做到读书学习效果最大会。同时还推出了趣味读书活动——“每周网上荐读”,即每周安排一位教师进行推荐。在推荐阅读的基础上引导教师撰写读书心得,悟大师心语,寻教育真谛。不少老师推荐《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教育科学研究》、《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较前沿的网络文章,这些推荐文章对教师的理论引领作用非常大。

5.做好教师的个人职业规划。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积极倡导梯队规划教师职业生涯:3-5年的青年教师从站稳讲台为中心进行思考;5-10年的教师从教学出成果进行规划;而10年以上的教师则从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为重心进行设计。如此,更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职业规划。此外,规划还注意可实现性,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努力有可能达成的目标才是有效的。因此,在教师进行职业规划时不是凭空进行规划。而是先由学校让所有教师明确在规定时间内学校能为教师开辟多少专业成长的线上线下发展平台,教师再有的放矢地规划适合自己进行的规划,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奠基。

6.建立学校及个人资源库。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对学校资源库的建设及教师资源库的建设做了专题研究。我们倡导教师实行无纸化备课,构建课程资源库。目前,学校的资源库已经初步成型,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与利用,大大节约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同时我们还倡导教师建立个人资源库。根据教学的需要,个人教学资源库可以包含多项内容:一是课件库,既包括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也包括网络中共享的比较符合该教师教学设计思路的课件;二是素材库,主要是一些图片、影像等,这类资源在课堂中的效果比较突出,多依赖于日常的积累;三是教案库,这包括教师个人的教案,也包括教师所搜集的其他人的教案;四是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后反思库,主要是教师在上完课后做的纪录和思考,这些资料是日后改进教学的主要依据。当然还可以包括其它类型的资源库。只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我们所提倡与支持的。

7.开展小课题研究,让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应以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制定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去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专题,探寻教学对策,从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这样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教学之中,以问题为目标,解决教师自身遇到的问题,教师兴趣浓厚,参与热情高,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技巧的把握,强化了教育科研的能力。同时可以克服以往个人课题盲目性、随意性,将“单兵作战”变为“集体攻关”,把教研与教改相结合,培养了教师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教科研的实体。课题组聘请市县课题专家进行线上指导,老师共同探讨,交流与分享,从中体验到研究的乐趣、感受到职业的内在尊严、价值与自信,从而激发起内心对研究的热爱,萌发教育研究的幸福感。此时,小课题研究便成为教师的一种自主自觉行为,成为教师专业成长有力的内驱机制。

二、教师专业成长所取得成效

1.名师青年骨干教师在协同教研中成长起来

创新教研的另一显著变化是使一批骨干教师迅速地成长起来。我们加强对骨干教师、教育干部的培训、培养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和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为他们的成长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仅2017年度先后有11名教师执教县级公开课,62人次在市县优质课、优课、微课比赛中获奖,24人次在论文、案例等评选中获奖,4人被评为县教学能手,3人被评为市青年骨干教师,1人被评为市教学能手,7人被评为市县指导教师,同时2项成果获市级奖励,同时当年又有杨飞、王国华、田志全、吴飞、王萍萍、孙立芳6人被推荐为第三批市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这些教研成绩,比同时期的县直学校取得的成绩都要突出。仅市教学能手一项,2017年前我校有1人取得市教学能手,至今我校市级教学能手人数已达6人,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2.协同教研促进了教师快乐自主的发展

协同教研旗帜鲜明地强调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取得了许多成果,教科研水平显著提高。一大批教师在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成了全县的学科骨干教师,他们走出学校,参加市、县级的学术交流,上示范课、优质课。正是由于研究所带来的变化,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得到了提升,研究型的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根据来自全校的120名教师调查统计研究结果如下表(调查项目:教师自主发展度、教师教研参与度、教师职业倦怠度)。

3.薄弱学校在协同教研中走向特色化办学

长期以来,教育基础薄弱的区域和学校因投入不足、资金有限、学校校本教研开展滞后等原因造成学校的发展空间小,更多的是维持现状,停滞不前。而协同教研有效措施的推行,使得学校立足于实际,寻求到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特色化辦学之路。

李鹊镇初级中学,地处广饶南部,一直是我县初中教育的薄弱学校。实施协同教研策略研究以来,县教育局加大了对该校的投入力度,将全县教育先进学校稻庄镇实验中学与李鹊镇初中结对帮扶,并签订结对帮扶协议。结对帮扶活动开展以来,两个学校定期开展送课、同课异构、评课指导及共同教研等线上线下协同教研活动,较快的促进了李鹊镇初中教师素质的发展。2016年,更是邀请县教育局教研室开展送课助教及师带徒活动,为教师搭建平台,指导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学校也创新性工作,根据当地体育项目开展先进的特点,着力发展体育特色项目,先后被广饶县教育局表彰为“广饶县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广饶县特色运动队训练学校”等荣誉称号。目前,协同教研使学校获得均衡发展,学校教育管理及教学水平也获得了较大提升,学校还被授予“东营市十佳初中”、“东营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东营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等荣誉。学生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先后获广饶县中学生诗歌诵读比赛一等奖,学校乒乓球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篮球队、合唱节比赛、戏剧节比赛、英语风采大赛、鼓号展演等均获得优异成绩。“中国杯”环境地图竞赛更是双获全国一、二等奖。

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协同推进,更新了教研形式,拓展了教研时空,促进教师沿着专业成长之路获得了较快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研机制的研究,搭建更多更好的教师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丁圆圆.区域协同教研:助力美术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0(08):29-33.

[2]洪建斌.“互联网+”背景下的“传道授业解惑”[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汉字文化卷四).,2016:181-182.

猜你喜欢
教学经验共同体构建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善用习题,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双钢琴演奏与教学初步探索经验谈
构建桥梁,走进高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